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 犹记高考那一年
近日,总是听到有人说:如果不是当年高考,我会怎样怎样。虽是老生常谈,却也直逼人心。
曾经的那些年,高考是我以及那些像我一样的农村学子摆脱贫困,跳入龙门,走向新生活的最好的起点。
我是在古城的新华中路读完了三年的高中,踏踏实实,却又成绩平平。
眼见着,城区里的女生不是花枝招展,就是聪明伶俐,而我总是默默无闻,从不显山露水。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吧,班级前30名好像三年的考试里从来与我无缘,那种因来自农村又不能名列前茅,而衍生出的自卑感很是强烈,便老是生活在恐慌里。
懵懵懂懂的第一个高考后,我连个专科都上不了!
暑期,经亲人绍介去了市区的一家小餐馆打工,也算第一次品尝了世间冷暖,低头弓腰地给人说好话。期间,我的两位好友找到了我的家里,劝说我父亲要我复读,我还有些纠结。
但秋期一开学,我就整理了铺盖和书籍,果断选择了复读。那时,我只有一个愿望:无论如何,不能够对不起以前的自己。我只是换了一所高中,走入了紧张而苦难,也稍有甜蜜的高四生涯。
彼时的我,并不是一个开朗的女生,甚至于很是小气。有问题,羞于说。有情绪,闷心里。有想法,委屈着。有欢喜,很清浅。
我所复读的地方,是有名的市一高中。不过,跟正规的一高学生相比,我们这些来自于不同学校的复读生,是被学校集中于校东南角的一隅,没多大的一个地儿,文科两个班,理科四个班。就几间教室,和一个食堂。
不过,教室虽简陋和破旧了些,却是有一池荷塘,一座凉亭,和一进庭院。不仅如此,它还紧挨着古城墙。站在教室前,一抬眼,是郁郁葱葱又说不清名目的花草树木。你知道,它就是现今修葺一新而迎送八方宾客的【花洲书院】所在之地。今天想来,能求学于此,我还是很幸运的。
秋季入学后,我们都一直在赶课,时间被合理地划分给各个学科,及各任课老师。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去厕所,其他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而我们的老师们似乎比我们更加地注重狠抓时间,不容许我们有半点儿马虎和浪费的表现。否则,就会依据惯例给与警示和不同程度的处罚。他们时不时地挤时间来加强对我们的思想教育,要我们时常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要我们选出自己的座右铭张贴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来,甚至于要我们把学习目标公示在黑板旁边儿不常用的空白地儿!
三点一线,体育课基本不上,音乐课想都别想,神经过敏,有苦难言,这就是复读,水深火热的复读啊!
偶尔,心情不佳,想请个假放松一下,想到自己又搭了一年的大好青春在这里,老同学或是老朋友都在大学里潇洒了,真真是辛苦又心酸,还是不出去了,努力吧!
好再,每周的周日下午是洗刷的时间,我会悄悄地回趟家,享受一下父母的温情,积蓄点儿继续作战的力量。
说实话,我们复习班教师的配备还是相当不错的,我的班主任兼英语教师孙老师在全市是有名的教学骨干,他教学思路清晰,教法灵活,不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写作教学,都很有一套。记得他课前五分钟的freely talk,深受同学们欢迎。我因而对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我后来报考英语专业,从事英语教学还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中复读班的考试,是家常便饭。我年少时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有支气管炎的毛病,过分的心理紧张会导致我不停地咳嗽,还有瞬时性血压降低。有一次考试中,先是剧烈地干咳,之后眼前一黑,差点儿栽倒。是有同学看到,立马扶住了我,才没有发生意外的。那以后,一有考试,我就提前磕了两支葡萄糖喝下去,来缓解压力,还挺管用的。
也有过小确幸,邻桌的一美术生阳对我很是关心,帮我倒过茶打过饭,感激过,又想想自己的处境,不得已拒绝了他的好!
每每晚自习下课,回到宿舍,精疲力尽,回顾白天的学习内容和同学情谊,难免泪水汪汪的。时常有同学挑灯夜战,我很是心疼。我不想再熬夜,真的,只想好好地梦一场,哭一场,醉一场。
来年春天,课结束后的的综合训练阶段,老师们更是魔鬼般地施压,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也有聪明的同学,可以有张有弛地学习和生活,依然名列前茅。我羡慕,却没有办法,只好“笨鸟先飞”!
也许,只有考试前的自由复习阶段,我是快乐的。一个人,或是三两人,夹了历史或是地理课本,爬上那满目仓翠的城墙,树荫下不紧不慢地诵读,也互相提问。少了老师的无休止的絮叨,少了模拟考试的痛苦,少了残酷的心理压力,惬意无比。
“黑色”的七月终究是来了,那年的七月八号,天下起了大雨。而雨水洗刷过的天空真的好美,雨过天晴也就不远了!
高考结束,我处理掉所有的课本,资料,习题本,很是痛快,我想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是的,如果不是高考,我将会是在哪里?
淌过了汗水和泪水的青春,总是会闪烁着光芒。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江燕, May,70后,河南邓州人,英语教师,个人公号【湍河故事】,工作之余,喜欢手机拍,跑步,旅行,也用文字涂抹心情,小有梦想,偶有文字见诸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