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ShoppingMall 里的美食困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大中型ShoppingMall综合体,涵盖了零售、餐饮、培训、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大气、颇显其高档定位。
今天只说这“餐饮”。近期社交活动频繁,屡次出入于各种餐馆饭店,大都是开在ShoppingMall里的那种,这儿起码好停车,就餐环境也不错。这些餐馆也大都被安排在卖场中的某一层的某一区,非常集中,你会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自助、火锅、日料、西餐、韩式烤肉、各地风味,应有尽有。
但是,当来得多了,我忽然感觉这里弥漫的似乎只有饭食的味道,而鲜有菜肴的香气,就更不要说从门前一过,便折返寻味而入的冲动了。
这是为什么?
再说这菜品,葱爆羊肉还都是葱爆羊肉那样子,狮子头还都是狮子头那样子,而一吃到嘴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一碗阳春面,那面细的比挂面也粗不了多少,居然也能夹生!——咬开看横断面,中间若隐若现一白点儿,嚼起来略感黏牙。再说那肉跟豆腐,也都吃不出各自应有的本味与鲜香,口腔里只有各种调料、味精的味道。甚至你能吃出不同菜品的调料搭配与比例关系,“这个菜的主调是生抽,那个菜的主调就是味精啦!而这个肉丸儿的主调,则是芡粉……”
当有了这种口感,也就意味着出了问题:主料的本味没有呈现到位,以及主辅料、佐料之间并未实现味道的真正融合。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此前去过的“西贝莜面村”,以及这次去的“南京大牌档”,还有之前的很多其他开在卖场里的餐馆,都有着类似的通病。我便有意识的跟店员聊起天来……
“生意不错!这么多客人,上菜还挺快!后面几个灶啊?”我问。
“消防要求不让使用明火,我们也就没设明火灶,菜品都是中央厨房配送过来的半成品,我们要么上屉蒸一下,要么微波打一下,需要过油的就用电磁灶,所以后厨总共仨师傅,全应付了!!”服务员很骄傲的说。
我默默地点点头,知道这正是问题所在:
先说这灶吧,电磁灶虽然更节能、环保、无排放,也做出了更贴合锅底的发热面结构,但受限于不是那种明火直接作用于炒锅,那种“颠勺过火”后菜品表面略带焦香的感觉是断然吃不到的。而且,这种不见明火的电磁加热方式,就算功率再大,也只能算作“烘烤”,而达不到“烧”这个传统烹饪的基本条件。
从热传导的角度上来看,明火的导热机理与非明火的导热机理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举个例子,明火烤肉,首先火焰会使肉的表面急速熟化甚至焦化,锁住水分,最终结果是外焦里嫩的同时还汁水丰盈。但你若用无火烤箱烤肉,在不做其他前期处理的情况下,那一定是一个或急剧或逐渐失水的过程,最后你吃到嘴里的就只能是一“肉干”了。
另外,我们知道火焰的颜色从白到蓝、黄、红,每种颜色对应的火焰温度都是不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意味着火焰燃烧处的空气也发生着某状态差异,如温度、密度、压强,以及物质消耗与生成的效率。还要注意到,焰心与边缘的颜色往往也存在差异,这说明焰心与边缘的温度不同,状态不同。而最终这种层次化、立体化的发热形式通过一种最直观的参量——颜色,呈现了出来,以供把控。
到达某种状态的空气直接作用于食材或食材的加热器,与只是单纯提升温度去作用于食材或食材加热器,其过程、结果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说这不见明火的煎、炒、烹、炸,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出味么。再有就是很多吃家所推崇的菜里的“锅气”也就别再惦记了。
如果说中餐是赢在了味道上的话,那现在吃到这些菜时估计你就不敢说这话了。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中央厨房半成品配送”。有些东西是可以统一配送的,比如原料、食材等,——为什么“海底捞”的味道能在卖场站住脚呢?就是因为它配送的就是原料、食材。涮制的过程,那就是您各位自己的事儿了。所有一旦上升到半成品,那这中央配送可真就不一定可行了……
就连那凉菜人也知道是现拌得的好吃,就更别说热菜了。我们这有一家的“松鼠鱼”很是出名,去鳞改刀,过油淋汁,昂头翘尾,甚是好看 !自然也费工。随着生意红火,老板索性每天先将那些鱼处理好,炸至七、八成熟,出了造型,摆进玻璃橱窗,一摆就一、二十盘!这阵势,真挺唬人。客人点了,就撤出一盘来回回油锅炸至全熟,淋汤汁上桌。但这味道么,说真的,早就散了。
饺子还知道现包现煮的好吃呢,那您说这菜肴的半成品能中央配送么。
要说这卖场餐厅限于不能使用明火,那除了火锅,估计也就是自助、刺身生食一路才有得做。那这算不算是卖场餐饮的困境呢……
又饿了,就说到这儿吧。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