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电梯过方案!没有精准表达,你怎么行?

30秒搞定一个客户?天方夜谭吧……

即便手中有一沓厚实的文案,即便心中对文案如数家珍,但是,30秒的时间限制足够考验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不能做到精准表达,是成败关键!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有一个著名的“30秒电梯理论”,它要求每一个公司业务人员,都具备在30秒内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当然,事出有因,源于麦肯锡公司一次惨痛的教训。

有一回,麦肯锡公司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在咨询结束之际,公司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遇到了对方的董事长。董事长问:“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

结果,该项目负责人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无法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述,因此也没有办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时间内把结果说清楚。最后,麦肯锡失去了这个重要的大客户。

经历过这个事件,从此麦肯锡公司要求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凡事归纳在三条以内。由此,也成为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又被称为“电梯演讲”。

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99%的人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都听到过这句话,并受其困扰,甚至抱怨对方无法与自己的思想同频。

但事实上,我们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要被对方接受的前提是:”我,把话讲清楚了吗?“换句话说,也就是——

我做到了”精准表达“了吗?

麦肯锡通过30秒电梯演讲要求,其实培养的就是员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训练员工掌握精准表达的技巧。那么,该如何做到精准表达呢?如何精准get到对方的想法,并让对方get到自己的要义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精准表达》一书中找到答案。

《精准表达》作者是日本作家高田贵久,他在此书中深刻解剖了语言表达能力这件事。作者高田贵久,是一名职业咨询顾问,曾在Arthur D.Little和BCGdeng之名的咨询公司工作多年,现为Precena Strategic Partners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在工作中,高田贵久提交过无数的方案,也熟知让方案快速得到认可的技巧。他在接触了众多案例后,得出:很多时候,“不善表达”并不是让你在提交方案时张口结舌的原因,“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讲些什么”才是无法顺利表达的关键。

鉴于此,作者高田贵久通过一个虚设的商业谈判案例,提出“合理思考”和“准确表达”两个条件在与人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详尽地解说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即逻辑思考能力、验证假说能力、会议设计能力以及制作商务文本能力,以此帮助各个阶层的职场人在不同的场合高效完成工作,达到此书副标题所说的那样: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一、精准表达,让通不过的方案得到通过!

我刚工作的头几年,给领导写工作报告,往往是一股脑儿,洋洋洒洒,一开篇就写得收不住手。第二天,等我把厚厚的文案,郑重交到领导手头,让我郁闷的是,领导往往旁边一放,说:“你来讲讲大概?”又或者是:”你拎一下重点?“那一刻,我就会理屈词穷,讲不出来。而当我对着方案支支吾吾讲解一半的时候,领导又会打断我的话,退回方案,重新修改。

一开始,我对领导的这种做法有一些小小的微词,但真正等我一遍遍按照领导的要求改下去,等到方案最终被确认的那一刻,心中就会涌上特别的兴奋感,之前的付出,都觉得值得!

高田贵久在无数次的实践经验后得出,精准表达的真正价值在于:让通不过的方案得到通过!

就像在虚构的故事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中山先生,好不容易考察接纳了来自咨询公司对”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的提案,满心以为社长能够首肯,然后按部就班开展工作,谁料社长一句“我们公司为什么要专门与咨询公司合作?有更有说服力的方案吗?”直接推翻中山先生前面花下的功课。

努力让通不过的方案得到通过,这才是方案的价值所在。如果随便什么方案都能通过,那么谁都不用辛苦拼搏了。加油啊!”

社长的这番安慰,一语道出真谛!

二、合理思考,成就一份出色方案!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叫做《题西林壁》,其中有一句这么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意思就是明明是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就能够看到不一样的山之造型。这句话常常被拿来用在形容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

的确,在生活当中,介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理解能力不同等等,因此面对同一份方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而一份出色的方案,首先是要成为一份让对方看得懂,并且予以认可的方案。考虑解读者的不同差异背景,因此,方案中的逻辑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有逻辑的语言组织,方能够让这份方案经得起验证推敲。由此,作者高田贵久首先提出了一份方案在思考层面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即逻辑思考能力和验证假说能力。

1、逻辑思考能力

在沟通中,逻辑很容易被忽视,但恰恰又很重要。逻辑包含两种:

一种是“纵向逻辑”,即“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

另一种是“横向逻辑”,即“总分关系“:A包含了B和C。

如果一份方案,对方在解读之后,他的反应是”真的是这样吗?“,那么就说明你的纵向逻辑在因果关系处理中,令对方生疑;而如果对方的反应是”仅仅如此吗?“,则说明对方在你的方案中发现了漏洞,也就是对你的横向逻辑产生疑问,你或许遗漏了重要的事项。

提高逻辑能力,则要求我们在任何形式的”方案“提交中,既要注意纵向逻辑分析,也要注意横向逻辑分析,两者结合统一,形成金字塔式逻辑思考结构,才是一份无懈可击完美的方案。

2、验证假说能力

如果你的文案,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方依然无法接受,不肯认同方案,那么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就是——对方案进行假说验证!

假说验证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

(1)理解目的

(2)把握论点

(3)构建假说

(4)实施验证

(5)提取启发

这个过程,实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它既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需求,也要把握谈话的要点和节奏,并能够引领对方从预设的“假说”进行讨论,然后利用客观收集的证据,一步步让对方信以为真,并能自如地应付对方所提出的疑问,直到达到方案被认可的目的。

在商务合作中,逻辑思考是一项基础的能力,而验证假说,则成为说服对方的重要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三、准确传达,让方案成功着陆!

文案如何从“文字”变成“项目”,还需要走过一个会议的环节。日常工作中,会议成为一件家常便饭的事,我们精心设计的方案只有在需要经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决策后,才能真正被落实,从而执行。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文案要点,则决定了该文案的命运,其中考验的就是两种能力,会议设计能力和制作商务文本能力。

1、会议设计能力

会议设计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一个文案被通过的概率。

《精准表达》作者高田贵久认为,我们时刻要具备“正在开会”的意识,只要有两个人以上聚在一起商讨就应该被重视成为会议。每一个会议,都要把握两个重要因素,即“着陆点”“着陆形式”

所谓的“着陆点”,就是要对会议进行定位,明确在本次会议中,会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最终讨论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从而让会议变得高效、有效。

所谓的“着陆形式”,指的就是会议要设计的风格。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迎合对方的风格,顺着对方的理解方式以及思考模式进行设计的方案更容易被对方认同理解。由此,也决定了我们是做一个“阅读者”还是“倾听者”?做“全局纵观者”还是“连锁把握者”?又或者是“自上而下派”或“自下而上派”。

2、制作商务文本的能力

根据方案,制作成为一个易于被众人理解的商务文本,是我们在任何场合想对方传达思想,有效说服对方的重要工具。

商务文本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一、制作文字信息

二、制作图表

三、制作幻灯片

四、制作资料包

五、资料群

在准备这几项工作过程当中,始终要注意“简练”原则,也就是说,你在商务文本上呈现的文字,是最想传达给对方的“总结性语句”;你要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制作成为有效的图表进行说明;然后把文字和图表有效结合,以幻灯片的形式,一张张解读给对方听。

既有提炼的文字信息,又结合直观的图表,这样一份商务文本就能成为我们在精准表达中的有利武器,帮助方案顺利通过。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提到:“在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如果说天生开朗的性格垫定一个人的表达基础,那么后天的刻意练习,则能帮助我们化茧成蝶进行蜕变。就像30秒的电梯邂逅,你只有拥有了精准表达的能力,才能够在机遇面前,尽情展现自己!

(作者:木青,我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够拥有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