最亲美的海湾国家,1/3国土被美军基地占据,靠石油过上富裕生活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由于拥有难于匹敌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远超其他国家,因而出于各种考虑追随它的国家有很多。就海湾国家而论,科威特无疑是美国最忠实的“小弟”。那么,科威特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它到底有多亲美?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部,西、北两面接伊拉克,东部隔海跟伊朗相望,南邻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21万,首都是科威特城。科威特是个移民国家,其中科威特籍人仅占总人口的3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孟加拉国,绝大多数从事劳务工作,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科威特与伊拉克行政区划图

科威特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境内便有人类活动,并与古巴比伦、古希腊有过交往,而亚历山大大帝的舰队在公元前3世纪初也曾驶抵该地。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许多阿拉伯游牧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往两河流域的途中曾在此逗留,其中伊雅德部落在卡济麦还建立过城堡。7世纪中期,科威特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并逐渐发展成为波斯湾沿岸重要的贸易港口和造船中心。

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萨巴赫家族(属于内志阿奈扎部落中)迁移到科威特,1756年获取统治权,随即建立科威特酋长国,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1899年,科威特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 1961年6月19日才赢得完全独立。1990年8月2日,科威特被伊拉克非法吞并,由此引发海湾战争。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击败伊拉克,并帮助科威特在1991年3月6日复国。

美国在科威特的空军基地

海湾战争结束后,为防止伊拉克的再度入侵,美国在科威特的请求下派军进驻该国,人数最多时曾达到13万。如今,美国在科威特的驻军虽然已缩减为1万余人,但其军事基地、军事禁区的总面积却依然占该国国土面积的1/3。虽然部分民众反感美军的存在,但包括王室在内的大部分阶层却持欢迎态度,毕竟,只有依靠美国才能真正地维护国家安全,他们何乐而不为?

科威特属于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年均降水量仅有108毫米,并且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由于科威特常年干旱少雨,全境大部分都被沙漠覆盖,仅在东北部地区有少量冲积平原,因而农业生产严重受限。如今,科威特可耕地总面积仅有1.4万公顷,主要依靠地下水或淡化海水来种植粮食或蔬菜,粮食自给率、农业产值都很低,根本无法养活国民。

科威特的淡化海水装置

值得庆幸的是,科威特境内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截至目前,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40亿吨(居全球第6),天然气为1.78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18),截至2018年6月,原油产量高达260万桶/日,堪称漂浮在油层上的国家。除此之外,科威特周边海域富含珍珠,并且渔业资源相当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巴林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上述资源,如果局势能够保持稳定,完全有可能步入富裕国家的行列,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独立之前,科威特的经济长期依赖采珠业、游牧业和渔业,由于资源有限、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因而产量很不稳定,常常无法换取足够的粮食和生活用品来满足国民的需求,因而该国常年陷于贫困、落后的窘境而无法自拔。

科威特油田

直到终结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情况才发生了彻底改变。独立伊始,科威特政府积极实施开放政策,依靠西方的经济技术和资金勘探、开发地下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和民众生活水平均获得飞速提升,其成就令世人瞩目。时至今日,石油、天然气产业依然是科威特的头号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GDP总值的45%、出口收入的92%。

依靠石油、天然气产业带来的滚滚红利,科威特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文教卫生、军事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先前封闭落后的社会面貌,增强国家实力。但是,石油、天然气必然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有被开采殆尽的那一天。因此,为摆脱过度依赖油气产业所带来的风险,科威特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会展、社会服务等行业,并取得相当不俗的成就,发展前景光明。

科威特城

总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科威特的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科威特2018年人均GDP为34244美元(约合239708元人民币),远超发达国家最低标准线(12055美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类发展指数,科威特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57位,比中国还要高28位,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对于一个现代化建设不到50年的落后国家而言,堪称奇迹。

参考书目

王景祺 :《列国志:科威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王铁铮、黄民兴:《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