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知母&石膏& 粳米(36)

石膏

我们来讲石膏这味药。我们看到讲义上面引述的这个《神农本草经》,上面说石膏是“味辛、微寒”。那么石膏这味药呢,在用之前同学一定要记得一件事情,就是凡是我们用《伤寒论》的方用到石膏,请这个到药局务必要买生石膏,不可以买到熟石膏,这个是非常要紧的一件事情。其实熟石膏一样是有某种程度的寒凉的药性的,并不是说熟石膏一定不寒。因为我们时方的世界里面是拿石膏来清胃火的嘛,所以如果你是有一点口臭,你把脉就是你胃脉有一点尖尖的。你如果是那种有的时候会胃发炎的那种实火的发炎,那你有事没事就是豆腐蘸酱油当点心吃,也可以退胃火。

所以你不能说豆腐,就是熟石膏一定不寒,熟石膏还是有一定的寒性。就是好比说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医者叫喻嘉言,他创了一个方叫做清燥救肺汤,那清燥救肺汤里面用的石膏就是熟石膏,那一样可以清热可以润肺。所以熟石膏凉和润的药性都还是在的。可是我们在《伤寒论》里面的这些方子,你用了熟石膏的话就非常不妙,因为像明国初年的时候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就是因为用了熟石膏汗热发不出来,然后闷在里面那个人人就烧死掉了。那这个我想熟石膏跟生石膏的一个最主要的差异,也恐怕就是生石膏上写的这个'辛'字,其实石膏煮出来的水真的是一点味道都没有的,如果你刚好口渴吃起来还觉得特别的清甜啊,所以不会是辣的。我想它这个辛字是比较是象征性的在提它的药效。因为像生石膏它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纹理是平行的,它是一种白白的软软的半透明的石头,但它的纹理是平行的。

我们中国人古时候医者如果要挑好的石膏,他要说要挑这个石膏纹理如竖针状的,就是好像有一把针把它竖在一起,那么平行的。那中国人对这个平行的这个药性呢是有一种看法的,就是我们都说螺旋形的东西呢在五行上面是属木的,可是平行的东西在五行上面是属金的。就是木是把什么东西交缠在一起的能量,然后金是把什么东西分开的能量。那或许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说石膏啊它的平行而凉这个感觉呢它的这个形状会让它特别跟我们六经里面的足阳明胃经起共鸣。因为足阳明胃经这个阳明是属于燥金之气,就是阳明燥金。当然时方本草,会说石膏是色白入肺啊,那如果在经方里面石膏跟麻黄、杏仁同用,它也有凉到肺的机会,但是我想它这个入阳明经入肌肉,用中国人象征符号的说法,或者说人的肌肉也是平行的纹理所以跟石膏有比较相通的地方。临床上面恐怕生石膏还是作用在肌肉作用在足阳明胃经多一点,那甚至手阳明大肠经恐怕都作用会少些啊,那作用到肺的话就是比作用到大肠多比作用在胃要少这样子。

那我们中国人认为说这个木气是勾芒之气,那勾就是圆弧型啊,芒就是直的,那勾芒加起来就代表什么东西啊?好比说有一种药叫做羚羊角是不是,羚羊角它就是又有直的放射状的主轴,然后旁边又这样圈圈圈,圈上去,所以羚羊角在中医的用药里面它特别能够疏肝,清掉肝的热毒。因为肝属木嘛,木就是勾芒之气。那相反来讲,同样是清热解毒的角类,如果是犀牛角呢,那犀牛角它的作用点它的清热解毒就会清热解毒在我们的胃而不是我们的肝。就是说像这种,中医这种非常形而上的,非常象征符号化的一种分类法。其实在临床用药还蛮有一定的精确度的啊,所以这样子的一种分也是存在的。当然犀牛角是很贵的东西,好像我前阵子问药局说我要买5钱可不可以,他说五钱可以,10万块。这时候听到那句话,我就会突然之间心里萌生一种属于家庭主妇的感叹,就是幸好我们会经方,用石膏就可以了,便宜的不得了。这个石膏加升麻就可以代替犀牛角的很多药性了。因为我从前还没有学中医的时候就会听到,有认识一些大人,他们说他们家小孩子有一次发烧怎么样都不退啊,然后有一个认识的人告诉他们说这个东西,要用什么什么角磨粉,然后到处打听终于求到了,贵得不得了,磨了一点点粉下去,哇,烧就退了,哇真是欢天喜地,感激流涕啊。那其实这用生石膏就可以了,就是我就觉得要价钱往那么高处走,有点不符合我们的经济效益。张仲景有一点事情是真的很好,就是张仲景用的药材都很便宜啊,大部分都是很便宜的。

那像这种螺旋形状的这种勾芒之气的东西像是代表性的药比如说是入肝的,像何首乌的苗叫做夜交藤,它那个藤到了晚上会这样子成螺旋型的两条藤子缠到一起的,会这样子缠到一起睡觉。所以这种何首乌就确定是入肝的药,然后这个夜交藤呢晚上会睡觉的东西可以治什么呀?可以治时差。就是如果你到美国去的话,就可以把夜交藤的科学中药买一罐带到身上,然后去那边就赶快吃个三五公克,就是吃大口一点,反正那个药性很弱的,然后蛮大的机会就是你可以到外国而没有时差这样子。那后来就是有一些大陆的研究者就发现,花生的苗到了晚上也会合起来卷起来睡觉啊,然后就去研究就发现花生的苗里也有这个催眠助眠的效果的有效成分。所以中国人对于植物或者是矿物的观察,都会依循着某一种原则在看待它。

那这个石膏呢可能也是这样子,所以它有这样子一种属于“金”的药性啊,那它的这个辛字啊,其实我们在临床上是看得到的。为什么会说它辛,味道不辛,可是药性是有这个辛的这个发散的药性。因为我们在用白虎汤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觉得白虎汤是一个清解这个热的药,也就是我们理论上会认为说,我喝了这个生石膏煮出来的白虎汤啊,喝下去之后,这个生石膏会经过我们的体内,把这个热气带走,我们理论上会这样思考它。可是实际上我们在用白虎汤的时候,很大的机会呢是你汤喝下去以后,这个人就出一身冷汗,然后烧就退了。所以它还是汗解不是下,不是从大便解的。但是,当然如果这个人腠理太结实的话,发不出来那个汗,那还是有可能走里面解,那这个是,那个也不是关系到石膏,就是《伤寒论》几乎所有的发汗药的通则。就是什么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如果你是腠理太扎实的人,他发不出汗,它就是会从排尿来解,这都是会有的,这就是通则,倒不是说是石膏的问题。

所以生石膏它有这种能够让你的热邪借着微微发一点冷汗然后就排出的这种能力,可是熟石膏就欠缺这个能力,所以呢,往往白虎汤症用了熟石膏人就烧死了,就没有办法发出来,所以就是在临床上面要用白虎汤,就一定要用生石膏。那生石膏呢是一种啊半透明的结晶状的,所以你在药局让他把生石膏端出来,如果他端出来的是半透明的结晶状那就可以确定它是生石膏了。但是你在煮之前呢,你还是要跟药局讲说,请你帮我锤碎。石膏要尽量锤碎,因为锤的越碎它跟这个水的接触面越大,那这样煮起来效果比较好啊,所以用生石膏要请他锤碎。那可是如果药局端出来的石膏已经是白的粉末状了,那就有点危险了。像我们小时候有一种玩具,就是做石膏像,给你一个塑胶模,然后你把一包熟石膏粉,然后你把这个粉放进去倒点水和一和,然后过半个钟头扣出来就有一个科学小飞侠,什么凤凰号啊。

那东西就是熟石膏,熟石膏它遇到水之后不久它就会凝成石膏像。如果你买的那个石膏是粉末状的,然后你问药局我要买的是生石膏,你没有给错吧,药局说没有错,可是呢你把药煮好了之后,那个锅子一扣,有一整坨药渣那样一整块的滚出来,那你就知道你买到熟石膏了,那你千万不要喝下去。这样你明白吗,生石膏呢不管你怎么煮,它在那个汤里面都还是碎碎渣渣的,不会结成一坨的,所以这个要分清楚。即使买生石膏,也要把它打成粉来用,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他卖给你的就是粉的话,那千万小心,因为台湾的的确确是有药厂药局没有放生石膏的,所以请大家要很小心,这个用错了会致命的。

石膏,从发散来解热的药性,我想很多人,就是很多学医的人也不是很晓得的,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常用的话呢,就会看的到。那另外它一个情况就是它的“微寒”,这个微寒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说辞,就是我们用石膏可以把那么高的大热给解掉,所以呢,一般人都会觉得能够解掉这么大的大热,它这个药性应该是很凉吧。可是结果不是,其实石膏你平常如果有吃到的话,就会知道这个药在你没有阳明经的高烧的时候啊,它并不是那么寒的药。

