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周末的记录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56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53篇。
本篇没有什么主题,如果有,就是周末的一些感言吧。
不是每一段文字都需要一个主题,偶尔没有一次,也是一种尝试。
写作而言,最难的应该是在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但却又想写点什么的时候,能写的还不错。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是。
文字本身有其自己的风格,我想我经过三年多写作,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自己的风格吧。也许会有朋友喜欢这种风格。在我自己看来,文风多少带一点点深沉、厚重,文如其人是不会错的。
过去的600多次更新,有一个规律性发现,那就是周末的阅读量基本上都会低于工作日。
这个现象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大家工作日再忙,偶尔也会抽十分钟看看手机信息。经常看这个公众号的的朋友,知道有了更新,总会抽出时间去看看新的内容又写了些什么。工作日的时间,是单位的。偶尔抽空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种占有。
而周末要么睡懒觉,要么做一整天家务,要么要带孩子出去玩、上兴趣班。周末的时间是自己的,反而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所以周末的内容反而容易被忽略。
这个规律像很多规律一样,反常识。一般认为,工作日忙,周末才会有空。
认识到了这样的规律,大部分时候不会选择周末更新。但偶尔也会专门选择周末。因为我觉得工作日和周末看公众号的,可能是不同的朋友,或者看的心情完全不同吧。
周末于我而言,是更喜欢的。从家出门不用等太久电梯,工作室停车位更充裕,午餐不用排队。人潮汹涌总是我想去避免的。
看书的过程,是忍耐与兴奋交织的。
不断保持看书的状态,意味着忍耐。不安静的心,只是机械的翻动着书页,扫描着每一页有可能关键性的文字和段落,不可能跟随文字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更难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更不要说去感受背后的意味。
能够收获这一切的时候,一定是兴奋的,只是这样的兴奋越来越难得。
每一天都是时间的基本单元,上午的精力充沛、午后的昏昏欲睡、傍晚的依依不舍。看起来每一天都高度相似,其实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
科学的基本逻辑分为还原论和突变论。总是觉得最值得学习和思考的还是还原论。比如达尔文虽然证明了进化,但却始终认为自然界无飞跃。任何的变化,都日复一日由细小的变化堆叠形成。
总感觉最近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在一起又会组成什么更大的变化。很多事需要慢慢去理解。真正的影响是什么,需要一些时间看懂,也需要一些时间理解。
每一天都在思考和理解,却总觉得还不够。觉得还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沉淀。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只能承受。
有些我们会羡慕甚至仰慕的人,也会有他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每个人都一样,很公平。
有时会觉得,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被解决。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导致了问题的产生,甚至我们才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成为问题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的人总会有更多的问题被发现。
人的性格和其他很多事物一样,都有两面性。享受红利的一面,就需要承受不利的一面。就像深沉、厚重,反过来就是不生动、不幽默。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无怨无悔才最好。
最后送上刚刚自拍录下的一首老歌: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琴体上的漆裂,有点像脸上早晚会出现的皱纹,证明了这是一把二十年历史的老琴。自然风干的声音更加的铿锵,配上这首老歌很合适。
喜欢听这首歌,还是初中的时候了。那时总会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
二十多年后的这个周末,再次唱起这首曾经的青春记忆,多少有点新感觉。
歌虽然是老歌,琴虽然是老琴,但人永远年轻。
很喜欢成为自己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生命可以平凡但不能老去。
作为一个想要长期写作的人,如果脑中不思想碰撞、心中不波澜壮阔,下笔也许就了无生气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