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作品 | 张艳玲:清明感悟

2007年的冬天,灾难性的冰天雪地成为浩瀚之势。2008年的春天,万物终于艰难地从白色的封锁中冲了出来,大地开始恢复了生机,尽管空气依然清冷,但还是迎来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色。一切蛰伏的热情在阳光温暖的呼唤下开始了又一轮新的盛宴。草绿了、鸟雀在枝头清脆的鸣叫也开始被人注意,面对生机盎然的大地,人们在一种失而复得的感恩之情中开始了新的奔忙。

这一年的清明,是第一次可以拥有的假期,我们与朋友结伴出游。

回来后,听到一些微词,认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应是扫墓的日子,不适合出游。我想中国之所以法定清明节,是因为我们离清明节本身的意义已太远太远,是因为我们丢却了太多的传承。

清明节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到晚唐也已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晚唐杜牧所写清明,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劳动力丧失、土地荒芜,诗人政治失意、飘零他乡。而对于诗的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理解,人们更是莫衷一是了。由此可观,中国古典诗词最为推崇唐诗,清明节那么多的佳诗佳句,人们是只知杜枚,不知其他,这对断句断史常是一叶障目。

诗词中说清明各种情致与景致最为全面的仍属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里面什么样的情节都包括了,但其中基调并不积极,也绝不是提倡和重视清明节的本意。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严冬过去,阳气上升,雨水增多,天气清彻澄净,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草木萌动,大地泛青,桃李芬芳。“清明”二字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吐故纳新、天清地明的气候和物象特征。清明二字最早应用于节气,是指播种、植树时节的开始,农谚“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时节,世间万物的一切生灵,包括人在内,都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面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农耕为主的祖先们提倡一切从新开始,以春游迎接阳气的回升,使万物的复苏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古人对此时的“耳得之为声,目遇之为色”述说天地孕育生机的平等,讲究无论穷、富、得意、失意……怎样的人生,都应尽情投入大自然怀抱享受清明的良辰美景,在春游踏青中去感悟自然的新陈代谢、旧去新来。在春游的赏心乐事中,在探春、寻春中,人们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一边开展斗草、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寒食等一系列风俗娱乐活动,以增添生活情趣。

踏青文娱活动的确切记载见于初唐,我国民间历代承袭成为习惯、民俗。宋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一诗,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宋代教育家程颢所作《郊行即事》:“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更是写出了人们在盎然的生机中对春光美好的眷恋之情。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极盛。

而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合二为一地传扬至今,则来自春秋时一对君臣间的感人故事。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登位之前的逃亡中,被人追杀十九年。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之下,晋文公几欲弃生。一次,在他饿昏饥倒时,介子推割腿肉为其疗饥。经过了重重风雨磨练,晋文公饱尝世事艰辛,登位后推行仁义治国。在晋文公大行封赏流亡随从时,介子推却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受赏。晋文公放火烧山,想迫使介子推下山。可介子推在树洞中留下血书,与母抱着一棵大柳树烧焦同死。晋文公非常懊悔自己的放火之举,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建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传说第二年,晋文公素服率领群臣登山祭奠,介子推与母同死所抱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被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

百姓为表达对介子推的敬仰之情及思慕之意,每年此时用面粉捏成“燕子”,用杨柳串插于门上,以召介子推灵魂。此后,寒食节成了晋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晋文公时时温习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的遗言,勤政清明,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时寒食节为清明节气的前一天,慢慢地,寒食节成为清明的别称,其活动内容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

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天地之清明与人之清明隐喻成一体,是中华民族思想传承的必然。想介子推、晋文公坎坷患难十九年,对人世间的一切冷暖经历丰富、感受深刻。在朝不保夕、寝食难安的挣扎中,在倍受凌辱、罹患逃亡中,让那惶恐不安的心从烦燥中静下来才是艰难中最难做到的。介子推、晋文公、悟透了为人、为君、为臣之道,使思想与言行由浊到清、由浑到明。他们内心深处笃静生清、以清生明、再由明生了慧心,晋国怎么可能不走向富强呢!介子推艰难时不畏生死、稳定时不求显达,终以死明志、以殁谏言,以长久鞭策晋文公不要停顿于眼前的成功,勉励他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而晋文公亦不负苍天九死一生的磨砺,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大行德广,终留晋国明君之享名。

生活是喧嚣不止的,只有那些内心即清且明之人才不会在荣华富贵中迷失方向、丧失目标。气氛的悲伤与热烈并不能代表环境、内心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和真正的份量。所以说,清明扫墓、祭祀不能只许以哀伤和肃穆,而春游外出却被仅仅解释为轻松与遗忘。

清龚自珍那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作为衔接清明时节不同的情结最为贴切。前人带着泽被后人的使命感,终以“落红”形象,成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缅怀与开拓本就是同源的两种精神,在吐故纳新的时候,在万象更新的时空中,在清明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日中,人们怀着感恩、感念的心,展望未来、回首过去。

(作者:张艳玲,甘肃省金昌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