那相对来讲,我们说石膏能够针对《伤寒论》这个热度最高的阳明病,来把这个热解掉,说不定是因为它能够从我们的肌肉里面把邪气发出来,那邪气被逼出来,我们身体就不用发烧了,就立刻就停了,所以可能是它发邪气的力量是比较重要的,而不是在于它有多寒,因为它既然是从汗而解。但是我们在用石膏的时候往往会跟很多其他的寒凉药在这件事情上面搞混。为什么呢?因为石膏能够退那么高的高热,乃至于一个使用药物的医生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可能就会以为石膏是很寒很寒的药。

那当我们以为石膏是很寒很寒的药的时候,其实从此以后用石膏就会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就像金朝的这个张元素啊,他其实他是很有良心的,他写的这个话其实都是有他的好意在。他说它是阳明经大寒药,能伤胃气令人不适。就是他说这个药吃了之后,会让你的这个脾胃的胃气啊,胃气不够,所以呢这个人就会胃口不开,吃不下饭,这个有没有这个效果呢?有的啊。如果你的药里面有放到一些生石膏,多或少都会让人胃口比较不开的。所以张元素没有说错,所以呢他就说这个如果不是里面有很大的热的话,不要随便用,因为我们任何伤胃口的药都不要当日常的药来吃嘛。

所以张元素这样讲是没有错的。可是他这个“石膏大寒,不可轻用”这个说法呢就传下来了。就变成后代的人会把石膏跟其它的寒药联想到一起,那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因为呢,其它的寒药,好比说黄连,大青叶,龙胆草,那个都是所谓的苦寒啊,苦寒能够伤害我们的那个元气伤得很重。所以石膏伤寒论这个白虎汤是开多少,开一斤是吧?一斤的话乘到现在,乘个0.3也有现在计量五两半哦,很多,那现在五六两的石膏我们煮下去这是一个正常剂量。可是你有没有听过说五六两黄连煮下去喝的吧?好像非死不可,五六两的龙胆草那没听过吧,那保证肾衰竭是不是?哦不能说保证啦,就是或许肾衰竭。所以同学要知道其它的药,即使黄连,胆草,大青叶它退热的效果没有像石膏那么强,我们平常在开药的时候都是什么5分啦,一钱啦,有很大的发炎那开到三钱了不起了吧,再多的话这个人撑不住啊,是不是这样子?就是那种苦寒的药太多的话,那个人的元气会受破坏,这个人的脾胃之气会受破坏,甚至是肾功能会被破坏,这都是有的。

可是偏偏石膏这个宝贝,你开药你千万不要开少,不然一点用都没有。生石膏我如果是开十岁八岁的小朋友,我至少是要开现在计量的一两,如果我生石膏是开给大人退烧的我至少要开现在计量的四两以上啊,如果少了的话,效果就很差了。当然你如果是开在大青龙汤或者麻杏甘石汤,那种它里面的里热没有很重,只是肺啊或者是肌肉里面微微的有一点阳明热,那那个可以开少一点。但是基本上《伤寒论》里面的方啊,有的时候不是说如果我们只煎一次喝的量,我们乘以0.1就好,但是什么都可以乘0.1,石膏不能乘以0.1,石膏还是要乘0.3。用汉代的足斤足两,即使是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也是一样,因为就算是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你要做比较小碗一次的份量,可是药量少,你用的水量就少,水量少,煎煮时间就要少,煎煮的时间少,石膏的药性就比较不会出来,所以还是要加量,所以结果就是石膏,《伤寒论》说多大坨,不管你是煎大锅还是小铁锅,都是要用那个量就对了,这是我们用这个药的规矩,生石膏一定要用到这么多,它那个烧才退得下来。所以呢,就是不是我们像用其它苦寒药那样子,少量少量的,像我用黄连或者用生地黄我都是用得很少量的,尽量不用多,但是呢石膏的话要用就要用多啊。那这个所以它的这个微寒的这一点呢,我想同学要记得石膏的用量一定要大,如果用得小量的话,那真的是发挥不了什么疗效。

它说'治中风寒热’,当然如果你用经方来看的话,像大青龙汤它是一个标准的麻黄汤的脉诊,只是多一个觉得烦的感觉,那麻黄汤的脉症是有怕冷的,所以又有怕冷又有热,这是有可能的。那或者像白虎汤的这个系统里面也有过,《伤寒论》里也有一条,是说得了这个白虎加人参汤症,还是白虎汤证啊,它的这个人的背后会有一点点怕冷,所以在大热的时候还是有可能有一点怕冷的症状,所以这个说法,《神农百草经》这个说法姑且让它过。

那这个'心下逆气’,是一个这个里面有阳明大热的情况,偶尔会遇到的。就是当你真的高烧烧到很厉害的时候,有人会烧到你觉得这地方塞住的感觉,但是不是一定会有,但是是临床上会见的得到的。所以如果是实热造成的那个就有可能。那至于这个'惊喘’啊,惊的话,我觉得放在后面那个什么'除邪鬼’一起看就可以。因为阳明病啊,如果是看《伤寒论》的阳明病篇,到后来这个病人烧到很严重的时候是会讲疯话的啊。《伤寒论》这个讲疯话称之为什么啊?有人念作“谵(zhan)语”,有人念作“谵yan语”,好像都可以,因为写法上也有另外一个写法。那如果一个人发高烧,烧到在床上跟他死去的祖父母聊起来了,那你大概就会觉得就是需要除邪鬼啊。那这个所谓高烧造成的精神上的病变,是有可能的。那这个喘的话,那标准的用石膏治热喘的药就是麻杏甘石汤啊,或者大青龙汤有的时候也会用到。所以临床上会有的啊,就是肺中有热的时候跟麻黄跟杏仁同用,可以退掉肺里面的热。

那'口干舌焦,不能息’啊,那就是标准的白虎汤证的高烧有可能造成的啊,就是舌头的舌苔是裂开的,就像我们说寒药,有些寒药比较燥,有些寒药是比较润的。那石膏呢是比较润的那种寒药,所以呢,通常用石膏的时候你可以叫他伸个舌头确认一下,通常需要用到白虎汤用到石膏剂的时候,这人的舌苔往往是有一些裂纹的啊。那如果是需要用到黄连这类清胃火可是却比较燥的寒药的话,那那个人的舌苔往往是白乎乎一整片的,就是比较湿的舌头啊。就是这也是一个用寒凉药有时候可以从舌苔做一个鉴别上面的帮助。

那'腹中坚痛’啊,'腹中坚痛’本来在经方里面标准的话是用承气汤,就是肚子里面塞满了硬的结的大便,所以腹中硬邦邦的啊,很痛。那这个本来是大黄啊芒硝之类的东西的事情,可是呢,在这个白虎汤证如果你要让它一直烧一直烧到连大便都烧干了,那就会变成承气汤证了。但是在这个过度期的时候用石膏其实有希望就可以处理掉的。就像当年啦,重新在中国提倡用重剂生石膏的就是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因为中国人的那个生石膏其实被封印得很惨。如果一般的看法都说生石膏很寒,觉得很寒,那就是像一般用寒药的规则就是每次开都开个三钱五钱顶多,那这样子的话就根本不能退烧,所以就变成石膏这个药就out了,你知道?所以就变成说大家发烧的时候都要拼命去找那个很昂贵的犀牛角什么的,那个水牛角,所以就是变成那个样子,因为石膏有一长段时间,很普遍的是中国的医者不太会用石膏。

那张锡纯他重新提倡用石膏啊,就是很用力的跟当时很多一般的看法做出抗争。那他就提到说他这一辈子其实很少用到承气汤,他说为什么会很少用到呢,他说因为当你这个阳明病还在白虎汤症的时候,你白虎汤喝多一点,其实那个人就会寒到拉了,你知道吗?往往白虎汤就可以让大便比较润比较下来了,所以就用不到承气汤了。所以我在临床上也常常会觉得说白虎汤喝了烧退了,就改成吃科学中药调理就好了不要一直这样喝。因为我常常喝多了就开始拉了,因为现在人脾胃有时候比较虚寒,所以撑不住白虎汤的那个寒性,所以他这个腹中尖痛,如果是这个燥屎将要结成的时候,那还在白虎汤证的时候就可以解决。那或者换一件事情来讲的话,就是我们现在的所谓盲肠炎啊,就是阑尾炎啊,它其实有的时候发炎的时候这个人也会全身性的有高烧,脉也会变洪大,当然绝不是说阑尾炎一定是等于白虎汤证,这绝不是啊。阑尾炎可能会挂到很多不同的汤症。但是当这个阑尾炎是挂到白虎汤证的时候,你用白虎汤去退那个烧那也可能会让阑尾那边消炎啦。所以就是这样子的情况也可以算到'腹中坚痛’里面。那这个'除邪鬼'的话,这个刚刚讲了这类高烧都有可能会有那个精神错乱的现象。

