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特遣队」:狂轰滥炸喷血浆,彻底放飞,然后呢?

DC最神奇之处在于,当你因为一部烂片而对它失去希望的时候,它往往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詹姆斯·古恩执导的“新版自杀小队”——《X特遣队:全员集结》不仅仅一雪2016年大卫·阿耶版《自杀小队》的前耻,甚至可以排进今年好莱坞大片的十佳。
曾几何时,备受期待的DC真人版《自杀小队》在2016年上映,却最终像个笑话一样被世人诟病。
除了玛格特·罗比和莱托的小丑女与小丑还算可圈可点之外,全片的剧情就像是班主任带着一群坏学生洗涤心灵一般拉跨。
豆瓣评分6.6,IMDB5.9,烂番茄26的新鲜度。
这样的成绩差点没把这个大IP直接送走。
不过好在这次的重启计划,华纳难得地做出了一次明智的选择,挖来了刚刚被漫威辞退的滚导詹姆斯·古恩,并破天荒地给了滚导极大的自主权。
于是,新的《X特遣队》就成了一部彻底放飞自我的R级反超英大作。不打破一切规则,又怎么能拍出自杀小队的反派气质呢。
得益于本片的R级定位和角色的反派设定,滚导给角色送盒饭的癖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银河护卫队》里,家庭主题至关重要,小队成员缺一不可,但在这部《X特遣队》里,没有哪一个角色是不能领盒饭的。
影片一开头就直接杀了第一队自杀小队成员来祭天,先安排不会游泳的黄鼬淹死(在彩蛋里揭示它又活过来了)。
期待一个火箭浣熊或树人格鲁特式的吉祥物吗?不会再有了。
然后接连展示了一群愚蠢无脑的超级英雄的自杀式冲击,让你别再指望这帮乌合之众总能拯救世界了。
最后让全队最蠢的成员“智者”死时从血浆里蹦出“华纳出品”的字幕,赤裸裸的吐槽华纳的愚蠢。华纳,无脑!
在这一番彻底打破一切超英电影陈规旧俗的表态背后,其实揭露的正是自杀小队这个IP 最核心的主题:反英雄。
海滩登陆的这段戏,看似荒诞搞笑,实则是赤裸裸地揭露了本片的反英雄本质,是撕开英雄神话的鲜亮包装,给观众看背后残酷而真实的本质。
英雄是被创造出来的,是秩序塑造的神话,被遮蔽的是背后活生生的,有着各种真实困境的人。
类似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超级英雄思维已经不再能满足如今人们对超级英雄电影和漫画的期待了。
小丑、死侍、自杀小队等超级英雄在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和讨论,与如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结构性变化不无关系。
蜘蛛侠或超人式的英雄是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名义歌颂着秩序的神话,歌颂着秩序对改善普通民众生活,塑造平民逆袭神话的重要作用。
但自杀小队的故事设定则直接赤裸裸地暴露出了所谓英雄叙事背后的残酷现实。
打败外星邪恶势力既可以是英雄们为了维护正义而做出的善举,也完全可以是政府部门主导的一场狗咬狗的荒诞游戏。
英雄既可以是美队这样的绝对正义与国家形象的化身。
也可以是和平使者这样的极端暴力主义者。
甚至可以是波点人这样被英雄崇拜所扭曲的失败试验品。
只有这样的“超级英雄”,才能被安排去完成杀死征服者斯塔罗这样的绝对大反派的重要任务。
斯塔罗绝不是一只简单的太空派大星,它的能力是思想控制。
面对这样的反派,决不能让正义联盟冒被精神控制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只能让毫无价值,也绝对不会引发公众舆论声讨的自杀小队去杀斯塔罗。
谁被控制,直接炸掉就好了,毫无风险。
更何况,美军一开始可没有打算安排自杀小队彻底解决斯塔罗。
所以荒诞、有趣和胡闹绝对不是滚导这一版《X特遣队》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喜剧背后那抹悲凉的底色才是。
