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画外 ——写在老村画展开幕之际
我有言在先,我不懂书画,主办者非让我说两句,说两句也只会是隔靴搔痒门外乱弹。面对众多名家方家大家,我只能不揣浅陋献丑了。创作者有一句术语:“功夫在诗外”,我套用之,功夫在画外。我联想起王冕的一个趣闻逸事;王冕从小是个放牛郞,与牛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后来绘画成为一代名家,看家本事就是画牛。如同徐悲鸿以马传世,黄胄因驴闻名。王冕的晚年,有个年青人向他学画,学了几年,仍画不好一头牛。年青人心中暗自嘀咕:师傅是不是留着一手?自己没有得到真传。年青人一天问王冕,为什么我看你画牛那么轻松,随笔拈来寥寥几笔,浓墨淡彩总传神。而我左改右改,画几天也画不出如你笔下的牛的神韵。王冕笑笑:表面看你的牛是画了几天,我只是一晌午,可你不知道,你不过学了才几年,而我对牛的观察积了几十年。
苞丁解牛是因为洞察了牛的肌理脉络。老村之画,纸上得来非为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老村,原名蔡通海,陕西渭北澄城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木匠世家。他小时候对雕花和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父亲给乡亲们打了家俱割下棺材,他就在上面涂抹装饰画。他是童子功。老村的人生中,屡遭挫折,饱尝世态炎凉,他的坎坷经历使他对贫苦的底层民众怀有深切的同情。老村说:“用手写作者为下,用脑写作者中下,用心写作者为中,用智慧写作者为中上,用生命和血泪写作者为至上。”遍观今世写作者,几人敢以生命履践?老村说:“夜起坐思,悟得一语:苦难即吾师。”苦难是成功的磨刀石。生存的艰难成为老村的人生财富,从笔底活水源头般喷涌而出。
绘画不是仅仅驻足于模仿事物和人物的外部形象,而是凭直观直觉,在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内心情感。英国作家毛姆有一部传世名著《月亮和六便士》,描述了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人生经历和绘画生平。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舍弃城市文明,来到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与土著民众朝夕相处呼吐与共,创作出许多惊艳后世的绚烂多彩画幅。毛姆笔下的高更,深刻地表现出个性、天才与生存现状之间的矛盾。老村的画展题名《求诸于野》,匠心独具寓意深幽。老村身居繁华京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这是一座活地狱,……即便是粉黛如春,又能遮掩得了分毫?”老村着墨的文字、画面,从不涉及宏大叙事,而是远离红尘的喧嚣,“深感黄土地农民有巨大的苦难要讲述”。他的画面是自然山水,乡野村夫,落魄文人,一个小孩一条狗,纸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闪现着故乡的影子,正如同他的名字老村,炊烟飘袅的村落已经深深镌烙在他脑子的荧光屏。青海度过的16个春秋,成为深埋于情感和血脉中的东西。从水管中流出的自然是水,从血管中喷涌的无疑是血和生命。
高更与凡高、塞尚,被后世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巨匠。高更认为,画家的画面是“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源于直觉的美和经过模仿的另一类美,两者结合,加上必要的修饰,就能产生伟大而又非常复杂的多样性。”老村在谈到自己的画时说过:“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一个小说家,一定更关注人的状态和精神气质,可是我更关注山水。”这种空间感很重要,这是一种天然的状态,一种拙朴的气质,一种大智若愚、大气不雕的生命形态。老村笔下的人物,“衣冠简朴古风存”,你久久地凝视老村的画,你会听到一声叹息,见识几许倔犟,体会自尊孤傲,感受洒脱通透。那其间的气息,无不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流转;你会惊觉画中人,正从远古向你走来,正从乡野向你走来,走近你的身旁,走进你的魂灵。老村由文字到绘画,这种跨界这种两栖,文墨相通心有灵犀,形成老村的独特优势。老村说:“作家和画家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表现灵性上的东西。”老村的水墨画质朴醇厚,真诚大气。似乎平淡的画面,呈现出不易察觉的刻骨哀愁。也许是对严酷现实的无奈,也许是对生存境遇的逃避?这种混然天成水乳交融,与其说是绘画技巧,不如说是人性折射。在喧嚣浮躁的当下社会境遇中,读老村的绘画,那种对自然生命的独特感受,以及思索人生的深度厚度,能令人回到久违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纯粹之美。
有人评价老村的画:“不是酒吧里的白兰地,令人产生虚无缥缈的优美幻觉;他的画是一坛尘封多年的老酒,在貌似平淡无奇中,品出历史的厚重与回归魂灵的牵引。”有人评价老村的画:“好比沙发,可坐,可倚,可卧;好比栏杆,可凭,可眺,可思。”……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何须我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在此喋喋不休。大家已经来到了画展,百闻不如一见。美图要自己品鉴,美景要设身处地,老村先生的作品是耐看的,画面里流溢着静淑之气,隐藏着典雅的灵魂。你身临其境,自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陈为人简介:祖籍上海。山西太原为第二故乡。当过木匠,干过铸工;曾任太原工人文化宫主任,在文化宫任职期间,搞过一些领风气之先的文化活动;担任山西作家协会、山西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两会秘书长期间,艰难地尝试走出一条“以文养文”之路;曾担任山西省青联常委,太原市青联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社会职务;第五届山西省人大代表。现任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2001年五十一岁提前退休,开始全身心致力于创作,出版有人物传记类:《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马烽无剌——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让思想冲破牢笼——胡正晚年的超越与局限》、《最是文人不自由——周宗奇叛逆性格写真》、《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兼爱者——墨子传》、《特立独行话赵瑜》、《柳宗元传》;散文随笔类:《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太行山记忆之石库天书》、《中国历代改革家的命运与反思》、《弦断有谁听——世界文豪自杀档案》、《红星照耀文坛——苏维埃八位文化人的命运》、《地标的文明足迹——西欧行》、《话说红颜》、《歪批诸子》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