那'产乳’啊,我们一般《神农本草经》里面'产乳’啊,我们不是把它看做是让女性有乳汁啊。就是石膏能够帮助产乳,这个不是绝对错,绝不是绝对错,因为这个我们说肺主肃降,那石膏又降又润,就是多多少少可以帮助这个乳汁形成的那整个身体的这个循环。但是产乳,我们一般看《神农本草经》的时候是说产后的妇女就叫做产乳,就是产生完孩子要喂奶就叫产乳。那产后的妇女为什么要用石膏,其实是这样子,我们中国人知道说生产后的妇女跟一般人如果得感冒会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产后的妇女都是有血液的损失,所以一定是非常阴虚的,所以产后妇女一旦发烧往往那个烧会因为她体质的阴虚,而变得整个身体非常的燥热,所以你就必须要用,不能够用燥的药来帮她处理,你必须用像石膏,或者知母刚才讲的知母好像有点太寒了,所以换玄参好了,就是这类比较凉润的药来帮忙处理它。所以如果是比较早的年代的医学啊,就是还在经方时代的话,那产后的高烧用到白虎汤系统,这个可能性是蛮高的。

那慢慢到了时方的年代的话,比如说像傅青主的医学后来到陈士铎的手上,他们就换了一个招数,就是因为产后血虚嘛,所以就要滋阴,滋阴的话他就发烧干脆直接给滋阴的药,就给地黄,就是地黄煮下去,那可是我们说地黄是一种容易把邪气束住的药啊。但是他时方有时方的做法,因为搭配地黄有一味药叫做荆芥啊,荆芥是专门去除血液里面的风邪的。所以呢用地黄来滋阴,然后用荆芥把血中的风邪去掉,那从某个角度看也还是从临床上可以用,所以后来慢慢产后的发烧那到了时方的世界,凝聚到后来就有了另外一套治法,就是如何在滋阴药里面同时做到祛风的这样一种思考,那不过这是都可以的,但是原则上来讲的话这样子是对的,因为石膏呢它是产后高烧怕伤到阴,所以要用到石膏。

那另外说是'金创’啊,'金创’就是中国人古时候好像伤口好像有很多种类啊,什么被狗咬的,医法都不一样的。那被刀剑砍伤类的叫做金创啊,那金创基本上是古时候的人比较怕有这个破伤风的问题,金属类的砍伤的。那如果是被兵器类砍伤的话,那其实你知道兵器类的话,以看不到的世界来讲比较有一种杀气啊。就是所以金创在中国人在处理的时候有时候是另外的一套处理方法。那在治疗这种切开的伤口的话,你无论是生石膏或者熟石膏弄成很细的粉末擦上去,都有一定程度的消炎的效果啦。当然这是指外敷来讲,那如果是以内服来讲的话,就是我们中医对于这个破伤风这个事情呢,当然看法上都是觉得说伤口上有风邪进来,我们可能不会管它是细菌还是病毒了啊。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破伤风是一种细菌,可是细菌进来了,它所造成的东西是细菌性的发热,所以我们要用清热,然后能够排除这个病邪的药,让这个细菌不要再蔓延下去。

那古时候,我想治疗破伤风的这种发表的药,就是把邪气排出,然后又能够清热,那往往是石膏跟麻黄同用的情况是有的。比如说,古时候治疗破伤风的话就有说是用越婢汤,就是有石膏又有麻黄。就用越婢汤来发掉这个伤口的这个热邪之类的,来停止它这种金创的这个继续发炎的状态,所以这个是以内服药来讲。

石膏有几件事情呢还可以跟同学讲一讲,比如说像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天生白虎汤,就是西瓜,同学有没有听过。你吃了一次白虎汤烧退了大半了那还剩下一点烧,那你不妨就吃西瓜算了,就比白虎汤要温和一点,它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又凉又润。那可是像我平常啊是不太能吃西瓜的,我平常一吃西瓜就会开始有痰,开始要咳嗽,因为它实际上也是很会让脾胃变得更湿的药。但是如果是白虎汤证之后用西瓜善后也是一个做法。如果你是那个急性的胃的发炎的那种胃痛,那种胃痛都是很痛的痛,那有的时候是用石膏,当然那个胃的发炎,你如果是把脉应该是把得到的才对?就是把自己的右关脉,会很明显的一个尖尖的脉刺出来,那就是胃有在发炎的脉。那这个用石膏剂也可以,然后呢用那个西瓜也可以,就是吃西瓜可以退那种胃的发炎。

还有就是生石膏除了煮水之外其实也可以直接把生石膏磨成细粉就这样的直接用水吞下去也有退烧的效果。那我们原则上生石膏它的效果在临床上用起来好像是一公克的生石膏的粉末它的退烧效果相当于十公克的生石膏煮的汤,所以等于是说浓缩十倍的感觉,所以有些东西你买科学中药是理所当然的,但生石膏的话可能不用买科学中药了,你就买些生石膏,叫药店帮你把它打成粉,那生石膏粉就可以当科学中药用了啊,就是就这样直接用下去就可以了。

刚刚讲到石膏这个滋胃阴这件事情,那这个胃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像从前唐代《千金方》,孙思邈的《千金方》有收录一个方,现在是称之为无比山药丸,那后来也有收录在这个《外台秘要》这部书里面。我那时先是看到《外台秘要》,我都搞不清楚这个方叫什么名字,因为《外台秘要》那个文字写是'治虚羸的无比山药丸’,那是治虚羸无比的山药丸还是治虚羸的无比山药丸实在是很麻烦,后来看到《千金方》里的断句就看的出来是治虚累的无比山药丸,就是名字比较好听点。我有一段时间都不敢叫它的名字,不知道怎么念是正确的,都说我要用虚羸无比山药丸,那样子比较好像那时候会那样子想,怕出错吧。

那个像那个无比山药丸里面,这个方子我们以后教到那个张仲景的薯蓣丸之后才会教到,就是这个它里面有说如果一个人想要长肥一点的话就再加一些敦煌石膏。那可能敦煌那边挖出来的石膏品质比较好吧。那敦煌石膏加到这些补药里面,它就是微微的让你的这个胃啊有一点点阴药进去,来滋你的胃阴,当然我们现在的我们有这么多本草可以选择,我们说滋胃阴用玉竹也可以,用石母也可以,易经有很多,用甘蔗汁也可以,就是不一定要用石膏,但是在比较古的古方世界呢,可能就觉得说你用石膏滋阴,就可以抓住一些营养让你身体比较容易长。因为像我们说心肌肥大,叫做阴实,阴阳的阴,就是阴太多了。那胃萎缩叫阴虚,就是物质层面的存在叫做阴嘛,那这个石膏的话可以滋阴,所以呢,它就会有一点点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就是营养比较能够被身体抓住啊,像这样的一种想考啦,那当然我们现在也不一定需要用到石膏来做这个事情啊。

石膏还有一个用途,它这个比较关心到它这个气味是辛或者怎么样的。就是石膏它是一个在临床上面,这个大陆的胡希恕教授说他有一个解铃的工作、功能很重要。这个解铃啊,这个铃是指什么呢?指热结。就是如果你身体里面有这个发炎发烧,这个热是纠结在一团弄不散的,那你用了生石膏啊,它这个所谓的属于经的荣平之气,就是吃不出却存在的那股辛味,它可以把这个结成一团的热拆开来。所以呢,石膏虽然我们在看待这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论阳明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石膏是一味入于气分的药。我们好像一般凉药入于血分的药,什么生地啊,什么牡丹皮啊,栀子那些,我们比较认为是血分的。但是真的身体到了很严重的发炎的时候啊,其实石膏的消炎是不分气分血分的,石膏它就是能够消炎,所以,当然这可能也是经方医生的一个不服输啦,就是我们中国其实后来在清代有发明所谓的温病学派。

那温病学派就是一个怎么样面对这个细菌性感染发炎的学派。有些比较忠实的基本教育的经方医者呢,就是很不服输,就会觉得说张仲景留下来的书可以面对所有类型的疾病,不应该有温病学派存在的需要,所以就很积极的用什么白虎汤或者什么汤来面对这个细菌性发炎。那结果就发现,的确啊白虎汤类的石膏剂面对细菌性发炎的这个消炎效果一点也不逊色啊,就是很好用。那我们桂林古本里面是有温病篇啦,就是1700年来都没有的那个篇章这里面是有了,虽然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就是把它补充足就对了。但是就在那段时间的临床试验就发现说石膏剂对于细菌性的发炎还是有效果。所以即使是我们的桂林古本的温病篇里面有一些症状它还是可以用白虎汤来清那个热,所以就是石膏它的这个解热的作用就不一定是气分,血分的这个发炎也是有可能的。

石膏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我们说石膏是一个比较清凉比较润的药,那有一种情况,那个时候要用的到大量的石膏煮水当饮料喝,就是比如说90公克啊,120公克啊,差不多三两四两五两的石膏,这样子来煮水喝。那这个是怎么样呢,就是我们有的时候生完病会有痰,那这个痰呢,越结越浓越结越浓,可能浓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某一种的祛痰药,像如果你翻开所谓的这个《本草备要》啊,它可能会告诉你说,如果是湿痰就要用半夏,风痰就要用天南星,然后呢什么热痰什么燥痰就要用瓜蒌根什么什么,它会讲很多,然后它不会告诉你什么叫风痰,什么叫湿痰,所以读完之后还是什么都不会啊,但是至少知道一下啦,就是医术在别的地方再学这个诊断学。

