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纪事(3)—— 河道两岸稻谷香

稻谷产自南方水田,曾几何时,北方农村人吃大米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老家上东峪村曾经大面积种植水稻。
自古以来,我的家乡是不产水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下游十多公里处有一个叫营头的村子成功种植了水稻,这个村的支部书记是我们村的移民,他表示愿意帮助老家栽种水稻。
于是,年轻气盛的村支书说干就干,与全村六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带着六两架子车赶到营头村,那位移民乡亲格外热情,无偿捐赠了满满六车水稻秧苗,并且手把手地教老家人如何栽植和管理水稻。
有了秧苗,学了技术,回到村里,六个生产队长带着社员们把各自的一车秧苗栽植到了靠河边的洼地里。依照那位乡亲教给的办法,灌水,施肥,拔草,精工细管,当年秋天,水稻就获得了丰收。
“这稻子长得多好啊!”“真没想到,咱们这儿也能种水稻!”“我们也可以吃大米了!”看着地里第一次长出的黄灿灿的稻穗,乡亲们心中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惊叹和喜悦。
那年春节,家家户户都用生产队分配的稻谷第一次吃上了白米饭。从此,开启了我们村种水稻的历史。
第二年,各生产队平整出秧田,开始自己下种培育秧苗大面积种植水稻。水稻栽种技术简单,对耕地要求条件低,只要水分充足,三两寸厚的土就能生长,即使是纯粹的泥沙地也能长得很旺盛。
我们村的耕地大部分都是河岸边的沙土地,靠河边低洼处水涝严重,玉米之类的作物很难生存,过去只能勉强种植高粱,产量低且非常难吃,现在正适合改造为稻田。
村前的那条河,一年到头流水不断,引河水自流灌溉非常便利。天时地利,水稻种植很快普及开来。
随着试种水稻的成功,村子里开始大规模修建稻田。生产大队统一规划,全体社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变冬闲为冬忙,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造地运动。
十冬腊月,工地上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社员们在乱石嶙峋的河滩上平整出一块一块地基,在河岸边筑起拦河坝,近处河边的沙土用扁担跳,远处山脚下的黄土用排子车拉,迅速造出了一块块稻田。
距村子三里远有个地方叫老连沟,沟外有百亩荒滩,支部书记带领基干民兵组成突击队,到对面的安子沟门去拉土,往返一趟要走一里多的路程,他带着一帮子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自装,自拉,自卸,一天要完成20趟的任务。
今天提起当年垫地的那个情景,这位已经年逾七旬的当事人仍然眉飞色舞,激情万分,他说:每人最少20车,拉着车跑起来你追我赶,冰天雪地里也是满头大汗,谁都不会叫苦叫累。
这样苦干几年下来,老连沟岗、河西岗、河东岗、河南岗多处大片大片的沙滩、乱石岗都变成了肥沃的稻田。
渐渐地,水稻与小麦、玉米、红薯一样,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稻田也成为河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春天,水汪汪的田畦里秧苗一片嫩绿;夏日里,连绵的稻田一片郁郁葱葱;秋天到了,整个河滩一片金黄,微风过处,金波荡漾,稻香四溢。
一年下来,每个人头都可以分到大几十斤的稻谷,昔日想都不敢想的大米饭成了每家每户的家常便饭。
后来,在我们村的影响下,周边的板桥、庄当、老庄和、南野河等村庄也都开始种植水稻,一时间沿河两岸稻浪滚滚,昔日的穷山川变成了米粮川。
水稻不仅本身容易种植,而且养田,几年下来,稻田里淤积的泥土越来越厚。
收过稻子之后,村民们用钢锨把土地深翻一遍,晾干一段时间后播种上小麦。稻田不缺水分,稻根又是很好的肥料,第二年小麦大都长势良好。
收过小麦之后,经过一番改造,麦田又还原成了稻田。这样一年下来,可以收获稻麦两季,土地少粮食短缺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家乡种植水稻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前后持续十多年。后来,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土地不便管理,更主要的是市场上大量销售大米,种植水稻的事情也就停下来了。
之后也曾有几户村民在河边的弯道处围河垫地接着种植水稻,但都难成气候,这样种植水稻的事情在我的家乡就成了历史。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经过上世纪末的两场洪水,昔日的稻田已被洪水冲洗一空,家乡的河岸边又变成了如同几十年前一样的乱石荒岗。
每每回到家乡,漫步于河岸边,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当年那稻谷飘香的情景。现在吃大米已经成为主餐,但无论多么优质的品牌,都再也吃不出家乡大米那种清香润口的滋味。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县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
(0)

