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养生很关键,老中医教你如何自查湿气(附祛湿食谱)
👆不知道自己的体质?
测一下,一分钟教你定制膳食
还有 688元 省中医终身免费舌诊卡等你来领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看精神
湿气明显的朋友常常会感到身体特别困倦,肢体困重乏力,觉得身上有种被包裹着的感觉,让人懒得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重如裹」。

看胃口
湿气重的朋友到该吃饭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

看大便
大便不成形,提示体内有湿。即便大便成形,但大便之后总会有一些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或是刚大便完又想大便,总觉得排不干净,这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

看耳朵头发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表明体内有湿气。

看舌苔
其实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伸出舌头看看,若舌苔白厚带腻,提示体内有湿。若舌苔从白厚带腻转为黄厚带腻,则提示体内有湿热。

不会看舌?无法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
由广东省中医院研发推出的「望舌问膳」,只需拍一下舌苔,15秒就能够获悉你的身体情况,为各位朋友迅速判断自己有无湿气。
在这里还有省中医为你量身打造的适合你的祛湿膳食计划,集齐了养生药膳、汤膳、茶饮、膏方,指导对症施膳,轻轻松松把湿气从身体「踢走」。



中医认为湿性属水,水属于阴,因此湿为阴邪,好耗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
本来长夏季节容易湿邪侵袭,加重了承担运化水湿功能的重要脏腑——脾的负担,从而更容易导致人体内部代谢的不平衡,招致湿留体内而致病。因此「防湿」必须从饮食做起。
下面来给大家推荐两道夏至养生药膳:

荷叶茯苓粥

材料:荷叶1张(鲜荷叶较好,干茶叶也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放入冰糖即可。
作用: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苦瓜黄豆排骨煲

材料:苦瓜300克,黄豆100克,排骨5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