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孝,是一种行动
孝,是一种行动
母亲离开已经三年了,可我对母亲的怀念确始终没有停歇过。
在外上班的人,很少有时间能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但心里又始终牵挂着父母,这是许多在外打拼的游子共同的感受。如何孝敬父母?我的理解:孝,很简单,就是一种行动。这些年来,无论怎么忙,我都会抽出时间,每年把父母接到我那里,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天,一来尽些孝心,二来让父母感受一下儿子在外创业的成果。我很享受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因为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也能体会到,父母和我们在一起时那种满足和幸福。
成家以后,我最初住在政府大院的一间宿舍。那时,因为没有公房,所以就因陋就简,把宿舍当做了婚房。宿舍的面积不大,只有六、七平米,但经过我的改造,做饭、住宿功能齐全,也算是不错。母亲第一次到我那里是妻子生小孩的时候来探望,母亲、妻子和孩子,一起住在那个大床上,我则在办公室里搭个简易床休息。妻子和母亲相处的不错,母亲除了做饭,打水,帮助洗衣服外,也照顾一下妻子。母亲住了十几天,虽然条件差些,可是很高兴,我的心里也非常踏实,加上孩子的到来,感到别样的幸福。
后来,妻子单位分了房,我们搬到了学校居住,也算是有了真正意义的住房——两间平房。母亲那时来过几次,孩子已经长大了,母亲来的时候,孩子十分高兴,每天都和奶奶黏在一起,母亲照例做些家务,分担一些我们的忙碌,下班后我们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能够为自己的儿子做些事情,母亲感到也很快乐。我是家里的老小,每当母亲和别人聊天时,都说我们很孝顺,能够和我们在一起也很幸福,只是家里面还有一摊子事情惦记着,放心不下,因此,每次也是小住几天,便又匆匆赶回去。
之后,因为工作调动,我们又搬到了承德。当时没有公房,我们暂时在离宫附近租了一处一间半民房居住。那个阶段,也是我们居住最艰苦的时候,取暖要自己生炉子,吃水必须到公共的水井去提,由于自来水井年久失修,流速非常缓慢,接一次水,不仅需要排队,还要等很长时间,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取水实在是很辛苦。那时,母亲来过两次,看到我们居住条件是那样艰苦,第一次埋怨了我们,说我们不在县城里享福,非要到承德来受苦。我知道,母亲不理解我们的调动,也是在心疼我们。调动是工作需要,也是为孩子的将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母亲嘴上有些埋怨,但依然如往常一样帮助料理家务。母亲照例是和妻子、孩子住在一个大床,我还是临时搭个床铺休息。
我们在租住的平房居住了两年时间,后来贷款买了房,考虑将来家里来人居住方便,特意买了三室的,面积大了,条件改善了很多。住到楼房后不久,我便把父母接到了新家。再次来到新家后,母亲心情好了很多,不再埋怨了。为了能够让父母经常来承德,每年我都事先给他们办好离宫年票,周末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到离宫游玩。看到离宫优美的环境,父母很高兴,常说这是借儿子和儿媳的光了。能够让父母亲享受我们努力的成果,则是我最大的快乐。因为有了房子,我们便能经常把父母接到承德,感受和父母团聚的同时,也让我的孝心得到延伸。
又过几年,还是工作调动,我们又举家搬到了怀柔,并且在怀柔买了房。买房的第一年,我便把母亲接到了新家过年(那时父亲已经走了)。以后,每年我都要把母亲接到我这里,让母亲和我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直到母亲有病不能动为止。那时,我们工作很忙,我还要两地奔波,确实有些困难,但我没有懈怠,哪怕只有三两天空闲时间,我都要把母亲接过来,仿佛那样,我的心里才踏实,倘若有一段时间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便有一种莫名的歉疚感。
母亲最后一次来怀柔时,我带母亲去北京看病,看完病以后,我要带母亲到天安门看看,母亲说腿脚不好,不想去,我坚持一定要去。我知道母亲心里一直都想去天安门看看,但始终未能如愿,所以这次我坚持一定要去。我们打出租、坐地铁,经过辗转到了天安门。我几乎是全程搀扶着母亲上了天安门城楼,看到天安门雄伟壮观场景,母亲非常高兴,说:“这次算是看到真的了”,以往母亲都是在电视上看天安门。看到母亲高兴的神态,我的心里由衷喜悦。可惜的是,那也是母亲最后一次来北京。
孝,是一种行动。我很庆幸有这样的认知,并始终如一对待自己的父母。我觉得,没有比孝敬父母让我更开心的事了。孩提时候,父母总是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留给子女,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人了,有能力让老人家享福了,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的吝啬和懈怠,不应该为自己的不做而寻找任何理由。母亲虽然上了年纪,有些唠叨,但是,每天下班回来后,能够和母亲一起吃顿饭,唠唠家常,听听母亲唠叨的话语,我便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没有什么大志,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唯独在孝敬父母方面,我从不含糊,也没有任何懈怠。人的一生,有很多诱惑,尤其是名利,很多人一辈子在追逐,在奋争,把“忙”做为不做的理由。其实我觉得,孝,很简单,就是一种行动,只要是你把孝放在应有的位置,无论你有多忙,有如何的困难,你都能够克服,都有孝的机会。父母是最宽容的,从来都不会因子女的贫穷而抱怨,也不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为难自己的子女,做为子女,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孝的责任承担起来。我最不愿意听的一句话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空想和等待。
很庆幸,我这样做了,没有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
插图/网络
简介
范景来,现居北京,本科学历,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乐趣。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