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华‖游览棣花小学旧址

二零二零年十月十日,阴沉多日的天空突然放晴,远处的山峦森林河流,沐浴在和绚的阳光里,太阳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正好三、六、九古镇逢集,平坦的街面笔直整洁,沿街货物挤满了空间,行人熙熙攘攘,叫买声时起彼伏,狭窄处时不时拥堵,车辆不停的按着喇叭,东边的人去不了西街,西边的干瞪眼望着东街,原准备趁休息去逛逛街,无奈又返回西街十字路口,一个人郁郁寡欢去丹江大桥,沿着景区往南步行,时逢旅游淡季,若大的景区热点空旷无人,平时热闹的演艺大厅静悄悄,路上只有外地几个游人,几辆小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车后扬一股灰尘,到清风老街口扫码放行,保安认真负责,来回巡逻,穿过老街直往北去,这里是法性寺,原棣花小学旧址,寺泉清澈的泉水从崖底汨汩流出、只是和当年比较,水流量小了许多,为方便村民,村上经修缮,划分饮用池,洗涤池,最终流入莲池。寺泉在学校下边,当年学校的旧址,后来卖给东街村民,百分之八十校舍己被拆毁,只留下六间房子,那是当年我们六年级两个班教室,东面三间为六二班教室,西面三间是六一班教室,望着六七十年前的教室,如今墙面倾斜坍塌,破败不堪,在风雨中飘摇,曾经的喧嚣热闹,流失的日月啊!己改变你当初模样,但割舍不掉儿女对母校的思念,隐隐中有几多不舍无奈,这些旧房子是念想,不久将化为废墟尘埃……
修膳后的法性寺,红黄绿蓝瓦筒,在夕阳里栩栩生辉,善男信女们,在烧香拜佛,香炉里飘出袅袅炊烟,站在寺院前回忆,这儿曾经是学校大门,门楼正中吕老师手书,《棣花小学》四个大字遒劲有体,大门下是一望无际的莲池稻田,夏日,我们曾在荷塘里游泳捉鱼,秋天稻谷飘香一片金黄,冬天我们在冰上滑行嘻戏;腊月临到年关,大人将莲池里水舀干,先捉魚虾再挖莲莱,岁月更迭,物是人非,繁华瞬间,如梦幻一扬,如今大多老师己驾鹤西去,空留下几多感叹惆怅…
五十多年前,背着母亲缝制的土书包,堂姐拉我报名上学,一年级班主任是张雪引老师,寨镇凤鹿村人,那时二十多岁,个子苗条,青春靓丽,两条辫子搭在后背上,面色白净大气,说话干洒利落,别后,二千年左右去中医院找我看过病,人还是那么开朗,举手投足高贵优雅,音乐老师靳淑芳,商镇老君村人,个子中等,不肿不瘦,脸上红朴朴的,丹凤眼柳叶眉,一天到晚有说又笑,说一口标准普通话,音质优美动听,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不知醉倒了多少师生,后来隨爱人去了新疆。李林成老师的板胡独奏,在古镇声名远扬,三年前已病故。其大儿子李书,现为陕西秦腔剧团长,音乐总监,代表陕西进京参加过多次会演,这几年脱贫攻坚战,他心系故里,带领艺术团巡回在家乡,为古镇社区居民演出数十场次。
