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之要穴:水分穴

水分为经穴名(shuǐfēnCV9,RN9) 。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守(《千金翼方》)、分水(《太平圣惠方》)、风水(《针灸逢源》)。属任脉。水即水谷,分指分别,此穴在脐上1寸,内应小肠腑,水谷至此分清别浊,故名水分。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肠鸣,泄泻,脱肛,小便不利,小儿陷囟,霍乱转筋,腰脊强痛,蛊胀,小便不通,腹泻,反胃,吐食,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胃虚胀,腰脊强急,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等。

水分穴的别名

中守(《千金翼方》)

分水(《太平圣惠方》)

风水(《针灸逢源》)。

出处

《针灸甲乙经》: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

穴名解

水即水谷,分指分别,此穴在脐上1寸,内应小肠腑,水谷至此分清别浊,故名水分。

水,指水液,水气。分,指分别,分利。本穴位在脐上1寸,当小肠下口,是小肠分泌清浊的分水岭,《针灸聚英》:“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所属部位

上腹

水分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水分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1寸。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仰卧取穴。

水分穴的取法

在脐上1 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仰卧取穴。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下1/8与上7/8的交点处取穴。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肚脐中央向上1横指处即是水分穴。

水分穴穴位解剖

水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壁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

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

水分穴的功效与作用

水分穴具有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效。

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作用。

水分穴位于脐中上1寸处,饮食入胃至此恰逢水谷分离处,具有通利水道、宣泄水湿之功,故可治疗水湿内停之疾。

水分穴有和中理气、分利水湿之功,水谷至此,清浊已分。故清浊不分、泄利者,收效甚捷。《金针梅花诗钞》:“水分要在能分水,清浊难分水病推。”但刺之勿深,防消水过甚也。《明堂》用灸。《针灸资生经》亦以不针为是。

水分穴主治病证

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肠鸣,泄泻,脱肛,小便不利,小儿陷囟,霍乱转筋,腰脊强痛,蛊胀,小便不通,腹泻,反胃,吐食,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胃虚胀,腰脊强急,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等。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

直刺1~2寸。

灸法

可灸。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孕妇慎用。

水分穴的配伍

水分穴配天枢、气海、会阳治腹胀洞泄。

水分穴配脾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治腹水、水肿。

水分穴配关门、复溜、肾俞治肾炎。

水分配天枢、三阴交、足三里,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

水分配气海,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

水分配三阴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

水分配阴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活血祛瘀,益气行水的作用,主治鼓胀。

水分配阴陵泉、足三里,治肠鸣泄泻。

水分配肾俞、太溪、关元,治疗腰以下肿甚。

水分配关元、中极,治小便不利。

水分配肺俞、风门、三焦俞、外关,治疗风水。

水分配灸水道,针足三里、阴交,治腹胀。

按摩

水肿、腹水时用食指揉按腹部的水分穴,按至有热感为止。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痘,脊强,里紧,腹中拘痛,水分主之。

《外台秘要》 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坚如鼓,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针灸大成》:主水病,腹坚肿如鼓,转筋,不嗜食,肠胃虚胀,绕脐痛,冲心,腰脊急强,肠鸣状如雷声,上冲心,鬼击,鼻出血,小儿陷囟。

《针灸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玉龙歌》: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行针指要歌》: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

病证名·水分

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

水分为水肿证型之一。指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支,故云水分,但四支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

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

水分指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亦名妇人水分。又《脉经》:“妇人怀娠,三月而渴,其脉反迟者,欲为水分。”

经外奇穴名·水分

水分为经外奇穴名。见《医学纲目》。位于水分旁各1.5寸。主要用于单蛊胀、气喘。

水分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水分位于水分旁各1.5寸。

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水分主要用于单蛊胀、气喘。

刺灸法

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

(0)

相关推荐

  • 经典中医基础理论图画版:小肠

    小肠 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消化后,把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 张介宾在注解<素问>时说:"小肠居胃之下, ...

  • 水分(CV9)

    穴位分寸歌上脐一寸是水分,健脾和中效卓勋:泄泻肠鸣还反胃,水肿溲难腹痛珍.[中文名称]水分 [中文拼音]Shuǐfēn[外文缩写]CV9[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别       名]中守 ...

  • 【☘每日一穴】水分穴【穴位定位】位于上腹...

    [☘每日一穴]水分穴 [穴位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功效说明] 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反胃,呕吐,胃下垂,腹胀,腹痛,胃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水肿.

  • 水肿、婴幼儿腹泻点揉中医特效穴【水分穴】可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水肿、婴幼儿腹泻点揉中医特效穴【水分穴】可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 任脉考证穴法——水分穴

    水分(一名分水) 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素注>针一寸.<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水病灸大良.又云:禁针.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

  • 常擀这穴补脾胃好截屏

    常擀这穴补脾胃好截屏

  • 指上功夫——徒手救急20穴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急症.而此时,最有效.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徒手按压穴位以救急,为送医院争取时间.请记住以下20个穴位的位置及操作要领. 合谷 大肠经穴.位于手背,在第1.2掌骨间,约平第二 ...

  • 耳鸣太烦人,中医支招还你“耳根清净”,这一方一穴帮到你!

    ▲ 不方便看文章的朋友,可以听音频哦 一.耳鸣介绍 耳鸣有虚.实两类. 骤发.声大.按之不减或加重的,为实性. 渐觉.声小.按之减轻或暂止的,为虚性. 实性的多为火盛,因为"火性上炎&quo ...

  • 五大中医养生穴,几乎可以抗百病!

    经络可以说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的养生,对于经络有很多穴位去调理. 例如遇上头疼脑热等健康小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吃药,或者硬抗.但在中医的眼中 ...

  • 醒脑开窍法的组成:主穴:内关、人中、三阴...

    醒脑开窍法的组成: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配穴:极泉.尺泽.委中. 小醒脑方的组成:印堂.上星.百会.四神聪. 手指握同功能障碍:合谷.上八邪: 吞咽困难:风池.翳风.完骨.照海: 听力障碍: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