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32.吴门高士——李文杰

李文杰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在我接触的众多前辈中,最“文”的推手,就是李文杰先生。
李文杰先生是文人,到王家拜年他都单独去,和一般练武的说不到一块去,比较清高,高雅。他跟王子英先生是一对儿,和杨禹廷先生关系特别好,让我找他也是杨禹廷先生说的。
和他推手,他既不撅也不拿,甚至也不放,就是听劲。到你身上,他说“你走不了了”。你走不了他也不把你发出去,他不打。赶到他身上,他也一乐,说我走不了了。“你这个劲从下面来的,我被动了。”他也不挣扎,他推的非常文雅,点到为止,能发而不发,能拿而不拿。推上你笑呵呵的,你看你走不了了吧。然后给你讲为什么走不了,这个道理。你推着推着,问一个劲,他走不开了,他就说你看你这个劲是怎么回事,把我挤住走不开了。他身上是什么反应,讲的很详细。脾气特别好,总是笑嘻嘻的。跟谁都很客气。(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李文杰先生拳照】

他是那个年头的大学毕业生,相当了不起。他自己写的有东西,但没有出书,这本书我家里有。文革期间写的,头里还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毛主席语录等等,我手抄的,这些也得抄上。
李文杰先生推手特别“文”,但是他的架子特别吃功夫,与众不同,是过去吴家“练功夫”的架子,他得的东西,是王家和吴家两家的精华。
李文杰先生在王家拜师的时候是和杨禹廷一起。拜师以后,吴鉴泉先生很喜欢李文杰,李文杰书香门第,无论是外表、性格,都和吴先生很对脾气。王茂斋先生就看出来了,对李文杰说,你师叔看来很喜欢你,你跟他多学学。
后来老哥俩就分了工,比如一星期,一三五二四六的这么分着教。所以李文杰先生有一路架子是吴先生传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大家经常看到的吴式太极拳,练起来非常吃功夫。李先生曾对我说,这就是吴先生关门练功的一套拳,因为李先生也不怎么收学生,所以这趟拳传人不多。

【李文杰先生拳照】

杨禹廷先生当年介绍我去见见李老,我一直到李先生退休以后才在日坛公园碰上。杨禹廷先生跟我说这事的时候,也记不起他住哪个胡同,更不用说门牌号了,就说朝阳门那儿有一个死胡同。朝阳门地儿太大了,死胡同也不少,我找了好多回找不着,后来就不找了。有一次上日坛,那是79或者80年的事儿了,可能还要早一点,在北门里头正碰上。
我在那里看到有人教拳,非常古朴,不是市面上见到的太极拳,但是却是吴式拳的路子。赶巧他在那一说话,咱这一打听,说他老师是王茂斋,我一想这准是李老。我过去一问,您是不是李文杰李老?他说你怎么知道我?我说杨禹廷杨师爷让我找您。就这么着,跟着上家去了,跟他学了一趟拳,就是吴鉴泉先生当年练功的那一趟拳。

【李文杰先生拳照】

他说我练这个架子岁数大了一点。我那时候也小40了,不过腰腿还行,就跟他学了这套架子。很吃力,非常吃功夫,和现在的架子有很大区别,特点是能练身上内里的这些劲,从外表看不像现在的吴式拳这么好看。比如搂膝这个动作的时候,前脚提、蹬、点、落【脚尖落】,前脚落地,后脚跟就起来。这是偏于技击的东西。这个拳我这一辈儿好像就我学了,我也没怎么练,太累。后来和马岳梁、吴英华聚会的时候,我提起了这档子事。吴英华说是,吴鉴泉很喜欢李文杰,跟他讲过很多奥妙。我就说我跟他学了这趟架子,我做了几个动作,她说:“一点也不错,不过我们家现在也没人练这个了,太累人。”(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这趟架子青年人还可以,年岁稍大一点就吃不消了。它的势子也比较低。一起势就蹲下去了,手一提溜起来,脚就提、蹬、点、落,揽雀尾也是这样,它的揽雀尾有三个圈,现在大家练的都是一个圈,比如它的揽雀尾一捋回来,都含着寸弹的劲,不是很明显,但里面有这个痕迹。搂膝手起来时,手是大、食、中三个手指头捏着,垂着腕和肘,一出手就是奔人眼珠子去了,回手就奔喉头。只有李文杰先生得的是两家的东西。推手他和王子英先生是一对儿,老搭档。

【李文杰先生拳照】

附:近期文章链接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28. 那个初夏的“忏悔”

番外篇‖027. “找拳”与推手

番外篇‖029.那些岁月带不走的记忆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29(上).刘晚苍老师的“菩萨心肠”

传习录‖29(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传习录‖30.君子之德,光明磊落

吴门侠隐——张继之

潜修集‖059.六朝金粉,锦绣江山—— “长江行”第31天

潜修集‖060.南朝第一寺—— “长江行”第32天

潜修集‖061.有意无意朝天宫—— “长江行”第33天

“长江行”有你更精彩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

(0)

相关推荐

  • 【国术】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先生推手珍贵视频

    吴陈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先生,1912年5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过西村.1927年与孙枫秋先生在哈尔滨从刘子源老师学迷宗拳.三十年代初来京先后向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三位太极拳老师学习吴式和陈式太极拳, ...

  • 徐致一《吴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徐致一,虽非全佑家族成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着全佑所传太极拳的走向.其褒贬优劣笔者不作评述,正所谓著者出身无须问,著作本身见高低."漾太极",当代太极拳史论家杨 ...

  • 《南湖传习录》之《吴门立雪》

    昨日,拙文<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发布后,想到有些读者可能没有看到<南湖传习录>,兹把原文发布如下,大家可以相对照阅读. 吴门立雪 ...

  •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

    "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开篇叫<吴门立雪>,实际讲的是师徒之道,用的是"程门立雪& ...

  • 心学第一奇书《传习录》经典名句32句,每读一遍,都是一次修行!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传习 ...

  • 细品|《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 细品|《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

    卷中·答聂文蔚   春闲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欧阳崇一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周道通书 与 卷中·答陆原静书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