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谁发现的?张伯礼院士讲了一个笑话,值得所有人深思
青蒿素--在1972年初提取的时候,这种可以拯救上万人生命的抗疟药物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梦回70年代,当提起屠呦呦,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问三不知。然而2015年后,这位85岁的科学家名满天下,为众人称道。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提取的青蒿素以及之后的双氢青蒿素,在抗疟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院士张伯礼曾讲过这样一句笑话:“如果不是外国专家调查,恐怕永远都没人知道青蒿素是屠呦呦发明的。”屠呦呦在获得诺奖之前无人知晓;但是在她获得奖项之后,一夜成为世界医药史上的一颗明星。为何屠呦呦前后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1969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接到国家一项特殊而艰难的任务:研究抗疟药。60年代,已经落伍的奎宁成为时代的眼泪,老药的抗药性使得科学家们为寻找新型抗疟药抓破头皮。屠呦呦带领着组员翻阅历代医书,欲从中得出答案。古代人类的智慧果然不可斗量,在经历了摘选、淘汰后,一种不起眼的中药青蒿闯进众多研究人员的视野。
然而,在大家用常见的方法高温提取其中物质时,都未见效果。许多组员沮丧了,屠呦呦一拍桌子,决定再次回归古籍找答案。在她阅读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突然灵光乍现。传统中药都是用热水煎服的方法,但是青蒿却没有提到水煮,仅仅只是“绞”。她受到启发,改变了提取方法,用低温萃取的方法。
屠呦呦决定用常用的低温萃取剂酒精来实验。为了能精准的计算剂量,实验组的人员夜以继日地与这些青蒿和酒精奋斗,酒精挥发出的乙醚使人昏昏欲睡,且伤害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屠呦呦甚至因为长时间呆在实验室而患上了肺炎。在70多次实验过后,青蒿素终于问世!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她在实验室里,一直很高调。组员遇到了问题,她第一个提出;会议上有人出了差错,她从不给别人面子,都是一阵见血的点出来。实验室的组员们更加热爱这位严肃、认真又可爱的老组长,因为她很“直接”,从来不拐弯抹角,从来只对事不对人。她的性格,使得实验室中的项目得已快速进行,组员们与她都十分有默契。在青蒿素研发成功后,屠呦呦并未停下脚步。她紧接着又研究了双氢青蒿素,这种青蒿素的疗效比原先提取的纯度更高、疗效更优。在青蒿素那儿,她永远冲在第一线。
然而在荣誉面前,她却不像这样高调。在表彰大会上,屠呦呦只是简单阐述了实验成果后便退场,领导要给她颁奖她也统统拒绝。因为她认为,这是整个团体的项目,不能她一个人说了算。直到2015年她同时收获名誉时,仍旧保持这样低调的风格。在领取诺奖之后,本来国家为她安排了记者招待会,她却摆摆手,抄小道溜之大吉。她曾说过,领取诺贝尔奖,也只是为了国家荣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何她获得诺奖前寂寂无名?从她低调地处世之道便可看出,她从不以名利作为人生的追求,只在乎求实创新。她将一片冰心全然扑在中医中药事业中,没有分散一丝一毫的精力给那些虚名,所以她才不被人知道、了解。屠呦呦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指的是她不是院士、没有留过学、没有读过博。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无名人士,用自己的坚守与初心划出中国医学史、中国科学史上卓越的一笔。
这样纯粹的科学精神,是许多老一辈身上具备的精神特征。他们为了研究知识与科学,风里来雨里去,几十年如一日,为的不是出人头地,不是日进万金,只是单纯为了热爱的事业。这样不忘初心的思想品质,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