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领域为何没有院士?

本文转载自青塔人才

若问起我国学术界的至高荣誉,相信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院士。的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地位,不仅在圈内被公认,在寻常百姓眼中,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神仙”存在。

可不知你有没有注意,两院院士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璀璨之星,那什么人文社科领域没有设置院士呢

今天,(充满好奇心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探索这个“冷知识”

01

历史上的“文科院士”

其实,历史上曾经短暂存在过“文科院士”。

早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分为数理、生物以及人文3个组,其中人文组由28人组成,占比为35%。
新中国成立后,之前的院士制度被推翻重建: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当时决定首先建立具有过渡性质的“学部委员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恢复院士制度;1955年,中科院学部成立大会上,宣布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哲学社会科学部4个学部,并推选出首批学部委员233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61人,占比26%
到这里,文科院士还在计划之中,而随着1977年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从中科院中剥离出来、独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事情的走向就发生了变化。
1993年,中科院正式将其学部委员更名为院士;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也随之设立。两院院士增选自此开始,作为自然科学领域内最高学术头衔,规律发展起来。当选院士既可以专职在院内做研究,也可以兼职在国内各大高校、研究所教书育人。而人文社科领域则至今没有设置这种“通用”院士,所谓的学部委员只适用于社科院内部,一旦出了这个圈儿,难以受到与院士同等的待遇。
当然,对于这件事的讨论与争议,从未停止。
02
评价标准,相对复杂
抛开那些门户之见,文科不设置院士,确实有以下几个客观原因:
首先,要回归两院院士存续合理的问题上。几十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贡献往往是有目共睹的,水平高低完全能够以实际科技成果来评判,所以院士的存在就是给那些领域内创造出巨大价值和卓越贡献的学者的至高荣誉。
往前追溯,例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让中国终于拥有硬核武器和对抗底气,同时享有两院院士称号当之无愧;再比如今天,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的行业巨擎,他们实实在在为国家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当选院士实至名归,从业内同行到普通百姓都是心服口服。
而人文社科领域就存在不少认同”方面的障碍
严格来讲,哲学社科发源于西方,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社科体系还不尽成熟完善,仍处于探索规范阶段,甚至难以称得上“科学”。因此当研究还未“科学”,相关学者难以被客观评定,也就难以构建院士制度。
其次,文科的评价标准本身就相当复杂。一般来说,自然科学领域的院士,其社会声誉和学术水平高度匹配,文科则不然。很多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并不一定在学术造诣上服众,而做学问特别突出的往往知名度和影响力又不高。这样的割裂就造成尴尬局面。此外,由于文科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理论和思辨为主,同行评议过程中本身就是“各执己见”,难以达成共识
不过,院士称号上的缺失,并不代表文科就没有对应最高水准的地位和待遇。
03
相当于院士的“资深教授”
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并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06年开始,便设置了“学部委员”制度,这是社科院内部终身荣誉,授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精英群体。虽然学部委员只是领域内的协调者、组织者,而非标准制定者和高水平学者评定者,但实际地位相当于中科院院士。
另外,200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自此以后,国内多所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开始探索“资深教授制度”,在待遇上和地位上充分给予学者认可。
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在全国首开先河,早在2005年左右就开始评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之后,国内一些名校也陆续展开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和一级教授的评选工作。
比如,北京大学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设有“一级教授”和“荣誉一级教授”等等。这些文科业界巨擎,不仅在荣誉上与院士等同,待遇上也是参照“一级教授”标准发放。现在国内头部高校在高层次人次引进时,也会将“文科资深教授”与院士一样高度重视重磅引援!这所顶尖大学,再添“文科院士”!。这本质上都是在努力为文科争取资源和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全民族对工业化、现代化有迫切的现实需求,科学家几乎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口号,塑造了几代人对于自然科学的热情。
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也可以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
(青塔人才提供各大高校科研人才招聘启事,也长期关注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发展等内容,帮助青年学者以更高的视野和更新的思路获得更快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