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始末,究竟是谁救了苏轼3
苏轼见皇甫遵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只得认罪说:苏轼近来疏于口舌笔墨,着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敢辞,乞归与家人诀别。
皇甫遵一听苏轼这话,赶忙回道:老兄,淡定淡定,不至于此,你想得太严重了。
皇甫遵随即让随从宣读圣旨,原来圣旨只不过是苏轼“诗文讪谤朝廷,传唤进京”而已。
划重点,苏轼必须立即启程,不得有误。
为何这么急!看来罪过还是很重。
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苏轼两次头脑发热,想跳水自杀,可反过来一想,自己这一头雾水地死了,万一牵涉到弟弟苏辙还有众多好友,实在有些不义气。
曹太后
在接到苏辙的书信后,苏轼已经提前烧了许多与友人的书信和手稿,想必朝廷再派人搜查诗作、书信和公文时,估计翻不出什么花样了。
苏轼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幸亏早点销毁了证据,若是再找到更多所谓诽谤朝廷的“证据”,那可真就罪孽深远了。
其实,苏轼的罪过已让宋神宗格外生气。到京后,苏轼随即被关押到御史台。由于御史台园中种了许多柏树,时常引来成百上千的乌鸦在这里栖息。时间一长,御史台就被称为“乌台”,苏轼犯事也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03
关押期间,苏轼无奈认罪,供出某些诗作中,确有诽谤新政的意味。
为什么叫“无奈”?这是一个心机深不深的问题。
苏大文豪填词在行,耍心眼可差得远,御史台这帮属狐狸的东问西问,从天气好不好问到吃了吗,从吃了吗问到地方百姓生存状况,从生存状况问到对青苗法的评价,很快就把苏轼套进去了。
诽谤新政,就是公开和朝廷叫板,这样的罪过并不轻。
这一点,苏轼心里很清楚,在御史台的关押地,他有些看不到希望,更不奢望有人搭救。
当然,没人搭救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真正在“乌台诗案”中对挽救苏轼起到关键作用的,竟然是苏轼的两大政敌,变法派前后两大领袖——王安石、章惇。
“乌台诗案”初起时,王安石已罢相,闲居金陵。当他听闻此事后,颇感惊异,虽然苏轼属于保守派,可王安石并未因政见不同袖手旁观。
很快,王安石就给神宗写了一封信,信中最为关键处,是这样一句话: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这是一句能顶一万句的话。
他没有从搭救苏轼的角度说事,而是站在神宗的角度去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