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记录我青涩的第一次

👍

近期推送的文章

·  正  ·  文  ·  来  ·  啦  ·

引言

这是龙逸凡2014年11月(距《偷懒的技术1》上市销售还有一个月)发在知乎一个回答下的文章,现粘贴到公众号来,告诉大家《偷懒的技术:打造财务Excel达人》出版台前幕后的一些故事,也让大家了解一一本图书写作出版的流程,近四千字,慢慢看

从确定写书至所有的内容即将变为铅字,已经一年有余,如今书稿已经交付印厂,最后的时刻却惴惴不安起来。回想这一年多的经历,有过悸动,有过不安,有过犹豫,更多的是坚持,心情起伏好似一次恋爱到结婚,再到迎接新的生命。人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人生旅途中,我肯定不会有分娩的经历,却在业余生活里,初尝“孕育生命”的滋味。在《“偷懒”的技术:打造财务Excel达人》即将呱呱坠地的之际,记录下我青涩的第一次,是回望,也是分享。
1
出书的梦想

从背起书包上学起,就觉得写书是件“高大上”的事情,我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写书。机缘巧合,Excel软件给我带来了这个机会。

2000年底,我开始使用Excel办公软件,最初只是为了满足简单的办公需求,然而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我越发觉得Excel奇妙无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钻研,并参考他人的作品,我用函数和公式成功编写了迷你记账软件(《逸凡账务系统》),帮助众多会计人员减轻了工作的负担,也获得了诸多网友的好评。当时颇感成就,觉得可以进行一些更大的尝试。

2006年,我心中有了一丝矇眬的想法:如果能自己写一本Excel书就好了。但没有任何门路,怎么出书呢?我想就自己写着玩吧,说不定就有人找上门来了。想法很朴素、行动却迅速。

2006年10月,我趁国庆回老家时写了《龙逸凡Excel培训手册之潜龙在渊》。该手册应该有朋友看过,内容比较初级,大多是Excel操作技巧的汇集,自己的经验总结并不多。

很幸运的是,2006年11月果真有出版社编辑找上门来。做了前期沟通,也写了两章样章后,便石沉大海,没回音了。

我想也许是自己水平不够,既然已经写出来了,不能浪费了。于是将两章样章发到网上,取名为《龙逸凡Excel培训手册之飞龙在天》,年龄大一点又经常逛Excelhome论坛的朋友应该见过。

尽管出书之事就此中断,但分享Excel经验的行动并没停止。后来,我又设计了《逸凡工作簿合并助手》、《逸凡对账能手》两个免费的软件,陆续写了十几篇Excel方面的文章。写这些文章既是为了与网友分享这些经验技巧,寻求一点成就感,也是对知识的整理,是深入学习的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又有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了我。或许也可以这么说,经一步步努力,用一篇篇文章把自己垫起来,让自己越站越高,于是有更多的人看到了我。

2
梦想的发牙
2013年9月22日,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编辑华蕾在QQ上找到我,邀请我写一本Excel在财务方面应用的图书。在与华编辑进行了初步的沟通,了解了她对图书的定位(目标读者、内容方向、字数和交稿时间)后,我提出需要一周时间考虑一下。既然出书是我的梦想,为什么还“矫情”地说要考虑呢?这是由于当时工作上烦心的事比较多,既担心没有心情和时间来完成书稿,也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写一本书心存疑虑,再加上之前有交了图书样章却无疾而终的经历,故有些许犹豫。

进,梦想虽未必实现;退,梦想将成泡影。面对挑战带来的无限可能,最坏的结果只不过是回到现状。于是我决定接受这次挑战:一是知识和能力上的挑战,二是时间管理上的挑战。下定决心后,我开始构思书的目录和拟定写作计划。为了能按时交稿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我邀请同事钱勇一起写作本书。

