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分酒器”为啥还要用美玉制作?背后竟然有这么悠久的文化历史!

来新疆旅游,在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馆门口,都会看到一只精致的小壶,作用就是餐前洗手。其实少数民族在古代就已经非常重视饭前洗手的礼仪,民间非常不起眼常见的动作,在和田玉的历史上也有灿烂的文明故事,今天和玉大叔就来带大家了解一种非常少见,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和田玉器皿。

,这个字您见过吗?知道它是怎么读吗?可不是读“Ye”,而是读“Yi”,二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描述非常明了:“奉匜沃盥”四字而已;《礼仪·公食大夫礼》有曰:“小臣具盘匜,在东堂下。”于清代重修订的《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解释的:“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聲。移尔切”。

可能有不少朋友对古文不是很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洗手洗脸时用来浇水的器具,这样的一个“专用水壶”缘何能用玉石这样奢侈的材料去做呢?下面听大叔讲讲它的历史渊源。

器皿虽小,大部分都是用青铜和贵重的玉石制作,如此精美的纹样显然不是普通人家能使用的,为了为了体现皇家的尊贵,早期匜多为青铜制,国家一级文物“朕匜”于1975年2月陕西岐山董家村一号青铜器窑藏出土,表面篆刻着中国最早诉讼文书,历史价值巨大。直到汉代出现了用玉石制作的,玉匜前有流,后有鋬(音:Pàn,即柄),这样修长的设计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匜大多底部带足,可谓是造型十分的考究,鉴赏价值十足。

为什么这样一件小器物却要制作如此精美呢,这与古代皇家对“礼天”的重视有关。在古代无论是大型的祭祀活动,还是君王的大型宴席,人们都有净手的习惯,“奉匜沃盥”其实是源于周朝的习俗,那时人们参加祭祀前必须要净手,以示对神灵的尊敬。步骤规定也非常繁琐,根据《礼记》的记载是要由年轻的奴隶跪着捧盘,年长的奴隶捧着匜浇水,最后还有专人奉上擦手巾,想想这个场景,洗手的时候有人浇水,有人撑盘,有人递毛巾,如此麻烦合起来才能称为“沃盥之礼”,当然表达了古代主人的尊敬。

不过这种繁复的礼仪在战国之后就基本被废除了,匜也改变了它的用途,元末大学者叶子奇在《草木子》中曾经这样描述了筵席的流程:“筵席则排桌,五蔬,五果,五按酒。置壶瓶、台盏、马盂于别桌,于两楹之间”。其中的“马盂”就是“匜”的延续,主要的作用是乘酒器。当然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见到这种古老器皿的样子——您参加的各个宴席上所看到的分酒器,是不是就是“匜”的简化造型呢?

玉雕的器皿在当代,往往代表着工艺之美的结晶。称为精美摆件已经失去了它实际的社会用途,不过和田玉原本就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采用美玉制作的器皿是一种尊古延续文化,对于收藏它的人来说,了解其中的艺术性非常重要,小小的一个“匜”,代表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延续。在品玉之时,如果您偶遇这样经典的题材,也不要忘记今天大叔的玉石文化科普哦!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