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名砚伴青灯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因其砚石产于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而得名。旧《临沂县志.物产》记载:“砚石,徐公店有产。”《临沂县志.矿业》还记载:“徐公店,县治西北七十五里,产砚石。其形方圆不等,边生细碎石乳,不假人工,天然雅观。”

相传,以此石制砚的第一人是唐代举子徐生。他赴京应试路经沂地时,偶尔发现沟土中有奇型石片,因爱其形色,试磨成砚,携带入京用于考场。徐生得心应手,顺利中榜得官。休官后,因缅怀奇砚,遂迁居得砚之地,以治砚为乐,怡养天年。人们敬其人尊称徐公,村亦渐称为徐公店,砚为徐公砚,后世以此地产徐公砚而闻名。

徐公砚的制作材料徐公石属玄武岩层,是徐公店村独有的矿产资源。其他地方虽有类似砚材,但其外形略显平淡,其内质则更显干硬。评价砚石最基本的标准,苏东坡云:“砚之发墨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得难兼。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古代四大名砚中的端、歙、洮河皆产于河床中,砚石富含水分,因此其砚能哈气温润即湿。徐公石存于玄武岩风化层中,由于风化层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经亿万年的浸泡,因此石材温润,其质可与洮河媲美,可与端歙比肩。

徐公石又是玄武岩风化夹层中独立成块的砚材,经亿万年的风化,形成了参差凹凸状的自然块体。砚材边生细碎石乳和纵横交叉垂直石纹,色泽有茶叶末、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青、桔红等颜色。砚石小者如掌,大者如桌,大小不一,其型各异,绝无雷同,徐公砚以其形态天然当之无愧的被誉为中华第一自然砚。

书法耆老萧劳曾题诗赞曰:“割取赭黄辨石砚,嘉名不属斧柯山。携将沂水徐公砚,俯视端歙伯仲间。严寒砚水不凝冰,紫石红缘皆上乘。唐宋时闻珍此物,吾今磨墨伴青灯。”

徐公砚贵在天然,其雕刻技法也是因材使艺。围绕砚堂,可衬以汉画,可饰以铭文,可雕以松梅、云龙或古钱。松梅或云龙多以浮雕为主,参以少量的透雕、圆雕。雕琢不论多少,所雕图形与砚边花纹过渡自然浑然一体者为上品。

近年来,以工艺师袁俊生为首的一批能工巧匠创办的徐公砚工艺品雕刻厂,不遗余力开发徐公名砚,使其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声誉鹊起,并真正成为新时代市场经济的产物,打入国内外市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