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时隔多年,又一次来到袁家村,印象和现实的交汇,已是记忆无法承载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几乎是被颠覆了的。在这个夏天,在一片蓝天白云下,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如此鲜活,如此地道又精细地呈现出一个古老的、淳朴的、年轻的、现代的民俗村。感受其中,亲切、,新奇、惊喜都是别处无法比拟的。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只能在游览和观赏中细品细读。最先到达的是南门,沿路的人力蹬车在拉客,明码标价每趟只收十元,可以直达小吃街。游袁家村,小吃街当然应是首选,虽然没有选择乘坐人力蹬车,但对于哪里的豆腐、豆花和酸奶已经是惦记一路的,没走多远,便到了正门——西门,吸引眼球的是一辆似曾相识的木质牛车,忍不住走上前去抚摸那不知曾经碾出了多少记忆辙痕的车轮,即使是一个个棱角和磨痕都很是亲切,光滑而有内涵、韵味实足,充满质感。他们在阳光下泛着历史的印记,留存着记忆的纹路,彰显着时代的风采,背负着时光的变迁静静,迎送着一天天的日子,迎送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神。袁家村,今又来了,带着以往的记忆,带着曾经的渴望,还有不少的不解来了。亲近这里的一食一味,一人一物,沿记忆的道路走向现实的街巷,让印象与当下对接时撞击出惊喜,在搜寻和引领中迸发出火花,在每一个细节中呈现特别,赞叹是最直接的表达。香,无处不在。熬在大铁锅里的辣子酱,早就冲破嗅觉,吸引视觉,感化味觉,直达舌尖、舌根,调动每一个味蕾,在空气里弥漫,俘获每一颗心灵。枚不胜举、应接不暇的小吃,全在诱人的红色基因和色调里汇集,烘托出当下人们的期盼和渴求。咥一碗蠡面吧,再普通不过的青菜,葱花也是切细的,只被精、细、鲜这些词汇占据着,每一味佐料和食材都以原汁原味和应有的本色和底蕴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在每一位袁家人的手上凝结成了功夫和心力的有机结合,成就了一种练达、古朴、醇厚、精准和恰到好处的融合,直接满足了关中人独有的对美食的全部需求。难怪说关中汉子一碗面,天南海北走个遍。那一碗集结着浓浓的麦香,点缀几棵青菜,撒上一捏葱花生姜末辣面子,泼上一勺两勺热油的燃面,只听得滋啦啦的一声响,一股瞬间腾起的香味扑鼻而来,世界就这样被融化、丰富在四处飞溅起来的韵色和香气里,搅合在一起,满足着所有的心灵渴求和情思结点,纠结着,扩散着、蔓延着。占据所有心意,萦绕和盘踞在一只大老碗里。一句“嘹咋咧”道出了此时关中人独一无二的心声,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新,无处不在。映入眼帘的空中漂流,盘旋在空中的直升机,正在翻转的摩天轮都在引领着正在发展和壮大的袁家村,快速和高效是这里的代名词。三秦古街只被全新的错综交织、创意新颖的店铺所占领。在袁家村,每一条街巷都是全新的,虽是留存着历史的印记,却无处不在焕发出时代的活力。有村社的模样,又有时代的特色,有村社的景致,又有现代的气象。就像这回民街,烤羊肉串的炉子喷发着火蛇,新疆的大小馕饼布满整个店面,形成鲜明的特色,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丰富多彩的街巷,更新着,发展着,新的是发展的气象,新的是不拘一格的气魄,新的是腾飞的姿态,新的是来自八方的面孔。一句“最好的总在最不经意间出现。”便是这个“天下第一民俗村”最吸引人的地方。鲜,无处不在。吃是最鲜的,味是最鲜的,人们的追求全体现在一个“鲜”字里。这是每一位游客对袁家村的第一印象,也是不变的印象,更是袁家村得以发展的根本。一切都是现做现卖,看,豆腐坊的门前客流不断,厚德麻花始终排队等候,供不应求。几乎家家的桌前都是座无虚席,坐着或站着的客人们都是翘首以盼,渴望着那热腾腾,香喷喷的美食。一切的魅力全在那齐刷刷的期待中眼神里集聚。火,无处不在。每家的生意兴隆都是意想不到地火。每条街的热闹非凡是印象深刻的,每个摊位的空前火爆更是无法想象的。在这里每天集聚的人气都是出乎意料的。就拿买豆腐,买袁家撒子和酸奶,如果你打算离开时捎上一份,便会有走过错过的风险,再来时已经买空的事实都在店家一脸的笑对中无法让人接受,只有在失落中面对遗憾,在遗憾中,在不舍中留存着最是不凡的魅力和吸引。醇,无处不在。提起这里的醇,便会是这里的茶和人。这里的童济功茯茶在铜壶里熬制,在焾红的茶色里积淀,一种清纯,一种醇厚全在滚滚红尘里卷集,万般滚烫,万般浓郁,从茶壶里流淌出来,漩聚在一只洁白的茶杯里,盛满一口红彤彤的茶色,一丝缠绵的暖阳照耀下,一缕古色古香的茶韵飘浮着,在清风里浮游,在空气来弥漫,都是沁人心脾,荡人心弦的。享受其中,几分惬意,几分闲静,最让人感到很是受用。还有白色的鸽子在脚底下,在水池边踱着方步,憨态可掬,呷一口茶,同不时探头探脑的鸽子对视,心中的惬意总是无法言状的。听茶楼的老者和茶姑们介绍茯茶的熬制方法,介绍茯茶的神奇功效,说者用心,听着入神。听着,品着,茯茶的神韵便会流进这古镇的风里,潜入人们心底里,“笑能招客炉火欢迎五湖宾,茶可醉人铜壶巧煮龙泉水”。童济功茯茶的香便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在如火如荼的闹市庙会中一破云天,散发出经久的香郁,在这里小憩,听关中板腔,听溪流潺潺,看竹席捆扎堆起的一辆辆木质独轮车,看满是故事的花轿,所有的民俗民情民意民乐都在这里汇集。守,无处不在。袁家村的正门是西门,在村口那座汉白玉的毛主席像,是每次来这里第一眼就会看到的,主席那高举起的右手,慈爱的笑容,无不融化和感动着大家的心,总是给人们无限的亲切感受,和奋斗向上的动力。戏台上的红灯笼,村委会的党徽,党旗,成串的辣椒和致富不忘报党恩的图案同在一面墙壁上,像一座壁垒耸立着,无处不在的红灯笼把各个街巷装扮的红红火火,康庄门头的“天道酬勤”遒劲有力,方显出一代又一代袁家村民的坚持,守一份初心,袁家村人用不变的诚信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地道是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走进袁家村,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善良,热情地道在每一位游客的心中竖起一面“牌匾”,成为时间烙在人们心里的一块永不褪色的现代“碑铭”,变化的是规模,提升的是服务,不变的是味道,是人心,吸引着八方游客的到来,这丰富了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感知,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游客心中一面永不褪色“旗帜”。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栓平,陕西彬州市人,高级工程师。咸阳市书法协会会员,咸阳市青春诗社理事,《三秦文学》签约作家。喜欢笔墨,文字,小有收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辞勤耕,创作诗词文章近千余篇,常发表于《陕西工人日报》《咸阳日报》《咸阳诗词》《咸阳工业与信息化》等纸媒和各种网络平台。作品获2021年《三秦文学》全国年味征文大赛三等奖。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