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老头儿
老头儿今年九十八了,银髯飘飘,脑袋锃亮,像极了年画里老寿星的模样。虽然二百多斤的体重,但是走起路来没有丝毫的迟缓笨拙,反而让人感觉虎虎生风。这可能和老头儿年轻时候练过武有关,就是现在,无论刮风下雨,老头儿每天都要坚持在自家的院子里耍上半小时的大刀,那大刀舞得,密不透风,水泼不进。不但如此,每天黄昏时分,老头儿还要步行到离家十几里路的骆马湖里去游泳,一小时雷打不动。看过老头儿游泳的人说,这老头儿,游泳速度实在是快,就看到一大团白花花的肉块子扑腾扑腾的向前跑,不一会儿就蹿出去好远。
老头儿不是普通人,小时候为了能吃口饱饭,曾经出家做过和尚。后来参加革命,长征路上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八年抗战里打过鬼子,还参加过解放战争。战功赫赫也许谈不上,然而身上的伤疤和身体里的弹片却记录着他的不平凡。大抵也正是因为如此,建国后,尽管老头儿不识多少字儿,却还是做了地委领导,直到离休。但是现在,他说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儿,心情好的时候喝几杯老酒,看不惯啥事情的时候也是要骂娘的。
按国家规定,老头儿每年有到疗养院度假的机会,但是老头儿不要。每换一届市领导,老头儿都要去拜访人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求把参加疗养的费用折换成现金给他。所以常常是他前脚走了,后脚那个负责接待他的领导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老头儿,真抠!
老头儿是真抠。按理说,他和老伴都是老革命,以他们生活的节俭程度,一个人的退休工资他们老两口都花不完,但是老头儿对于钱始终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儿孙们回家看望他给他买衣服买吃的,他就恼火,说你们以后再来,把买东西的钱省下来直接给我,我不缺吃也不缺穿,就是缺钱。儿孙们虽然笑话他,但是也都依了他,毕竟他和老伴儿都是家里的活宝。这还不算什么,家族中或者和乡里乡亲遇到啥人情来往,老头儿便要求六个儿子每家派个代表来开会,说要去出礼了,你们每家拿点儿钱出来,得凑够我的礼金啊。结果这家给点儿那家给点儿,到最后礼金出去了,老头儿手里还多了些积余,他便乐滋滋的收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无所谓,反正谁也不差那点儿钱。但随着家里人口日益壮大,再加上难免会有闲得无聊的人在里面挑拨,说闲话的渐渐也就多了起来。有人便说这老头儿也实在是太过分了,就这么一点钱也舍不得往外掏,真搞不懂他留着那些钱好干啥。有一回不知道谁说这话的时候碰巧被老头儿听到,叫他当场骂了个狗血淋头。末了说:我的钱,有我的用场,你们谁都别想!
其实也没谁真的惦记着他的钱,老头儿自己没啥文化,但是子孙后代们却都争气,读书的读书,经商的经商,从政的从政。各自家里都富足,谁还算计他们那些钱?但大家就是奇怪,不知道这个抠老头儿究竟留着那么多钱是啥用场。
有一回,老头儿家收到一封来自贵州大山的信,地址没错,收件人写的是老头儿的名字。那天老头儿恰好不在家,接信的是他一个上中学的小孙子,老头儿的孙子跟家里人说,大家都觉得奇怪,因为从来就没有听到老头儿提过在贵州还有亲戚朋友。小孙子好奇心重,就擅自把信给拆开看了,不想意外发现了老头儿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老头儿居然用自己积攒的钱在贵州办了所希望小学,每年不但要负责教师们的工资,还要资助那些极度贫困的孩子,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上大学,直到孩子完全独立。这封信,就是汇报学校又有哪些孩子顺利上中学,哪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正为上中学发愁的。小孙子把这事儿跟其他人一说,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抠老头儿,其实真没那么抠门儿。当然,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说老爷子一生为官清廉,持家有道,捐资希望小学更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反对的人则说,老爷子离大山那么远,究竟是不是被骗了呢?那钱打过去真的就都用到学校建设老师工资学生上学上面去了吗?谁都不知道。大家莫衷一是。但是信里说的一段话却让每个人都很感兴趣,对方说:老先生您对咱们情深意重,就算是报恩,这十多年的时间,恩也报完了。现在您年事已高,如果感觉负担沉重,就不要再勉强支撑了。一大家人对于老头儿为啥声称是报恩,都很好奇。
老头儿见众人都知道了,干脆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开了个隆重的家庭会议。会议上,老头儿说,我老头子小时候为了吃饱饭被你们老祖宗送去当了庙里的小和尚,可是兵荒马乱,和尚也吃不饱。后来听说当兵能吃饱饭,我就参加了革命,长征的时候,我老头子还是个十来岁的娃娃,饿的全身浮肿,差点儿就病死在路上,是贵州大山里的老百姓收留了我,喂我吃的,又采草药给我治病。病好了,才让村里的两个成年汉子送我归队。没有他们,我老头子一条命就没了,没有我老头子,你们还不知道在哪条投胎路上歇着呢。所以你们支持也罢,反对也罢,我老头子做了决定,就不会改变。人行好事,莫问前程。你计较的多了,失去的也就多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谁都不许往外说,我老头子不是为名为利,不想让别人知道。
这么一来,反对的人也纷纷表示支持了。但是大家说,老爷子您那退休金就留着给您和老太太养老吧,捐助的事儿就交给我们了。老头儿乐了,说,那你们不得说我更抠了?一大家子全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