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的身体有这个残余的热还没有清掉,然后你的水代谢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机能,然后你就会身体里面这个没有代谢好的水呢就会越来越干越来越干。本来呢感冒后还有痰或者还有鼻涕,原则上我们在《伤寒论》里面会说感冒后如果鼻涕还不停的话,吃理中汤啊什么的,帮助你的身体水代谢机能恢复,这样比较治本,这都没有错。但是有一个情况是,你的气管或者你的肺啊,里面的痰呢,因为你的体温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所以身体里面的津液还没有回来,乃至于那个痰越烧越干越烧越干,然后烧成某一种情况称之为会那个强吸啊会牵丝,那个牵丝主要是口腔,就是那种用石膏水来退的痰,就是那个病人那个痰啦是不容易吐出嘴巴外面的,它会粘在嘴巴里面,然后它嘴巴一张开,你看到他嘴巴好像那个强力胶在手上这样子。那种牵丝痰啊就是要用石膏把它冲稀一点才化的掉。所以其他治感冒治本的药还是要用,但是要用石膏水来把牵丝痰化掉,如果你那时候不用石膏水来化那个牵丝痰的话,那个痰就真的会结成一种硬硬的那种老痰,那个老痰去不掉的话,那在经方的药物要用什么呢,要用芒硝,芒硝可以把结硬干掉的东西化掉。

那这个东西,其实是关系到经方里面有一个方子的两个变化,它那个变化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大陆的这位已经过世的李克绍先生啊他发现这个石膏的用途,或者是重新提出石膏的用途。如果不是他这样说的话我们就不容易读懂一件事情,就是以后啦,以后在读经方的时候,在杂病里面有一个方啊叫做木防己汤,这个汤就很受这个台湾那边的张步桃医师的推崇的,因为他就说木防己汤临床上会来治好多种的心脏病都蛮有效的,就是当然它有它的主症啦,等到教到再来说,而木防己汤里面就是有石膏的。然后呢在《伤寒论杂病论》里面说,如果这个木防己汤吃了后没有好的话,你就把石膏拿掉换成芒硝。那这个我们如果照一般什么石膏清热啊,什么芒硝什么样的角度去看这个方子,你会完全不能够理解。你会觉得说,为什么这个汤要用到清热的药,然后怎么石膏不行了反而要用芒硝,这是一个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呢,如果我们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会知道很多种心脏的病,根本不是心脏本身的问题,是心脏外面包的一层黏黏的,身体里面不该有的液体把你的心脏胶住了,乃至于你的胸腔太不干净了,使得你的心脏活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里面,然后造成心脏病。那如果那种在粘住你的心脏的那种湿痰呢,如果粘到会牵丝,那就是木防己汤,就是里面有石膏,如果已经粘到都胶在心脏上拔不掉了,那就加芒硝,是这个理路在看待这个心脏病,比较容易理解啊,从这个理路也比较能够看到说这个木防己汤它在做什么啊。

另外石膏能够清胃火嘛,所以中医好像有一些时方的系统,认为说人的这个牙痛啊,上牙痛是属于这个胃,下牙痛是属于大肠,所以上牙痛的时候就用一些石膏,就会让你的牙痛比较减低。那当然有别的派别是认为说这两颗牙是属于那一条经,那两颗牙属于那一条经,那基本上的基本的方就是玄参和生地黄那种清热的凉药,然后再加上每一条经的退火药啊这样子,那陈士铎的《石室秘录》里面也有,一些其它的牙科的书里面也有啊,那同学自己不妨可以看一看,顺便可以温习一下那一条经的火要用什么药来退。那我想呢石膏这味药虽然是,只是一个很单纯的矿物,可是就有这些事情要注意,如果我们用石膏不把这些事情都了解的话,你光是拿一本《本草备要》,或者怎么样,或者《本草纲目》也好,你学了之后,你特考考过了,你当了中医师了,但是可能你读的那些书其实没有告诉你很多真的很重要的事情啊,所以这是这个伤寒的临床的话其实还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在的考试用书并没有支援到我们怎么样能够用好一个伤寒的方子。

有一种药跟石膏看起来有一定类似性的,就是滑石,就像我们《伤寒论》里面如果治中暑,有一个情况的中暑,要用竹叶石膏汤,或者是白虎加人参汤,基本上是用这个石膏来清热嘛,用人参补津液,或怎么样。但是呢在时方的世界,中暑是用比如说有一个方叫六一散,就是甘草和滑石两味药。那这个石膏在中暑这边看,你会觉得说好像石膏跟滑石有它很高度的类似性,但是都是能够清热的药,那它的不同呢,就是滑石是一个清热而利窍的药,就是能够把我们的孔窍,汗孔,或者是大小便的孔,能够让它比较滑顺。所以滑石它本身除了清热之外,它还能把这个热从汗或者尿里面带出来,所以滑石你用了之后会让你的身体排掉一些水分的。所以像用滑石的经方有一个叫猪苓汤,它用了滑石它就要用阿胶来补那个阴,不然的话滑石就会把人抽的比较干,那石膏就不太会有把人抽干这个问题,那滑石就比较会有,所以就是滑石和石膏以清热来讲虽然有它的类似性,但是它的那个水的运作来讲的话滑石比较会带走你的一些水,身体的结果来讲会比较干,那石膏的那个微微一点点汗几乎带不走什么水,那人的身体比较润,所以这是石膏跟滑石的差别。那其它的,知母跟粳米这两味药我们就下一堂课再来谈。

知母

知母: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蚳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生川谷。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白虎汤里面的另外一味药--知母。它有很多别名,什么地参、水参、水浚,叫水浚的话其实有一点知道它有一点挖通水管的意思,那它因为它的长相,就是知母这种植物它是那个草啊那个根有一点点像是那个葱头的感觉,但是它在本草书的那个成形用,就是它的那个根非常的滑,非常的润,而且非常不容易弄死,就是你要把它晒得很干很干才会死,不然的话马上就会再长起来,所以就是因为它里头保湿的功能非常的强,所以中医就可能把它归类为比较寒比较润的药。那知母它的这个味道是苦寒的,那这个我刚刚讲到说它的那个根的长相,有人说它的那个根长得有点像一种虫子,所以它的那个别名里面有一些都有一些虫子在那里啊,就像是什么萤火虫的幼虫还是什么东西,就是不知道什么虫。知母它的味道是苦寒的,知母,白虎汤是不是真的知母要用到这个古方的六两,这个很值得考虑啊,就是其实知母基本上就随便放一点意思意思就好了,现在的剂量,现在我们大概放个三钱两钱也好了,因为我们现在的人跟古时候的人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古时候的人比较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吃到肉,所以比较阴虚,感冒之后干掉的情况比较多,那我们现在的人都是阴实二阳虚,所以在得到白虎汤证的时候,有的时候知母可能就不用放到那么多,所以可以减量,或者是照张锡纯说的说换成玄参也不错,甚至还有说换成芍药的这种说法也有。

知母它是这样一种又凉又润的东西,那它到底有多寒,像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就说,它其实也不是那么寒,那的确如果用三钱黄芪放三钱知母,吃起来就不寒不热,那可见黄芪也不是多热的药,他说可见知母也没有多寒,可是我想这是民国初年的一个说法。现在吃知母就是觉得好像蛮寒的,那所以我们今天用知母可能用的量就稍微的小一点点了,那这个知母我们说它又凉又润,如果知母果真是能够润到生津液的药,那就不必再有白虎加人参汤,知母不是就生津液就好了吗?所以可见得知母只能说是凉而润,但是还没有到生津液的这个能力,因为真正要生水,必须要用气去生水,所以人参那种东西才能够补气而生水,知母这种一点都不是补药的东西,严格来讲就算是苦寒泻下的药,它这样子要生出水还是有难度的,所以知母我们不能说它是能够生出水的药,但是它是一个比较润的药。

那我们现在谈到知母的话,就或许可以大概的来跟同学看一下我们中国人的这个寒凉药的这个版图,如果用比较润的药,像我们说如果是中焦,我们要退胃火的药,比较润的药是生石膏,那如果我们要退中焦比较湿的火呢那是黄连,那知母其实可以说作用点比中焦还要下面,所以在现在的中医学,本草学里面通常都把知母跟另外一味药看成是好朋友,知母跟黄柏。那所以有一个方剂叫做知柏地黄丸,就是六味地黄丸里面再加知母跟黄柏,说是能够退掉肾脏里面有邪热的,那是肾阳实的时候有机会用,那当然现在能够用的机会没有那么多,或者你要拿来干什么?用来腌割色情狂,就是可以让他的这个肾再也不能作强,那这个知母跟黄柏同样是入比较下焦的话,那我们就会知母比较润一些,黄柏比较燥一些。那三黄药里面比黄连更轻飘飘的,还有一个黄芩,那黄芩呢,我们原则上吃黄芩就可以退上焦火,比如说退肺火,那吃黄连就退中焦火,那吃黄柏退下焦火,而这三黄药是比较燥的药。我们真的在临床要用的话呢,其实我们会知道黄芩的苦如果是1的话,黄莲的苦就有3到4之多,那黄柏的苦有8。也就是这个黄药的入上中下三焦,往往是因循着我们中医有说的那种味道越浓厚的东西越会往下走,越会往阴分走。所以黄芩我们主小柴胡汤那个黄芩的苦就是淡淡的苦味,大概跟茶叶差不多苦而已,可是黄连我们就知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其实在中医的领域黄柏是比黄连还要苦的,黄柏是更苦的,所以以味道的浓来说。