3
确定目录

写书的第一步,是确定书的整体框架和写作风格。图书市场永远都不缺书,不论哪个品类,图书林林总总,然而读者永远有不被满足的需求。既然要写,就要写一本与众不同的财务Excel图书。

Excel图书众多,财务应用方面也不缺优秀作品,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并力争脱颖而出呢?如果写一般的财务表格案例应用,或者纯Excel功能操作技巧,只是“泯然众人矣”。

通过平时观察身边的“表亲”们,我注意到许多人使用Excel很不规范,很多问题完全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因而本书首先从规范讲起,强调正确使用Excel理念和素养的养成。打好了地基,才能扫清应用障碍,为构筑技术金字塔夯实基础。

纵观市场图书,大多着重介绍Excel技巧,然而读者在日常工作应用时,却又感觉这些技巧无法施展。我们作为每天都用Excel处理财务表格的人,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对这些技巧进行提炼,筛选出财务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接地气的提升效率的技巧,并把他们呈现在日常工作中,比如报表的翻新、多公司报表的快速汇总合并,然后以实际案例介绍表格的设计思路和函数的具体应用。

数字有时只是一种手段,独立的数字常常没有任何意义,数字的背后,才是财务的真相。如何将这些真相抽丝剥茧展现在报表使用者的面前,是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技能,而数字真相最直观的展现方法是图表。本书第三个目的是教授财务人员如何制作财务分析的图表,将财务数据变成可视化的信息,让报表使用者轻松读懂财务数据。同时还讲解如何美化Excel表格,教财务人员如何制作典雅精致商务气质的财务表格

有了以上的三个特点,我想已经足以让本书与众不同了。

一个好的布局才是一盘好棋的开端,目录就是确定这个布局。在确定了上面的大体内容后,书稿目录的写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经我们多次讨论,并五易其稿后,图书目录才有了雏形。

写作前,图书目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象财务预算一样,明知最终执行出现偏差是必然,但预算是为达成经营目标的一次事先谋划和预演,是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目录的编制也是一样,这是作者对全书篇章安排的总体谋划,知识点哪些该留,哪些该删,知识点逻辑顺序,哪些在前哪些在后,哪些知识点需要前后呼应。应该说写作前目录越详细越好。这样既方便作者对知识点进行统筹安排,也方便编辑提前知晓书的内容框架,他们可以站在市场的角度,对书稿内容的市场前景进行专业预判。

