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属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属下寒证。
b、厥逆证: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c、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d、厥阴病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者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者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者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者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者为里实哕逆。
厥阴病证治法
a、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者,是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施,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当归 桂枝 人参 川椒 干姜 细辛 炮附子
b、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者属上热下寒证,证情复杂,故应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c、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者,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麻黄 升麻 知母 当归 玉竹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石膏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d、利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者属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
白头翁汤: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e、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通草 炙甘草 大枣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厥阴病变证治法
a、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b、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小承气汤:大黄 枳实 厚朴
厥逆证治法
a、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四逆汤:附子 干姜 炙甘草
b、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c、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当归 桂枝 人参 川椒 干姜 细辛 炮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