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诗苑||一枝独秀(74)田昌令(清江野老):农家二十四节气

作者简介

  田昌令(田土,清江野老),湖北长阳人。大专毕业,公务员退休。自2002年开始习作诗词,作品曾在《中华诗词》等多家媒体发表。多年来,致力于竹枝词的创作和研究,提出“风味”是竹枝词区别于七绝的重要特性;勇于探索诗词与民歌相结合的路子,移植当地长期流传的“五句子”民歌,首创诗词新体“五句谣”。在诗词创作中,主张今声新韵,提倡语浅意深。著有《新唱竹枝》、《五句新谣》和《十年一茧》。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长阳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长阳诗苑》执行主编。

农家二十四节气

★ 田昌令(清江野老)

立 春

寒冬残未尽,时序已重开。

渺渺东风影,盈盈农父怀。

祈天纷降雨,欣菜渐抽薹。

欲唤溪山醒,鞭牛动九垓。

雨 水

日渐融冰雪,东风吹暖云。

千山醒寒梦,万木待甘霖。

春信传原野,墒情问草根。

天存怜物趣,时可降纷纷。

惊 蛰

新阳行大地,生物沐春晖。

歌啭莺求偶,苗青麦待肥。

时需降新雨,何必肆空雷。

天道酬幽远,无声亦有威。

春 分

乾坤匀昼夜,南北共炎凉。

柳舞迎归燕,桃红邀众芳。

出游闲客乐,栽种老农忙。

祭日官家事,我求田莫荒。

清 明

暖风催雪断,疏雨斗黄沙。

人叹春光老,我怜农事嘉。

开园趁晴日,抢市采新茶。

路遇踏青客,欲邀无空暇。

谷 雨

雨含怜谷意,风带牡丹香。

春日何其贵,农家不胜忙。

阴晴听预报,冷暖问新秧。

耕种年年似,与天谋稻粱。

立 夏

春去山盈秀,夏忙禾正青。

晨兴邀燕舞,夜寐梦蛙鸣。

莨莠除宜早,病虫防未形。

尤怜灌浆麦,近穗问收成。

小 满

田满江河满,晴晨雾若纱。

磨镰收菜籽,挥汗点芝麻。

此料犹含苦,为脂堪咀华。

盘中油似水,滋润小康家。

芒 种

黄梅犹待雨,庄户夏争时。

小麦收须快,红苕栽勿迟。

来车问粮价,出手换农资。

此季盈亏否,忙中尚未思。

夏 至

榴花红似火,绿树透蝉鸣。

昼夜争长短,田园染翠青。

观禾虽渐老,事稼岂能停。

屈指收成日,知需多少庚。

小 暑

因暑蟋声近,趋凉鹰翅高。

何堪天上火,应恤垄中苗。

雷雨若能惠,禾田时可浇。

农夫盼收获,蒸溽岂辞劳。

大 暑

伏来蝉鼓噪,草木斗高温。

山色深迷犬,稻香浓醉人。

巡田雨方过,挥汗日西沉。

带倦归来晚,流萤已满村。

立 秋

盈虚自循道,节易气当随。

朱雀迎炎日,苍山余虎威。

丰稔犹相望,农时仍莫违。

夜凉宜薯稻,久旱稼人悲。

处 暑

清风去残暑,阵雨润新凉。

夏逝山犹黛,秋临谷渐黄。

未收先问市,待价早添仓。

若道我无义,向谁赊小康?

白 露

大地风光老,天凉五夜初。

归南燕趋暖,怜草气凝珠。

候物优堪羡,农人叹莫如。

秋来收复种,何日废镰锄?

秋 分

时无寒与暑,昼夜等分秋。

草木失浓绿,溪泉呈细流。

新棉须快采,旧茬勿迟收。

丹桂香飘日,农家事正稠。

寒 露

玉露风中冷,天高雁字迁。

山川多寂寞,稼穑少清闲。

趁暖收苕种,赶墒犁麦田。

明年早规划,莫待劝农官。

霜 降

劲风凋野树,菊蕊绽东篱。

冬麦正飞种,秋蔬仍待畦。

存心探行市,掐指算霜期。

天若遂人愿,冻前逢转机。

立 冬

暖去南山外,寒来西北风。

霜欺柿枝瘦,日逗椪柑红。

市远愁销路,价低伤果农。

一年亏老本,家计数年空。

小 雪

冬临雪将至,庄户境如何?

盘点心尤冷,收支余未多。

无由怨风雨,茹苦叹蹉跎。

道是消闲日,难闻击壤歌。

大 雪

雪是丰年兆,耕桑信不虚。

雰霏呈梦幻,清冽养膏腴。

莫待春风影,早施冬麦区。

心随飞絮舞,犹可慰劳劬。

冬 至

冷云天际起,风卷向深冬。

日远寒犹甚,夜长霜更浓。

园田保鲜菜,朝暮理温棚。

节享盘中绿,可思浇灌功?

小 寒

节气临三九,潮来不胜寒。

冰凝天若近,雪覆地犹宽。

水利连阡陌,冬修未等闲。

奈何皆父老,汗不热山川。

大 寒

节气匆匆过,转头将满轮。

北坡虽冻雪,南亩已挨春。

乱岁除坟草,腊肥追麦根。

来年问谁苦,还是务农人。

(本页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说明

  这组《农家二十四节气》是多年前的旧作,近期为应某自媒体平台专题征稿重新整理。投稿后,旋即被定为“入围作品”展示出来。一看展示网页,文字编排极不规范,页面外观十分别扭,于是,强烈要求撤回了稿件。既然已经整理,索性借《清江诗苑》翻晒一下!

我知道您也在看,请点在看

————————

一枝独秀 精彩回放

(点击序号即可浏览)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17)(18)(19)(20)

(21)(22)(23)(24)

(25)(26)(27)(28)

(29)(30)(31)(32)

(33)(34)(35)(36)

(37)(38)(39)(40)

(41)(42)(43)(44)

(45)(46)(47)(48)

(49)(50)(51)(52)

(53)(54)(55)(56)

(57)(58)(59)(60)

(61)(62)(63)(64)

(65)(66)(67)(68)

(69)(70)(71)(72)

(73)

————————

关注清江诗苑

触摸诗意清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