那时棣花小学集中了全县最优秀的一批人材,他们是陕西师大毕业的吕彦秀,刘立厚、吉庆照,曹述哲,杨杰等各年级老师,个个知识渊博,年富力强,能胜任各科教学,尤以,吕彦秀、曹述哲老师,主讲语文,课堂上神彩飞扬,谈古论今,旁证博引,引经据典,把课文以故事性,趣味性溶入课堂中,使同学们听的如痴如醉,把学生引进文学殿堂,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能走上写作道路,的确与当年几位老师的培养教育和影响,有着十分密切关系,有人调侃开玩笑说,在棣花街道上随便拉出个人,都能写篇锦绣文章,话说的有些过,实际上喜欢写作,有两把刷子的人,少说也有几十人,棣花小学的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
学校那时设正式设校长,学生毕业证书由公社社长赵国林盖章,教导主任周永堂老师主持工作,赵社长是老革命,没啥文化,说一口河南腔,文化革命开始不久,发展为两派组织,即丹凤无产阶级革命联合总部,简称联总,丹凤无产阶级革命临时指挥部,简称丹临,赵社长加入临委会,棣花群众多数加入联总,力保公社书记张景文,批斗驱除社长赵国林,不久组织调赵社长回县上另行分配工作。赵社长和张景文书记,带领群众战天斗地,修建高标准梯田牛头岭,成为省地县样板工程,造福人民,功不可没。
棣花小学老师中能人多,个个有两下子,除了业务出类拔萃外,吹拉弹唱念打,十八般武艺人人精通,军人出身的米忠奇老师,一年四季穿身已洗发白的黄军装,戴付近视眼镜,板打的潇洒精湛,李林成老师板胡那叫一绝,刘立厚、曹述哲老师二胡演奏舒缓缠绵,靳淑芳老师嗓音高亢宏亮。那几年学校利用寒暑假课外休息时间,组织师生排练过大型节目,如眉户剧“电杆河边”,大型秦腔剧“三世仇”“穷人恨”,有时配合形势,也有短小精干趣味性的节目,师生们认真排练,一招一式力求专业化,表演时把感情溶入剧情中,在全公社和县级各单位巡回演出,多次获得过上级表彰奖励。
小学六年级学习期间,东街广场放映电影《英雄儿女》,第二天我们十几个孩子,扮演志愿军和美国佬在南坡演习,只是无弹药索然无味,伙伴金福说,我姑姑住陈家沟,隔壁有家炮铺,于是号召大家捜集废铜烂铁,上山挖药筹措资金,一周后总算集资十多元,委派金福善娃去购火药,第二天不知是谁走露消息,这下事情闹大,学校停课,学生集中在操场,由米老师讲火药危害可怕性,其它老师去陈沟追拿购火药同学,下午回家听金福讲,他俩刚到炮铺,远远望见老师,赶快往坡上爬,老师在后边追,没办法藏在树林里,老师找半天,只好怏怏回校,下午又全部出动,包围了村子出口,我们这伙学生朿手就擒,老师把队长家长叫到队部,学生写保证书,家长负责监督,此事才不了了之。九十年代,我己工作多年,在诊室见到己在丹中教书的吕老师,闲聊中回忆到这件事,吕老师说,棣花学生调皮淘气,但仁义厚道重感情,有不少学生和我成为忘年交。
晚霞映在寺内的院墙上,夜色渐渐的降临,暮鼓咚咚的声音从大殿传来,远处二郎庙广场灯火通明,戏楼正在上演的秦腔历史剧《三滴血》,恋恋不舍迈出学校旧址,走在青石铺设的青风老街上,身后灯光拉长的影子晃动,别了母校,别了老师,学生永远将你思念!