那黄芩它的这个苦味淡淡的,所以黄芩是不是真的是要拿来入上焦呢,其实不是,因为黄芩它的这个凉的药性,是随便你用什么药都可以把它拉来拉去的。所以如果你要退这个肠胃绞痛,用黄芩汤,芩芍草姜枣,当然《伤寒论》的黄芩汤没有放生姜啦,就是加味的时候才放,那这个黄芩汤的你用芍药一拉黄芩就入肠子了,或者是有一些我们是治痔疮的药物,要退大肠火,那你用黄芩去退肺火,肺火退了大肠火就退了,所以基本上黄芩是随便拉的。像小柴胡汤的话,用柴胡这么多把黄芩的药效拉到少阳区块去了,所以黄芩的药就随便你拉来拉去的啊,所以像是轻飘飘的幽灵一样啊随便你拉。

那黄连的话,基本上吃下去我们认为它的作用是比较退胃火,那平常我们也可以把黄连拿来干嘛?——退心火,那黄连的话如果你不用特别的引经药的话,它就是心跟胃大概都比较作用到,那当然肠道也会有作用了,像黄连是很强的止泻的药物啊,就是它有一个成分叫“小礴碱”啊,这个薄,就是吃了以后让肠道镇定下来,让人不拉肚子。所以这个燥药的三黄里面呢,黄连它就是如果你要让它入心的话呢,有几个做法,像张仲景有一个汤叫泻心汤,泻心汤它那个黄连呢就是用滚水烫一烫就喝下去,那这样的话,黄连就把上焦的热给冲掉了。那不然的话像是傅青主的或者陈士铎他们的做法就是,要黄连入心的话呢,你就黄连跟菖蒲一起用,菖蒲是很入心的药,所以用菖蒲就可以让黄连的药性归着于心噢,就是黄连菖蒲两味药是它治那个舌头破,就是光是心火很旺变成破舌头的那种口疮的时候会用的。

黄柏就味道很重哦,就大概入下焦了,所以就不太被别的药引得动了,所以就是越轻飘飘的越好引。那当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大黄,可是大黄的话它不是一个燥药,大黄就好像是淹大水一样就冲下去那种感觉,那大黄它的力量呢比较着重在这个药有一种冲击力,所以中医的话在《伤寒论》里面我们看到用大黄来通大便,但是实际上我们大黄用得很多的是中医的伤科啊,就是有瘀血的时候要用大黄来破瘀血的。

为什么这些苦寒的退火药都是黄颜色的?唐容川的《本草问答》里面就有提到,其实就是一个五行的补泻,就像我们,如果我们的身上的这些经脉,正经十二条,我们有所谓的五腧穴,就是井荥腧经合五个穴,那这个五腧穴它就有这个木火土金水的穴性。比如说我们随便说一条经好了,手太阴肺经,它的属性属于金,我们说五腧穴的位置是在脚到膝盖之间、手到手肘之间,如果五腧穴里面有某一个穴呢属性是属于土的话呢,那你刺激这个一条性质是属于金的,这是补,就是因为我们中医的,我们中国人说五行是土生金,所以呢如果这条属于金的穴道上面有一个这个穴位的性质是属于土,那你一刺激这个穴位就会刺激土的能量,那土就会去生金,所以这样就可以去补这条肺经,那如果你要泻这条肺经,金的小孩是什么?是水。就找到这条经上面这个性质属于水的穴位,你去刺激它,它的儿子就会往他的妈妈这边拉能量,这条经就被你泻了,就是泻火就是这样子。

那同样的唐容川就说像又苦又黄的药为什么都是泻火的药哦?他说其实火这个东西属性是红色,味道是苦,那如果有一个东西它味道还是苦,可是它颜色是黄色的话,那中医说火生土。土是这个火的小孩,所以你吃了黄颜色又苦的药,你的火就会被它吸掉,然后就会变成没有火了,大概是这样子。所以这是中国的那种五行学说在临床上可以验证的一个很诡异的地方,那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的话,那我就只好说不是为什么黄色的药有这个效果,而是为什么人要把这个东西看成黄色,就是我们身体的这个用来认识世界的时候的一种机能上面的这个分化啊。

那至于说如果你要润肺的话,那还有什么药,比如说天门冬、麦门冬,都是比较凉润肺部的药啊,那这些都几乎可以算是补药了,所以就是天冬或者麦冬都是可以润肺的啊,那这个当然石膏如果你加了这些不是润肺的就是凉肺的,如果石膏里面加了一些麻黄啊它也可以泻到上焦的热去,那大概这个是以润跟燥来讲大概是有这样子的一个啊,这个分部。

如果你要以气分跟血分来讲的话,那我们还有许多是退血中有热的药物啊,当然你说黄连能不能退血热那当然也是有可能的啊,不能够说完全没有一点相关性,但是就是能够消炎的,那至于有一些说龙胆草退什么热,那大青龙也什么的,当然呢有各自争论的点,就是比如说有人说龙胆草是特别能够泻胆热,我看到的古方里面是用龙胆草泻心火啊,就是有这样的说法。那如果是血分来讲的话,像凉血非常强力的药物就是是生地黄。那其实我们现在买到的生地黄都是古时候说的干地黄啦,其实都是一样,因为古时候的生地黄都是新鲜挖出来像一头萝卜一样的,那现在我们药局买的生地黄就是晒干的,不过也一样都可以凉血,就是能够让你血液里的发炎消掉。那凉血的这个药呢,还有一些药,比如像又能够清心火又能够泻肝火,这走在血分的有枙子,栀子花的那个种子,红红的那个种子啊,那个是能够泻心火的。

那另外还有一个药也是常常拿来用来泻心火肝火的就是牡丹皮,但是牡丹皮严格来讲不是泻心或者肝的火,丹皮我们称之为泻阴中之火。那这个泻阴中之火的话,比如说人的身体,能量属阳,物质属阴,那脏腑,如果脏腑相比的话,腑比较是阳,脏比较是阴,那如果内脏跟骨头相比的话,骨头比较阴,因为骨头比较固定,内脏比较有活动性,所以脏又是比较阳。所以牡丹皮就是泻五脏的火或者是骨头的火啊,就是我们那个骨髓里面的热的话。那当然泻骨髓的热牡丹皮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药叫做地骨皮,就是枸杞子的根,等等。那当然泻肺火有一个,也是好像偏润一点点的泻肺火的一个药叫做桑白皮。像这样的泻火药,就是大概知道一下泻火药的版图啊。那我们当然知道知母是比较偏于中焦、下焦,比较偏到润药这一边的药,大概是这样子来看待它的定位。那有些泻火药的作用点是差不多的,彼此互相取代也是可以的,大概这样子一个范围同学先知道一下。

那这个知母呢,它说治这个“消渴热中啊,除邪气”,那当然你是一个实热发炎性这个状况的话,那你会觉得渴,会觉得烧,会觉得烦燥,那这个东西呢知母当然它是有一个很好的消炎效果的啊,所以以清热的话来讲它是是可以的。

那知母呢,让历代医者在知母上面比较头大的一件事情其实是下面一句话,这个“肢体浮肿”这件事情,这个我们一般啦我们说这个人的水代谢不良,乃至于浮肿,这一类的浮肿其实不太会动到知母,因为你想我们人体的这个水代谢大概是主要是脾跟肾在管,就是脾跟肾这个关系到水的代谢,所以如果你脾虚了,或者是肾虚了,那你都有可能这个水代谢会出问题。所以我们会说脾比较虚的人,他早上起来的时候,下眼袋上眼皮都是浮浮的,所以就要稍微活化他的脾脏比较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一般中医的这个治这种浮肿的这个药物呢都是从脾肾下手,而且呢通常是以补阳药比较多,因为要增强它们的运化能力嘛。

那相反来讲,知母它到底是退哪一种水呢,因为它肢体浮肿下面还接着下水,那所以我们会说知母它的确有某一种能力就是能够把水滑润一下,让它那个水能够从身体里面排开。可是到底是什么水呢?那比如说清朝的这个《本经疏证》的这个作者周澍,他就是很勤劳的去查各种古方有用到知母的方子。就是用知母然后又水肿的方子,它说用到知母的方子有一个特征,就是那个水是不平均分配,只在身体的某一坨的那种水,用到知母,也就是说如果你全身都浮肿,或者有些人他是站得太久,腿会肿,然后站得更肿会肿到腰,那种就不是用知母。就是全身平均来去的这种水,不是用知母的。那知母的话,周澍他有举到说《千金方》里面有一个水肿病用知母,它的那个特征呢是这个四肢都很瘦,只有肚子肿。