相关推荐

  • 一粒稻米一生的故事

    人类浇灌了稻谷,稻谷养育了人类,一粒米从"出生"到"生命完结",是一个短暂而又伟大的过程,播种-萌芽-成长-丰收,大米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是洪荒之初大 ...

  • 图解大米种植全过程:8大步骤,城里人来见见吧!

    [导语]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那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下面就跟着米老板一起来看看耕作过程吧.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 ...

  • 中国水稻地图

    ▲ 位于湖南长沙的隆平水稻博物馆,记载着一株水稻的前世今生,并特别设立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展厅.摄影/拉破车的老马 -风物君语- 一株年产量超过2.1亿吨的"野草" 稻米,是中国最常 ...

  • “乌克兰”的“云耕者”

    "乌克兰"的"云耕者"            邱贵平 [刊于2020年12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纸版面有限,文章有所删减,标题亦做了修改.] ...

  • 金秋十月稻谷香

    来自话题 #田野好风光 4879篇

  • 一粒稻谷香神州

    昨天猛闻噩耗,悲痛万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稻田,离开了他深爱的世界,带着禾下乘凉未竟的梦想,去和深深爱着的母亲团聚了. 初见袁老在高中英语课本上,至少两年都要重温一下这篇课文的.天真 ...

  • 刘桂凤作品:天堂稻谷香,细雨送老爸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天堂稻谷香,细雨送老爸 作者|刘桂凤 主编|幽梦静美 袁老爸走了 一颗闪耀在东方的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天空漂起了稀沥沥的小雨 那是老天爷在默默的哭 ...

  • 【诗歌】阴济军/又闻稻谷香(外一首)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又闻稻谷香 (外一首) 阴济军 一个仲秋的早晨, 我乘客车驶离城市, 客车一路颠簸摇颤, 我却一路半醒半睡. 越过片片原野, 翻过座座山岭: 突 ...

  • 【榜上诗家】罗洪根||枝繁叶木花还在,一览青山稻谷香。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罗洪根.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人,现在在吉安县一电子厂打工.爱好文学,喜欢诗歌,作品取材于生活,诗风质朴,诗文凝炼,诗意优美.在<况味如歌>< ...

  • 【征文大赛069】塞上稻谷香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塞上稻谷香 王怀君 宁夏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获得了"塞上江南"的美誉.这里盛产水稻,宁夏大米,早 ...

  • 【家乡纪事】小镇电影院 | 作者 徐方芳

    小镇电影院 徐方芳 通往记忆的花园的路径一定多的超过我的想象,人可以从一些微小的情节上找到突破,而后在瞬间毫不拐弯抹角地回溯到早已被后来的人,后来的事阻隔又阻隔的过往,回忆是件奇妙的事情,有时奇妙到让 ...

  • 家乡纪事(4)—— 难忘那芦花飘飞的岁月

    深秋时节,漫步在故乡的那条大河边,想起了那曾经的沿河的芦苇,还有那些与芦苇相关的故事. 曾几何时,家乡上东峪村的河岸边到处都是苇田.从上游与南野河村交界处的石鳖崖,到老连沟岗,再到河西.河东.河南和大 ...

  • 家乡纪事(5)—— 5号骡子3号驴

    每每提起生产队时期的陈年旧事,就会想到队里的那两头最得力的牲畜--5号骡子3号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是以生产队为基础集体经营的.每个生产队都建有一个很大的牲口棚,养着牛.驴.马.骡子等几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