  作者简介:叶永华,男,陕西丹凤棣花镇人,商洛市丹凤棣花乡土文学研究院院士,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喜欢文字文学,有十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刋。有百万字小说散文结集整理,记述故乡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名人名流,歌颂家乡热土。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自媒体支持: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往事余味   陕西文谭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叶永华‖故乡地主和他的后人

叶永华‖艰难的崛起(上篇)

叶永华‖艰难的崛起(下篇)

叶永华‖出诊

叶永华‖二走大运河

叶永华‖我的老师王祥福

(0)

相关推荐

  • 赵宏 || 平凹—丹凤的名片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走进陕西丹凤船帮会馆

    清明小长假来到陕西商洛地区的丹凤小县城,沿袭以往的惯例寻找当地的博物馆,当地的小博物馆即是有悠久历史的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的后门: 丹江穿城而过,这里竟然是西北第一漂: 著名的驴友徐霞客曾经乘坐一艘大 ...

  • 【陕西丹凤 姜君民】原创//​最美的教师

       2019第241期        总第855期    最美的教师 老师,学高者为师.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是崇高的,无私的.最应受到全社会人的尊重,我心里羡慕和敬重 ...

  • 走进陕西丹凤美丽的棣花古镇

    清明时节来到位于秦岭南麓的丹凤棣花古镇: 据说这种小黄花就是棣花: 美丽的棣花古镇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又有历史文化积淀,值得一游

  • 杜宇|永远的翠华路

    总想为翠华路写点什么,却总是一直什么都没有写.        翠华路是西安市的主干道长安路东侧的一条辅路,是西安市最有底蕴的一条路,和长安路西侧的朱雀路一样有底蕴.       翠华路为什么叫翠华路? ...

  • 花花世界: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

    凤凰展翅,青春似火.还记得那首毕业生的校歌吗-"凤凰花又盛开,我知道不久我就要离开,潇洒地去了又来,花儿一样的年华,花儿一样的世界,飘飘的云彩带着我的心飞到天外--". --凤凰花 ...

  • 周末见 || 高鸿:文字一家亲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再见!张家港东莱……

    "东莱镇,东莱镇,还有多少人记得,张家港曾经有个东莱镇!以前可大了!" 老伯伯一边抽着烟,一边笑着说. "东莱镇的历史要从大兴桥开始讲起.最老的街石心街就在桥下面,一百多 ...

  • 叶永华‖棣花有个韩述绩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曾闪烁过多少名流大家,他们名垂千史,流芳百世,在熣燦的星空中,放射出辉煌的光芒.今天我笔下叙述的人物,他不是影视名星,也不是名流大家,他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他一生脚踏实地从不张扬, ...

  • 叶永华‖棣花有个韩述绩(三,大结局)

    七 一九四七年四月,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新的变化,我人民解放军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中野主力部队与我商洛武装游击大队合并组成东进兵团,兵分两路前往山西老解放区结集,经河南卢氐绳池等县,沿途冲破国民党部 ...

  • 叶永华‖走访丹凤夜村游击队联络站姜岭旧址

    五月的陕东南商洛地区,满山遍野翠绿,姹紫嫣红,百花盛开,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两天前一场不期而遇的中雨,姗姗迟到,干旱两个月的土地滋润,空气清新宜人. 五一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同事的引导下,我们踏 ...

  • 『千家风采』刘桂华《拈花十赋鹧鸪天》

    刘桂华,女,1963年出生,湖南祁阳人,高校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云南省诗词学会.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翠湖春晓>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 ...

  • 笑语盈盈,佳作频频------华堡镇中心小学“真快乐”作文课记实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21年5月19日,华堡镇中心学校特邀省名师送课下乡.华堡镇中心校领 ...

  • 【原创】内蒙古|方卫华:《花》(诵读)

    原创作者:方卫华|内蒙古阿拉善盟 < 花 > 昨夜下了小雨给今天的清晨带来清新的空气太阳从贺兰山上升起用五彩的光芒把城市粉刷的更加缤纷绚丽我的心此刻像一朵花开了怡人的清香向周边传递向美好的 ...

  • 屈先华:谷花坪的欢喜

      谷花坪的欢喜 文/屈先华 "谷花坪"这个名字,是我在香香暖暖的春日阳光下,驻足于水泉坪桥上村时,突然从脑海中溢出来的.我随手将它写在记事本上,想着日后或许可以用来记录这段美好的 ...

  • 热点|华爱华: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意义和价值

    最近,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这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全 ...

  • 羽墨飘香<2101期>诗人:李映华《​一花一草总关情​》.

    作者:李映华   一花一草总关情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大概意思是花草树木都有自己的世界,也都有灵性.明白了这一点,世间的每一个人就会尊重一草一木的世界.脚下轻轻,不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