每一个正面英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激励他们成长的美好回忆 。
每一个反派的反叛,也或多或少来源于他们曾经遭受过的创伤。
波点人对母亲有严重的PTSD症状;
血腥运动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劣;
二代捕鼠人有着悲惨而穷苦的童年经历;
小丑女哈莉·奎茵和小丑之间的旷世PUA虐恋就更不用提了。
将超能力当作一种病态、一种甩不掉的烦恼来呈现不仅仅具有对超级英雄本质的深刻反思意义,同时也映射着人们如今越来越饱受心理和身体疾病困扰的现实了。
所以,《自杀小队》真正应该有的气质绝不该是第一部那样仍然去试图探讨严肃的存在主义问题。
这些只有“老爷”天天乐意思考的问题,就不必拿来为难这帮随时会被美军清除的自杀小队成员了。
彻底地打破常规,突破界限,可劲儿造才是自杀小队该有的气质。
做成一部彻头彻尾的R级血浆片,放开手脚去狂欢,才是“自杀小队”这个IP 真正该有的味道。
最能体现这种狂欢特质的角色,无疑是小丑女哈莉·奎茵。
《猛禽小队》和上一版的《自杀小队》之所以遭到诟病,就是因为它太急于借用小丑女来进行女性主义的政治表态了。
宣扬姐姐妹妹站起来本身没有错,但这绝不是小丑女应该承担的任务,太束手束脚了。
小丑女的本质是疯癫和放纵不羁,主动地借她表达女性议题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滚导在这版《X特遣队》里大幅度的删去了哈莉·奎茵的政治表态情节,尽可能地让这个人物只承担动作戏,爽就完事了。
而且,不得不说,这次小丑女的动作戏设计进步了很多。
一来是避免了《猛禽小队》里一群大汉围着一个小女生正面交手却打不赢的戏码,尽量让小丑女以巧技和阴招取胜。
二来是肤白貌美大红裙,游泳标枪花满地,在观感上也提升了很多。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说滚导这部电影真的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它确实有点玩得太飞了。
很多地方都不太注重剧情的逻辑性,为了追求影片整体节奏的顺畅度,一路狂轰滥炸了事。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一版本的自杀小队成员之间几乎都没什么冲突。两版《自杀小队》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要知道,他们本应该是人见人怕的大恶人,而不是有点小污点的小流氓。
这样一群人能在一辆巴士里平安无事的共处,共同回忆过去真的是有些说不过去。
自杀小队成员的特殊性本来就在于他们处于善恶边界的模糊地带,只暂时性的屈从于强权威胁,而不受世俗道德控制,本片则为了叙事的顺畅舍弃了这方面的表达。
在滚导的电影里,只有最后和平使者的暴力夺磁带的行为多少像个大恶人。
其他时候,自杀小队的成员们都更像是一群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的好朋友,彼此之间友好共处。
影片揭示了小队成员过往的创伤,却没有进一步揭示创伤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扭曲,对超能力的反思也就没能深入人物的内心层面。
在这一点上,之前华金的《小丑》显然做得更扎实。
但《小丑》成功的前提是它可以更独立地表现一个底层小人物的痛苦挣扎,把小丑的前世当做一个哥谭市普通loser的故事来拍,不必受到超英电影多部电影一盘棋的大剧策略掣肘。
而面对《X特遣队》这样包含大量爆米花元素和动作元素的文本,即便是滚导,可能也深知难以尽善尽美了。
为了让这样一部极具商业气质的R级大片能成功的挽回前作的口碑,也就没办法既兼顾人物的深度和剧情的精密,又能保证影片节奏的顺畅。
也就只能借着这顺势而下三千里的彻底放飞式血浆片来暂时地掩盖超英电影在反思性与商业性之间越来越难以平衡的天坑了。
这残暴的欢愉,且让它在残暴中结束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