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底滤里前的一个小沉淀能起到多少作用?
一般普通的底滤缸,有个干湿分离基本能满足80%的养鱼需求。但我们并不会这么轻易满足。很多高端成品缸设计底滤时,都喜欢增加一个小小的沉淀区。效果真能起来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沉淀效果与流量的大小和沉淀区的体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至于沉淀区的水流设计影响力并不取关键性。所以在沉淀区尺寸大小固定的情况下,流量越小,沉淀效果就越好。
很多鱼友的成品缸,本身就带有沉淀区,而这个沉淀区,并不大,很多都说没什么沉淀效果。其最关键的原因正是鱼缸本身设计上,沉淀区的占比不大,再加上普遍鱼友都喜欢使用大流量的水泵导致沉淀效果不好。
典型的案例
鱼马桶
据卖家介绍,鱼马桶的流量3000以内才能起到相应的沉淀效果。5000以上就当作一般普通的四重溢流。
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3000流量是极限,最好使用1500流量才有不错的沉淀。小鱼便的话需要1000流量。那这鱼马桶应用的地方也就只能在100~200升水的小缸里。鱼缸太大,流量小了吹便难,流量大了沉淀效果差。所以大家基本从宣传的视频里都能看到,小缸的沉淀效果挺好的。怎么到我家的缸就没点毛用。
森森底滤缸
某款森森的底滤缸,下水管子直接到过滤前面的一个小格里,说是消音作用,确实这么小的格子,你让他起到沉淀效果,确实很难。但这种配置形式,也算是沉淀过滤形式的一种,以前我记得上面写着沉淀缸,后来都取消了,这是拿来消音和放加热棒杀菌灯的地方。
过滤前的一个小沉淀缸
这种过滤缸,常常出现一些名气大点的鱼缸品牌中。我这就不点名了。反正你们看到过滤有个沉淀区,不超过20cm的宽度,基本没效果。更有些尺寸更为小的。从原则上,这种沉淀区,形同虚设。不管他里面增加了多少块斜板或隔板,意义不大。硬伤是在体积上。再加上买这类鱼缸的鱼友使用的水泵流量都习惯性以15~20倍的循环量,那沉淀区根本就没有沉淀区的效果。
所以真遇到这类沉淀本身设计得少,或者成品的沉淀,基本就两个方向,要么就减少流量提升沉淀效果,要么就放弃沉淀效果,拿来放杀菌灯加热棒气头等等。作为一个功能性的仓。
那你说有没有办法改进呢?
一般的鱼友,不懂这个,应该怎么去选择解决方案。
如果你是鱼马桶的使用者,对这沉淀效果不尽人意的话,但你还是想要用沉淀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这个方案
拆除外挡流管,外加一块亚克力的挡流。利用增加挡流与溢流的间隙,达到沉淀的效果。亚克力能把垃圾吸进去,亚克力内部,而因为是管子溢流,所以不会给吸到过滤里。至于排污方面,那肯定不能100%把亚克力内部的垃圾吸走。但至少,缸内的吸便效果可能比鱼马桶要好,也不存在什么流量匹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沉淀效果也有了。至于排污干净与否,反观市场的排污效果,也没几个能做到100%,这样你就安心用了。
如果你是森森底滤缸,或者类似这款底滤缸的用户。也可以参考一下的改造方案。
像森森这种过滤缸,就那放过滤棉的几公分地方,一般的养鱼密度还行,但要真有要求起来,肯定满足不了物理需求。所以很多鱼友都因为新手而买的这款缸,也因为需求而进一步的改造。最简单的提升要求就增加一个干湿分离。提升一下维护的便利性。包括淘宝已经看到这个商机,直接就开模出成品干湿分离盒了。整套完整的卡在过滤缸上面,后续只需要你改个管路就完事了。
改造预算比较高的,可以定制亚克力的大干湿分离,还可以增加多一套鱼便分离器作为物理沉淀。当然这要看财力和需求,这里并不是推荐你们所有缸都这么弄,只是有需要沉淀的,可以考虑一下。参考参考。
最后就是成品缸自带沉淀缸这种方案,说实在的,想改都难。像上面那种,你说他是成品缸也行,说半成品也行,至少有改造的空间。像现在这些面向高端市场整套过滤都弄好了,看着能满99%的养鱼需求,实际上只是为了好卖钱的配置,结果就是这样,连改造的空间都没有。
所以对于购买了这类鱼缸的鱼友,也只能认命吗?改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把出水管改成雨淋管或者分流流管,让水的冲击力变少,增加毛刷在沉淀区过滤,利用毛刷作为隔离效果来过滤垃圾,增加挡流板什么的去控制水流方向。效果说实在有点效果但不强,可能提升个10~15%。这些操作还不如你把水泵流最降几个挡来的实际。有限的空间里,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沉淀的效果。
总结:
竟然你没有本事没有条件换缸,不如放下心态,好好去接受事实,在现有的条件下去把它用好。前提是不再给你增加其它多余的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