如果要说《伤寒杂病论》这本书的本体里面讲到知母,比如说治痛风有一个方叫做桂枝芍药知母汤,那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呢,在宋本里面是蛮多味药的啊,那在桂林本里面只有桂枝芍药知母这样子。那这个方子呢它是治痛风,痛风有的时候也就是,其实张仲景的书是这样写的,说痛风的病人呢全身都瘦瘦的,然后就那一块痛,然后肿起来一坨,这样子的症状。也就是就哪里肿那一坨,这样的病呢,就比较有可能用到知母。

为什么这样的病人会用到知母呢?也就是这个古时候的人说这个事情呢称之为水火勾留,水跟火勾住了,然后就留在那边不动。那如果用现在的讲法的话,就是那个人他那一块地方浮肿是因为他那一块在发炎,所以那一块发炎的组织造成水流不动,那这样子可以用知母,这样它在消炎的同时能够把那一块的水清掉。那如果是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那个水的话就不太属于知母啊。像这样子的故事呢,像这个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里面就有讲说有一种病说是风邪啊,塞到你的头,所以一侧脸脸肿,或者说是四肢作肿块,就是他说的不是四肢肿,而是作肿块,就是一坨一坨的浮肿,就比如说手背肿,或者脚背肿之类的,那这一类的它就是做知母,那他就说有一个老太太,中风之后呢,因为她要用补阳的药,吃了很多附子啊什么,那有一天啊她的这个脸肿起来,然后手背这一块也肿一坨,那有些医者要用很强的这个泄水的药。那许叔微就说啊,不是啊,这个东西啊是附子吃得有点过头了,所以它里面是有虚热,那个热性的东西造成那个水不代谢掉,所以这样的什么脸肿或者手背肿一坨这种的,他就用这个。先用一个药叫做生麻牛蒡黄参汤,然后用知母汤,那它这个知母汤就是,知母的比例是1,然后其他的药都是是0.5,就是知母一定要够,麻黄、黄芪、甘草、羌活、白术、枳壳,然后还有牛蒡子啊大概都是0.5这个药,来治疗这种局部的一小块的浮肿啊,这是一个用知母的一个特征啊,就是发炎引发的浮肿。

那许叔微那时候看到老太太,就说她的症是什么?喉咙一定会塞到啊,呼吸会觉得呼吸不动,那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很绝对的辩证点,只是它从某些特征里面看到说,这个不均匀的水肿是因为发炎造成的,那这样子的话就用知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有一个人他两条腿都水肿,然后你给他补脾补肾,用什么真武汤啊,什么黄芪糯米粥啊补脾补肾,然后吃了几天之后,他的左脚的腿,左脚的浮肿退了,可是右脚还没有退,那这时候就要用知母吗?那当然不是啊,那是代表他右脚有瘀血。就是你平均肿的,那你抽得掉一只,抽不掉另外一只,那就是你原来的药里面要加桃仁跟红花了,就是因为那是另一只脚有瘀血,所以抽不干,抽不动这样子,所以那个不是啊,如果是局部一坨的水肿的话,所以现实上这个事情历代的医者是观察到它这样的现象,而《神农本草经》里面写说“肢体浮肿”,就不会写说浮肿两个字,就是它有提到说的确是比较局部的,它就可以下水啊,就能够把这个水润滑,然后把它流开。这是一个用知母的这个可能性,只是在证明《神农本草经》没有说谎话,那这个历代的医者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在探讨这个问题。

知母这个药其实吃得多些,吃得过头了当然人就会拉肚子了。所以苦寒的药其实多多少少会损伤脾胃,损伤元气。所以都是说中病就好啊,白虎汤吃一帖之后,剩下的吃西瓜就算了啊,就是不要再多,再多的话这个人他就会受到这个苦寒药的伤害了。

如果要用一种比较现代的讲法来谈知母的话,从前那个恽子瑜先生他有提到说,知母其实对于这个发炎是有效的,可是他又提出说知母跟西药同样是可以消炎,可是知母它用来消炎他就感觉就觉得比西药要好。它又如何好呢?它说西药的消炎药就是让你这个人停止发炎,但是这个人不会因此过得比较舒服。那他就说知母有一个特质,就是说知母能够让身体里面变成酸性化的部分快速的变成碱性。他就说,我们人发炎之后呢就会有血液凝塞不通的状况,然后在那个地方组织就会开始酸化。那这个酸性化的组织呢,一放知母下去呢,这个组织不但是退炎,而且它的酸性化的部分会恢复碱性。就是说用中药有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就是比只平息表象的红肿热痛的西药呢要做得更多更好一点。那他又提到说像是如果要说知母的消炎,我们说知母退就是局部的水肿,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会说知母它能够退掉的消炎是对于这个粘膜组织是特别的有效。所以他就说比如说这个妇女的什么子宫靡烂啊,就是那种有粘膜组织的发炎的话,它是比较有帮助的,当然能够让一个人身体的状况比较趋于这个微碱性。就是让PH值升高嘛,那你想想看,我们痛风,尿酸会结晶,尿酸是一种酸嘛,那你如果有一个药能够迅速让你身体变碱性的话,就可以把那个结晶中和掉了啊,这是一个对消灭的作用,所以呢从这些角度也可以来认识一下知母这一味药。

那其实张仲景的书里面用知母也不能算是很多,就是没有像是桂枝、麻黄、生姜这些这么常用。那我们对这个药大概就是认识到这里,也就可以,就是知道说它的使用范围大概在哪里啊,那很多情况我们也不会用到知母的。

那接下来的白虎汤的下一味药甘草,甘草就跟我们桂枝汤一样,它是用的二两炙甘草,那二两炙甘草其实意思就是替我们身体定一个中间的坐标轴嘛,就是让这个药能够作用在我们的中焦。这样子的感觉,那也不用特别去强调它的这个补脾的药效,但是还是会有一点的啊。

粳米

那放粳米呢,粳米的话就是本身它是白虎汤的一个反佐的药,什么叫反佐呢?就是它的药性跟白虎汤是有一点不一样,但是它可以因此能够抵消掉白虎汤的一些副作用。那我们粳米因为《神农百草经》里面没有,所以呢我就收了这个魏晋时代的这个中国的第二部本草书《名医别录》里面的内容啦,那《名医别录》里面就说这个,“味甘平,主益气止烦止泻”,那历代的注解这个本草的注家呀,就是看到这个它的三个主治啊,就露出一种非常无聊的表情,就觉得啊《名医别录》它的药性是怎么来的,好像不是伟大的上古圣人写的,是从《伤寒论》里面抄出来的。就是因为《名医别录》是《伤寒论》之后的书嘛。所以呢《伤寒论》里面用竹叶石膏汤来益气,好了,那粳米就益气了嘛,用白虎汤来去烦,那粳米就去烦了嘛,那用桃花汤来止泻,那粳米就止泻嘛,就是这样子。就是感觉上好像了无新意,就是看那些重要方剂的主治,然后就把它写上去这样子。那当然这也是笑话啦,其实《名医别录》还是有它比较很有智慧的地方。只是其实啊,说真的,我觉得我教本草,什么《神农本草经》也好,什么《名医别录》也好,都只是一个框框啦,就是大概要从这几个角度去研究一下这味药,就是这样而已,其实真正要临床怎么用,我们还是另外算嘛,就是不太需要那个。

那这个粳米,到底是什么米啊?粳米其实就是糯米的相反嘛,我们中医的这个糯米的这个“糯”字啊是我们现在楷书了写到那个样子,其实古时候的话,这个软的米就写个软嘛,那硬的米就写个硬,这样而已嘛,所以不是糯米比糯米硬的那种米就是硬米嘛,所以这个到底念粳还是硬,那糯米药念糯还是软,我们是讲这个普通话嘛,所以就念糯就好了,不过实际上就是软了,那这个不是糯米的比糯米硬的米那就有很多种。古时候的米通常是糙米,所以都好像糙米的气还会再更硬一点,所以基本上呢,但是我们要煮白虎汤,或者是煮粥怎么样,是不用这么计较,主要就是它的这个硬度呢不是糯米这么软的就算粳米了,我们比较宽松看待它这样就可以了。

白虎汤里面粳米算6合,那1合算十分之一升嘛,那一升是200CC嘛,就是一个不太大的饭碗。那0.6碗这样倒下去煮就可以了。那我们吃稀饭其实是一个,我们平常人如果吃稀饭的话,其实稀饭是有利尿的效果的,就是你吃了米之后,米还是有某种程度的促进肠胃道把水吸掉,那中国人对这个拉肚子的看法就是肠胃道不吸水就拉肚子嘛,你把水吸掉就变成尿了嘛,就不拉了嘛。所以间接来讲啊,米是有止泻的效果的。所以像白虎汤这个方子啊,知母石膏一下去啊,那肠胃道都会被它寒得有点笨笨的,那你用一点米去提醒它吸水的话,那也比较不会肠胃道衰弱下去。所以呢用了米的话,那这个肠胃道就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常机能。不然的话就好像白虎汤喝完就会一直拉一直拉,就是要预防这个现象,所以可能就要用粳米。