4
样章写作及合同签订
谋定而后动。一个多月后,我完成了样章的初稿。然后又根据编辑的意见修改了内容组织和行文风格,将样章及选题申报表一并提交出版社参加选题会的评审。选题会犹如一场“丑媳妇见公婆”的家庭会议,当然作者本人并不能参加,只能递交一张《选题申报表》代为观战。个人履历表是硬功夫、目录样章是软技能,除此之外还有作者本人对图书内容的介绍和市场的分析,既要分析“天下大局”、“敌我形势”,又要充分展示个人优点,让老“姜”们坚信图书是会受到读者青睐的。
通过选题会后,基本上确定了合作关系,这本书可以继续写下去了。否则,要么就此终止,要么”重饰粉黛“再过一次会。
出版合同是制式合同,做完形填空就是了,当然,不是作者想怎么填就怎么填的,里面的稿酬、版权等内容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作者不满意的条约。新手没有名气、没有实力,就没有谈判能力,天下皆然。
5
图书的正式写作
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也许和生孩子一样痛苦,只是孕妇生孩子好歹肚子里有货,而写书有时却肚里空空。为了让枯燥的技术学起来更轻松,书中需要配备大量的案例,而有时素材搜集不充分,难免为了某个技巧,绞尽脑汁地想合适的案例。有时,却又是“胸中似有万策,下笔实无一言”,坐前电脑前枯坐半天,也没写几个字。
真要写一本书,素材的收集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而这些多取决于日常的积累。如果平时在网站、微博、微信上看到有用的资料,用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等笔记工具随手保存下来,空闲时分门别类地整理,那么收集素材占用的时间就少,否则全靠突击收集的话,会耗费大量时间。
对上班族来说,除了素材的收集,写作时间紧张是最大的困扰。白天要正常上班,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写作。幸好这段时间我外派在贵州,不必为家庭琐事而分心,晚上时间可自由安排。只是,有时晚上不用加班或应酬,却没心情写;心情好时,感觉自己会写得很顺畅,却可能没时间。
写书不但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在写作的这个阶段,我的作息时间就是:下班后散一会儿步,处理完生活杂事,晚上八点左右,才坐到床上摆开小桌板开始写作(贵州的冬天和春天阴冷而潮湿,坐在床上才暖和),一直写到凌晨才休息。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再写一个半小时,然后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周末的时候有时会直接写到凌晨三四点钟,然后睡个懒觉,十点左右起床。这段日子充分地体验到了路遥所说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
有时候大脑需要休息时,就站在宿舍过道,看着沉睡的职工生活区,听着传送带和煤炭筛分设备运转的声音,不由想起《平凡的世界》描绘的孙少平在煤矿的工作生活场景,回想起孙少平的顽强坚毅,借此激励自己继续码字。如果在贵阳,就伫立阳台,吹着冷风,看着世纪城鳞次栉比的小区楼房迷失在浓厚的雾霭中,理一理思路。当然,天气好时,还是可以感受“月如水,夜深干帐灯”的意境,也算是老天的馈赠吧。
由于第一次写书,写作计划定得过于乐观,加之工作上较忙,比写作计划晚了二个月,于2014年5月底,终于完成了图书的初稿。
6
图书的修订
文章一气呵成的毕竟是少数,写作时也顾不得精雕细琢,否则只能在文字中纠结。
初稿完成后休息了几天,放松了一下大脑,就又投入到图书的修订。由于是合著,我们有机会自查和互查,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最终于2014年6月底完成修订。后来又根据编辑的审订意见进行了简单的修改。
7
确定书名
拟书名实在是一件头痛的事,以前的图书书名中规中矩,只要大致能概括书的内容就可以了,但现在图书的书名,更多是从营销方面考虑,既要响亮、吸引眼球,又要让人印象深刻,还要能激发读者翻阅的欲望。书名想了很多个,总觉得不太满意,就干脆在中国会计视野和本人的博客、QQ空间发起活动,让大家一起帮助想书名。
我自己最喜欢的书名是《偷懒的技术:Excel财务应用之道》,但华编辑认为过于平淡,于是改为《偷懒的技术:打造财务Excel达人》。
不管是从图书目录的确定、书稿内容的修订,还是书名的拟定,编辑始终是以读者和市场为导向。写作新人往往受限于知识提供者的视角,过于关注知识的价值而忽视了与读者的链接。因而多与编辑沟通,是转换思维方式最好的方式。这也是本次写书过程中的一大收获。
在快乐的创作中、在疲劳的熬夜中、在殷切的期盼中,转眼十五个月过去了,书稿终于送厂印刷,即将变为铅字,所有的烦恼、辛苦、期盼,都在这一刻尘埃落定。图书内容是好是坏,静待读者评说。

罗惠民

2014年11月30日

按:

《“偷懒”的技术:打造财务Excel达人》经过九个月的写作,五个月的编辑、审稿、加工、排版、印刷。《“偷懒”的技术》终于在2014年12月30日上市。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

这篇文章是在偷懒1交稿后,在图书出版上市前写的回顾文章,当时的心情是就象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的心情一样,担心、紧张又很期盼。《偷懒的技术》出版已快满六年了,获得了广大财务表亲的认可,在2017年获得当当网Excel类年度畅销榜第一名,取得的成绩已远超预期。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的大力支持。

近期将对《偷懒1》进行修订,大家觉得《偷懒1》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哪些地方需要完善,欢迎在本文下留言。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