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人的防三高法:喝茶!但要注意这5点,才能喝出健康~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且国人喝茶的习惯距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几乎家家必备几款茶品~

茶作为日常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可不单单是解渴之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茶叶中富含多种药性成分,比如: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维生素等等,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尤其是对于三高、心血管疾病等人群,长期喝茶,更是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多喝茶,防三高、护血管

1
儿茶素能辅助降压

美国心脏学院汇总了21项有效研究,共纳入1323名研究对象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喝茶者平均收缩压降低1.8mmHg,舒张压降低1.4mmHg,且喝茶超过12周降压效果更为明显

至于其中的奥秘,则在于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儿茶素,它能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蛋白通道,加快钾离子的吸收,从而放松、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而且,将绿茶加热在35℃左右时,降压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在饮茶时可以等茶凉到和体温差不多的时候再喝,更能避免因喝烫茶而引起食管等的灼伤。

2
复杂儿茶素能辅助减肥降脂

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更是发现,茶叶中的复杂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可以通过增加棕色脂肪产热来消耗过剩的能量,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降低下丘脑炎症,以改善体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3
茶多糖能辅助控糖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茶叶中的茶多糖能明显缓解糖尿病“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的症状,辅助降低空腹血糖。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也发现茶多糖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从而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另外,茶多糖能增强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其作用类似于胰岛素,可改善糖代谢,辅助降低血糖;而且多糖具有特别的黏附作用,能使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缓慢释放,起到控制血糖、降低血糖峰值的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茶多糖含量以绿茶为最高,其次为乌龙茶和红茶

4
坚持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随访6年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

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

此外,该研究还表明:效果最好的还是绿茶,其次是红茶,最弱的是花果茶等其他类型的茶。

除了直接喝绿茶、红茶、花茶等,其实里面也可以放一些中药材,防病、抗病的能力更强。

2

茶中加它,效果翻倍

1
红茶 决明子,辅助控压

【组成】决明子5克、红茶3克,泡水喝。

决明子可以清肝明目、滋补肝肾、润肠通便、辅助降压降脂、增强免疫,但它性质偏寒,搭配性温的红茶喝,可以在稳定血压的同时保护胃。

注意:决明子需要微炒一下,打碎后泡茶,效果最佳。

另外,如果眼睛比较干涩,可以加点菊花;如果想要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加点生山楂;如果想要助消化,可以加点焦山楂

2
绿茶 三花,辅助调脂

【组成】绿茶3克、三七花2克、玫瑰花1克、菊花1克、枸杞1克。泡水喝。

三七花清热平肝、控压控脂;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散瘀;菊花清热解毒、消脂控压;枸杞滋补肝肾,对血管有好处。

此茶很适合三高人群、冠心病人群作为日常调理方

3
菊花茶 桑叶,“降糖仙水”

【组成】菊花3克、桑叶6克、薄荷3克、芦根6克,煎煮或者开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菊花和桑叶都能疏散风热,芦根可以生津止渴;薄荷有清虚热、疏肝气的作用。

这些药材对于消渴症引起的口干口燥、舌苔黄腻、头重体倦、胸闷恶心等情况有缓解作用。而糖尿病在中医上被称为消渴症。

3

喝茶好处多

但不注意5点,也很危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茶叶虽好,但含有一些鞣酸、茶碱、单宁酸等物质,所以日常不能乱喝,要注意:

1
淡茶为主,少量饮用

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浓茶是指泡茶时放的茶叶量过大,或者是冲泡时间久了,茶的味道变得又苦又涩。

浓茶中含有较高的,常喝浓茶会损害肾脏;而且长期饮用,会刺激胃粘膜,增加胃病甚至胃癌风险;浓茶中的鞣酸,容易使肠液分泌减少,从而引发便秘

因此,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

2
晨起、睡前不品,餐前、后不饮

晨起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睡前喝会影响睡眠质量。更建议上午十点左右饮茶

茶碱能抑制胃液分泌,饭前喝茶不利于消化吸收饭后立即喝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等的吸收。所以建议饭后1小时喝

3
不用茶水送药

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些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因此,不宜用茶水服药

4
不宜喝隔夜茶

隔夜茶里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营养品,茶汤容易变质,香气滋味都会变差,因此,喝隔夜茶已经失去了健康品饮的意义,甚至可能会增加疾病风险。

5
不适合喝茶的人群

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尤其是浓茶;还有哺乳期或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适合饮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