我们说粳米能够有一定的补气的效果,当然我们一般白虎汤这种煮在药里的米不会让人觉得有很强的补气的效果,那如果要强调这个米的止泻的效果的话,那个是少阴篇里面的这个桃花汤,桃花汤是这个下利便脓血,就是拉出来的大便跟桃花一样。然后它的那个药里面是粳米、干姜跟赤石脂啊,一种红色的石头磨成的粉,那个汤也跟桃花一样,都是红红的一滩一滩的啊,它这个就比较能够确确实实让你看到这个米是有止泻的功能的,那这个是一点。

另外,如果我们是用很多很多的甘草来调补脾胃的话,那其实甘草也好,人参也好,运行起来都很慢,就是脾胃放了很多甘草,那个脾胃会变得有点慢吞吞的。但是粳米呢,就不太有这种效果。粳米它补脾胃的功能,但是它不会让人变得,不会让脾胃变得软绵绵、慢吞吞的,所以它有这样的效果。

那如果白虎汤说止烦,竹叶石膏汤说益气,其实这些都对,但是也得协同一些其他的药物啊。这个止泻是比较确实的,那益气也是比较确实的,那至于说止烦的话,我们好像不是说米一定是一个清热的药,所以止烦的话比较是看到白虎汤有那个功用,就这么说了。

那米这个东西啊,其实在我们中医的范畴里面它扮演着一个蛮特殊的角色,就是其实它这个说法不是一个绝对,我觉得恐怕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就是我们中国人说药都有什么温凉寒热各种药性,那偏阳或者偏阴啊,偏寒或者偏热啊。那米的话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啊,就是我们很喜欢的,我们自称中国的这个“中”字。就是如果要把所有的药画一个坐标轴的话,那米就是最中间的啦,就是不偏凉不偏热啊,然后呢不偏燥不偏湿,不偏阴不偏阳,就是一个至为中和的药,认为米能够占到这个天地中和之气的这个位置。那这样子来讲的话,以我们中医拿米当作一个座标轴的思考来讲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说米这个药应该是一个最没有药性的药了。

广东粥的煮法

那广东粥怎么煮呀?就是去买一个很大的锅子,口径可以到这么大,然后可以有这么高,这么大的锅子(JT用手比划)。然后呢水就加到这个锅子的三分之二那么满,那很多水哦,然后呢就开大火煮,然后呢开大火之后呢烧到滚,再等到水滚才把米倒进去,大概一杯米或者一杯半的米就够了,不用多,水滚了再倒,可能不用倒一杯哦,就是那么大的锅子水就是倒一杯米左右,然后呢你那个火就不可以关太小的火,要关到中火以上,然后你就要看那个米在水里面随着那个沸腾的水在游泳,然后就这样子,就是水滚才放米,那当然你在这个这一锅粥烧成之前可能水会烧到太干,如果你要加水的话,广东人做粥的规矩呀,是只能加烫水,不可以加冷水,加冷水等于在做水饺,就是加一锅冷水它那个沸腾就平息掉了,然后再慢慢开始沸腾,让能维持它的米不断的在水里面翻滚跳舞的状态。然后呢,差不多两个小时,就是你前面一个半小时都几乎不用去理它,就是偶尔看一就好了,就让它沸腾,然后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候,它会忽然之间会变得很粘稠,然后再也翻滚不动,然后开始焦掉,那个时候关火。那个样子弄出来的这个米汤米粥哦,才是我们觉得我们可以用来有这个效果的粥。就是大火两个小时的翻滚,就是那个水,一锅水,这样一大锅水可以从这么多水煮到这么少水。

有这个人得肺痨,然后他就有好心人就每天从大锅粥里面捞一碗米油给他喝,然后他喝到后来就好了,那我就说如果同学你想要长命百岁呀,你就开粥店,然后呢,每天粥煮好就捞一碗最好的米油自己喝掉,然后其它的卖掉。那这样子的话,真的是既赚钱又养生啊。

那另外就是彭子益的这个《园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讲到说如果你要润肺补肺的话,不妨就用糯米,他就说糯米把它搓成那种的小汤圆状,然后用猪油或者花生油去炸,因为花生的油其实是蛮补肺的,那猪油的话是比较补肾啦,因为猪油里面胆固醇比较高,胆固醇高的油,平常结成固体的油像猪油、椰子油都是能够补这个命门之火的。那像这样子的话,它说炸过之后再放到地上退火气,中国人都觉得炸过的东西要放到地上凉一凉,让泥土把这个热邪吸掉,比较不会上火。然后把这个糯米丸子煮成粥,或者怎么喝啊,怎么吃,然后这样补肺非常好。那像这个吃粥补肺,或者用糯米丸子补肺,同学在什么情况下知道自己需要呢?就是如果你是那种啊每次感冒都咳得一塌糊涂,然后都不能收摊的那种人,那个东西根本是因为你的肺太虚损了,你也不要期待什么仲景方能够救得了你,你就补肺吧,就是不感冒的时候就好好地来吃这些补肺的药。那如果能够在食物上面这样子做到的话这样就很好的。只是他后面有补述一件事情说,如果你的咳嗽是喉咙痒,而且有那种水的不浓的痰,他说这个是细辛干姜五味子症,这个一定不是粥油能够处理的。这个细辛干姜五味子症,其实他这样子讲的非常好,就是张仲景的方里面有很多咳嗽的方里面都会用到细辛干姜五味子三味药,这标准的汤剂就是小青龙汤,那真武汤的加减也有,那小柴胡汤的加减少掉一味药,但是基本也是这样子用,那细辛干姜五味子症治疗的是肺里面的水太多的一种情况,用这种方法来收住肺气,然后把肺里面的水去掉,那这个细辛干姜五味子的确不是用什么粥来补肺能够处理的,这就是要用细辛干姜五味子,所以他就说这三味药另外来磨成粉来治这个咳嗽啊,这是对的,那经方不久以后我们就会教到了。

然后他建议说可以调花生油啊,就是用糯米粥然后呢调花生油,凡是肝肾阴虚的,上焦干涩,就是肺总是很干的,肾阴虚可以吃六味地黄丸呀,但是其实食物上的这个粥油类,这个粥的效果其实是很好的啊,就是长年累月吃的话其实很好。所以这些方法值得我们把握的,真的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就是慢慢身体会越来越好。

这有一个治火要诀。其实啊他是在讲两件事。一个人要不上火,他就要修炼你的心,让你的心不要常常烦,这是一个说法。那他也提到另外一件事,就是如果我们真的是不想在家面费这么大的火工去煮这个好的粥,就是真的不想当广东人,那就用它的代替法,就是那个米不要洗太过分,就是米不要洗太多次。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我们中国人认为可以让我们身体好的米都是新鲜的米,新米,就是我们中国人煮饭不用陈米,米要尽量挑新鲜的,刚刚买的。

其实早餐第一餐吃粥是很好的,如果你用一个比较西方的讲法,就是粥这个东西,他能够帮你,就是对肠胃来讲,你一天醒来,肠胃还没开机,它比较好消化,然后呢又能够帮你清洗肠胃。那如果用炼气功的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早上一碗白粥能够帮你把气聚在丹田。所以这两个角度都是可以的,所以如果你早上喝粥,就是有些人他就是很容易拉肚子,他就是早上喝粥,然后吃一段时间以后就变得不拉了啊,粥能够慢慢的让你的肠胃机能趋于正常。那如果你是不喝粥,用嚼这个饭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那久而久之还是蛮有好处的。

其实你想想看,米是我们中国人中药的坐标轴哎,就是正负等于零的那个地方,那一个米都有这么强的药性,那你想想看其他药就更强了,所以用药真的不能够太草率,身体要维持在一个调和的状态不是很容易的。如果你吃药太偏寒、太偏热、太偏湿、太偏燥,都有可能让身体这个平衡被破坏掉的,所以同学一定注意就是说有的时候吃药不要太硬得要吃到一个什么程度,就是自己要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跟脉象,就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讲完了这个粥,讲一个粥的相反是什么啊?就是锅巴,锅巴这个东西呢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这个天生的健脾丸,我就说我们人啦,有些人的脾胃都很虚,那个很虚的脾胃就是说你吃完这顿饭哦,吃完中饭十二点半,你到了晚饭六点的时候你还一点都不会饿,有没有人是这样子的,有没有这种感觉。那这样子的话如果你每餐饭后掰一块锅巴来吃,即使是超级市场卖的那种都可以,那吃了之后呢,就会让你的脾胃消化能力好很多哦,那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消化的药。那当然我们讲米本身就这个帮助肠胃啊把水份吸掉来止泻的效果存在,所以呢他这个何绍奇就讲说他同乡有一个先生啊做生意赔钱了,所以呢没有钱回乡。然后呢就听说附近的小孩都在患拉肚子,然后就跟人家要一点锅巴磨成粉当特效药卖,然后就赚到钱回家了。所以这个锅巴的粉末就可以止泻。然后他后面就讲到说有些方子,什么蒲辅周的啦或者是叶天士的啦,就是用锅巴当底子,加一些消导的药,像山楂、神曲,鸡内金这些都是能够帮助食物消导的药,然后呢都是能够让这个人的这个健康好起来的,就是让脾胃的消化机能变好。那小孩子需要,老人家也需要。

