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哪些古典音乐可以培养绅士风度?

2021
01.11
ArTianist
“绅士风度”不是一天养成的。
文章 / 田艺苗 图 / 网络
编辑 / 田艺苗的田
人们听不听古典音乐,
世界大概并不会因此不同。
但是,古典音乐对一个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300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古典音乐是最“高大上”的音乐?甚至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让我们来看看音乐史上的那些内外兼修、气质弥漫出银河系的著名“绅士”们,或许可以明白:
“风度”若是长久时,
有时还真在朝朝暮暮。

1、菲利克斯·门德尔松


Mendelssohn: Six Songs, Op.34 - 4.Daniel Hope;Sebastian Knauer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op. 64; Octet for Strings op. 20

颜值、才华和财富不可兼得?——哦,问题是:这怎么会是一个问题?如果你认识门德尔松的话。
音乐史上著名的“富二代”菲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的家族可谓称霸德国,在文化和经济上都登上了耀眼的顶峰。因此,门德尔松从小就穿梭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和大人们探讨各种问题,还与德国文学泰斗歌德成为“忘年之交”,高雅的环境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兴趣非常的广泛,才华过人,无论在文学、音乐、美术还是语言方面都具备很高的天分。
这位“绝世翩翩佳公子”的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使巴赫被遗忘了一百多年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他还顺便发明了指挥棒。

叫我Gentle“门”


2、弗雷德里克·肖邦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Op. 27, No. 2Dinu Lipatti - Chopin: The Complete Recordings

No.12 in F minor Op.70 No.2Dinu Lipatti - Chopin: The Complete Recordings

人们对于古典音乐家的印象大多是从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开始的。
1831年,21岁的肖邦来到巴黎。他俊美的外貌、文质彬彬的举止、优雅的风度深得巴黎贵夫人和名门淑女的喜爱。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傅聪曾说:“他的音乐真是最接近于诗!他的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线条的艺术,有那种化境、自由自在的线条……”

肖邦是很多人心中的古典音乐家“第一形象”


3、约瑟夫·海顿

Haydn : Symphony No.101 In D Major, 'The Clock' : I Adagio - PrestoNikolaus Harnoncourt - Haydn - Symphonies 99 & 101

Haydn : Symphony No.101 In D Major, 'The Clock' : II AndanteNikolaus Harnoncourt - Haydn - Symphonies 99 & 101

不要以为“绅士风度”只是浪漫派音乐家的专利。在埃斯特哈齐担任了三十多年宫廷乐长的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莫扎特的“海顿爸爸”,更是一位情商智商乐商“三高”的绅士。
在观众们附庸风雅去听音乐会却常呼呼大睡时,海顿会用“惊愕交响曲“给他们开个玩笑;当王子想让乐师们离开居住的城堡时,海顿也会写交响曲婉言周旋……性格和蔼忠厚的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他开创了经典的弦乐四重奏写法,结构精巧,句法娴熟,音乐的过渡附属部分皆与主题密切呼应。海顿的秀丽、典雅、明快与均衡如今被看作最纯正的”古典主义“精神。

“白袜子和白衬衣”是宫廷乐长海顿的标配


4、莫利斯·拉威尔

BoleroEugene Ormandy - Eugene Ormandy conducts 20th Century Classics

Jeux d'eau, M. 30Sviatoslav Richter - Sviatoslav Richter Recital - Live at Carnegie Hall, December 26 1960

莫利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是德彪西的好朋友,也常被认为是继德彪西之后的印象派音乐大师。他为人严谨朴素,喜欢穿粗花呢外套,对生活的细节也极为讲究。拉威尔是个玩具迷、技术控。他的客厅里摆满了瓷瓶和各种舶来品古玩,他还是个日本控,收藏了很多日本浮世绘、图画及织物,还有俄国餐具,水晶古龙水瓶,中国唐三彩等。
像德彪西一样,拉威尔青年时代在学院环境中已有追求标新立异的创作构思和不同一般的崭新音响的倾向,他的精神气质的发展受象征派诗人如马拉美等的影响很大。他的音乐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



拉威尔故居的陈设处处体现着他的格调


5、阿图尔·鲁宾斯坦

Nocturne, Op. 15: No. 1, in F Major "Nocturne No. 4"Arthur Rubinstein - Chopin : Nocturnes I, No 1 to 10 (1936 - 1937)

Nocturne, Op. 27: No. 1, in C-Sharp Minor "Nocturne No. 7"Arthur Rubinstein - Chopin : Nocturnes I, No 1 to 10 (1936 - 1937)

除了作曲家们,演奏家们的绅士风度也不遑多让——比如以演奏肖邦音乐著称的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
鲁宾斯坦有着和肖邦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若要指出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演奏有何特出之处,那就是鲁氏对其独特品味的自傲之气、对风格的自信满满、以及注重整体而非零碎小节的作风。
但鲁宾斯坦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还有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改编的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重要的二十世纪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
鲁宾斯坦也许是“最具有绅士风度”的钢琴家
6、本杰明·桑德尔
本杰明·桑德尔(Benjamin Zander)是波士顿爱乐乐团著名指挥。他曾经在TED上发表过一个著名的演讲,叫《古典音乐的魅力》(也译作:古典音乐与闪光的眼睛)。
风度翩翩的桑德尔在演讲中以身说法,用普通人如何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故事带领大家进入到古典音乐的世界,并阐述了作为一位指挥家的心声:“我意识到了,我的任务就是发觉别人的潜力。当然,我想知道我有没有做到这点。你知道我怎么发现吗?我看他们的眼睛。如果他们的眼睛闪光,你就知道你做到了。”
有观众说:“听后觉得以后一定经常要去听古典音乐啊,这个演讲的效果太成功了!因为他真的是用生命在演讲,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音乐人,演讲的时候谈吐自如,讲的就是他内心的声音,自然会感染听众。”
“人人都热爱古典音乐,只是不知道罢了。”
你心目中最具绅士风度的古典音乐家是哪位呢?

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红、李健等众多明星公认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 共150节音频课程,每节约10分钟。
田老师将站在听众的角度去品鉴,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而是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大量相关知识,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心教授,生动地通过150节课,带你欣赏150首世界经典名曲,一步一步将你领进“古典音乐”的门来。
韩红
著名音乐人
我是一个古典音乐迷,也非常喜欢试着去创作一些古典音乐,跟着田艺苗听古典,没错的。
李健
著名音乐人
人们对古典音乐的误解来自于不够了解,这样的节目会逐渐消除这种误解。田艺苗让人们知道,很多古典音乐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在今天,依然存在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可能。
谭盾
作曲家、指挥家
古典音乐很难吗?你听田艺苗就知道真谛了。我非常欣赏田艺苗的评论,无论她的论文、谈吐,还是她的广播节目。
汪涵
著名节目主持人
古典音乐最初源自于宗教,所以跟着田艺苗老师的脚步,用心聆听,循声而去,我们或许可以溜进上帝的后花园。
吴晓波
财经作家
田艺苗让我们觉得,经典的圣殿是可以走近的。
姚晨
著名演员
听古典音乐并不难,让我们一起,跟着田艺苗轻松地聆听古典音乐吧。
欧阳娜娜
大提琴演奏家
田艺苗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感的人,会作曲的人心中都很有力量。
演奏巴赫的田老师
在《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的课程中,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跟大家讲解何为古典音乐,以及如何鉴赏。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感、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
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师口中,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他们的声音、脾气,能透过门缝,呈现在你眼前,而这就是她独特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