那当然他们那些,他这边提到的几个方虽然都是好方,但是呢不是那么适合补,那我觉得补药放得比较够,常吃比较好的,给各位同学一个补充的方剂就是傅青主的健脾丸,这个没有在傅青主的书里面,这个是傅青主他从前留给他的一个朋友的,住在人家里,送人家一帖药方,当做镇店之宝啊。但头两味药小米锅巴和面锅巴怎么生出来啊,天啦,我收录这个方的时候没有想到药材这么难取得。我这样讲单纯一点好了,各位同学你们就什么小米锅巴二两,面锅巴二两,你们就随便去买超级市场的锅巴放四两这就好了,就是反正效果是都有到的啊,当然你如果有做到有小米锅巴和面锅巴当然就更精致,但是一般的锅巴大概是可以的,只是一般的锅巴会有一点点上火,那超市的锅巴就蛮可以用的。然后这个山药也是滋补脾胃,因为它这个方里面山药、党参、白术都是好东西啊,然后里面谷芽、麦芽、山楂、草蔻都很好,所以这个方子它的结构很好,那不止是小孩子哦,常常要吃到这种健脾的方子。

其实还有一个很需要吃到这种健脾的方子的族群就是老人家。因为我不晓得同学你们会不会发现,如果你们家里面的老人是有行动自由的,往往他吃东西是很猛的。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个事情,老人家吃东西有时候是很无意识的,好像今天吃这个觉得好吃就会一直吃一直吃。所以就有时候看到一个老人家老是在吃同一牌子的饼干,一直在吃同一个牌子的什么,就是一直在喝牛奶什么,所以老人家往往会饮食的那种混乱造成的脾胃的毛病很多。所以呢不仅是年轻人啊,就是老人的话也会需要用到这种帮助消化的药。所以这些呢,如果你们在家常中发现说有谁或者是自己的消化机能不够好的话,那这类帮助消化的健脾药最好还是有一点。

米这种我们几乎在中医里面最没有药性的药,可是张仲景在煮米这味药的时候其实是有功夫的,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用到米的药方啊有四个方,一个是白虎汤,一个是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啊它是一个治疗感冒好了之后,这个人很虚,很没有气力的。那这个东西它是因为虚然后气不够,所以要,又要清它的虚热,又要清热又要能够补肺、补肺气。那所以竹叶石膏汤是清肺热、然后补肺气为主的啊,这是一个方子。那另外还有一个刚刚讲到少阴病,要便脓血,拉脓血的这个桃花汤。那还有一个方子是这个肚子里面太寒啊,肚子绞痛切痛刺痛,肚子切痛刺痛然后有那种咕噜咕噜的响声的,那是附子粳米汤,就是用来治疗这个肚子太寒的。那这个地方呢,如果是要说到用量的话,我们拿白虎汤跟竹叶石膏汤来相比,那白虎汤的米啊是用这个6合,就是0.6碗,那竹叶石膏汤是用3合,就是0.3碗。而白虎汤呢,它的煮的方法,是米放下去后,就从一斗水,就是十升水啊,十碗水煮到三碗水收工,等于是白虎汤它经过的火候是煮掉七碗水的火候,这样听得懂吗?就是十碗煮三碗煮掉七碗水的火候,可是竹叶石膏汤它也是一斗水煮三碗水,可是呢它是煮到六碗的时候再加米煮成三碗。

我们中国人就认为说药物它在这个汤剂里面占到的成份越淡,它越会浮上来,越浓越会沉下去,中国人有这个升降浮沉的观点。那白虎汤它这个米是要维护肠胃的机能,那它就是0.6,0.6碗,6合。可是竹叶石膏汤,它的米是要补到肺的,所以就0.3,所以这中间它有一个规律在里面。那至于说桃花汤它是要止这个拉肚子,肠道的便血的这个拉肚子,那桃花汤呢它就是用一升的米,就是一整碗的米,而煮的时间是七碗煮到两碗,就是煮掉五碗水的时间,也就是比白虎汤的时间要短,但是比竹叶石膏汤的时间要多,而这样子我们也知道当以煮的时间来论的话,它就是好像白虎汤需要这个米阴柔的部分,也就是白虎汤需要滋阴,要以米阴柔的部分去滋润身体。可是像桃花汤它只需要米的这个浑厚的这个米的力量去止泻,所以就不必煮到那么久。但是又不像竹叶石膏汤那样只煮一下下,那样又太粗了,所以就下不了下焦,所以就煮5个时间单位。而它的米因为要入下焦,所以它的米是用到一整碗。那跟桃花汤相对来讲,治这个肚子咕噜咕噜响的这个腹中虚寒的附子粳米汤呢,它就是用0.5碗的米,就是用半升,然后煮的时间也是5个时间单位。所以以煮的时间来讲,也是取米的不阴不阳的部分,但是它的作用点呢就比较中间,没有像桃花汤那么下面,所以就用0.5碗的米就可以了。

所以就是连米这么温和没有特质的药,那张仲景在它的煮法上面都有这些这些的功夫在,那其实其他有特质的药也是同样的,就是它都是有它一定的主要的规律的。所以像这些东西就是虽然我们今天开药不一定要完全做到,但是至少我们要知道说古代的方剂有这些药法存在,或许在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个药处理得更精致的时候,那这些做法都还是要面对的。

(0)

相关推荐

  • 盛国荣临床惯用秘验方12首之热证惯用4方

    热证惯用方  (1)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生津.用于形体虚胖,高热面红, 精神疲惫,烦躁难眠,食欲不振,口干舌燥,苔薄黄偏干,小便短赤,大便数日 一行,脉弦数.证属气分高热,阴津亏损.拟 ...

  • 方剂歌訣 | 白虎汤

    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组成及用法 组成:石膏 50g 知母 18g 甘草 6g 粳米 9g 用法:水煎,米熟汤成,温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  治 气分热 ...

  •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冰石.白虎.寒水石. [来 源]为矿物含水硫酸钙的结晶石膏Cypsum. [成 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钙Ca So·2H2O,其中CaO32.5%,SO346.6%,H2O ...

  • 善治“无形燥热”的清热泻火药石膏以及配伍药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石膏<神农本草经>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简体)

    麻黄於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本文為JT叔叔投稿於香港<MM>杂誌之旧文] 麻黄所谓「标热本寒」之药也其形中空如管能从骨.从血脉中把阳气发出来驱散寒邪能祛邪但人会虚. 张仲景书中的药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旋覆花及接骨方(13)

    旋覆花及接骨方 那这个大补汤,<辅行诀>里面那个大五脏汤跟大泻五脏汤哦,它的药味并不是大泻汤都是泻药,不是哦.有时候大泻汤也是补药,只是能够让它安定下来的补药.但是,大补汤比大泻汤一定多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6.3)天门冬生姜的药性、灵飞散(V86

    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讲天门冬这味药.其实在张仲景的方子里头啊,也只有这个麻黄升麻汤要用到天门冬,而在桂林本里头他根本也不放天门冬哦.所以这个药就是在张仲景的方就这样子晃这么一下.不过天门冬这个药,你想啊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6)

    1.2.2 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 我想在上<伤寒论>的正文以前,我们应该一开始要上的是太阳篇,那我们还是最好要认识一下足太阳膀胱经,它在人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虽然这不是<伤寒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十二募穴的保养(8)

    1.3.2十二募穴的保养 我们看看十二募穴那些比较好用一点.这个肺的募穴是中府,我自己就是个人一种偏见,总觉得肺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脏哦,我不太会直接对这个肺灸进去太多的东西,我自己就是这样啦,但是不一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八会取穴与保养(7)

    1.3.1八会取穴与保养 上一堂课在讲到膀胱经的时候,有一句话我那个时候理解得不太对,就是膀胱经它有一句话说,"是主筋所生病者".那时候我没有把它跟其它经的条文对在一起看,所以我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五输穴(84)

    我说的这个<黄帝内经><咳论>条文,它后面多讲一句话,他就说咳嗽要怎么医啊,黄帝这样问,那这个教黄帝医术的这个岐伯啊,他就说如果是脏病的话就治他的俞,腑病的就话就治他的合.那如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中风及小续命汤讲解 (233)

    我老实跟同学讲,就是中风这一篇里面,大部分的方剂都不是真的对中风很好用,里面需要各位同学记住不忘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续命汤.续命汤学会之后,其他的方子,就是说如果是中风后有些后遗症,就是最主轴的方子,就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方(225)

    葶苈大枣泻肺汤 小半夏汤等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肺里头的压力太高的时候,就是水压太高就用这个方,"支饮不得息",整个人的胸口撑胀的.塞满的,简直是喘不过气,呼吸困难的,有痰.有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