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江西省—-— 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何君村

▲何君村喀斯特地貌

▲何君村村貌

■黄邦初

何君村地处峡江县水边镇,其东依县城建成区,北邻店头村,西靠星元村,南部多为农田,村内向南有一条路可直通玉笥山风景区。因秦时何紫霄隐修于此村紫霄石石洞内,修成地仙,后人为表崇敬之意,村因而得名。

何君村至今已有千年的建村史,以吴姓为主,全村3300余人。据传,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太医博士、加轻车都尉吴铁镜与其子太医院院正吴杏林,自永丰县肇基于何君村,吴铁镜遂为何君村吴氏的始祖,时属新淦县。2016年,何君村以独特的地貌、深厚的道文化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何君村是峡江县内唯一的喀斯特地貌的村庄,整体呈现“秦石为屏、仙人石镇中、鹤石呼应”的格局。村周边山石嶙峋奇险、洞穴曲折深邃,钟乳石笋遍生,清泉环绕甘冽,其与周边的玉笥山一并列为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第十七洞天、第九福地。洞天福地之说出现于东晋,定型于唐代,指的是一些人迹罕至、景色秀丽的山脉或岛屿,它们被认为是神仙居住和修炼之地。

何君村当中有一条清溪(赣江支流)自西向东蜿蜒穿过,溪流两侧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由于溪水水质清澈、活水长流,村民今天仍然靠溪取水、灌溉、濯洗,呈现一派生态和谐的村居画卷。村内生长着大量的古樟树、古银杏,名木古树虽历经千年,依然苍翠生气勃勃,有连理相生的“情系两岸”,有相距百米共生的“骨肉相连”,有同根五枝相抱的“五子登科”,绿树与古建筑融合为一体。

何君村是庐陵、临川文化交织的古村,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地方性乡土建筑,且类型丰富,其材质因地制宜,多为土坯结构。村里的建筑肌理成南北偏东走向,一条东北至西南的轴线联络了村中“三石”以及村里重要的古建筑———吴氏大宗祠、环玉客和宜修堂,轴线与山水相呼应,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

吴氏大宗祠,又名永思堂,坐落在村西南部,现存的建筑主体为清代建筑,经多次维修,保存较好。堂内有“明经”匾额一方,名为钦命兵部右侍郎江西督学院加四级知录王次李潢为戊午科岁贡生吴廷应于嘉庆三年戊午年二月所立。环玉阁,原名“大成阁”,有记载为清乾隆31年(1766年)重修,时县令改为“环玉阁”,后经多次重建修复。宜修堂,位于村北侧,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二进式,中为一天井,外墙经多次维修,保存良好。其面阔13.1米、进深54.4米,歇山式,占地面积约700余平方米。村中还散建有百花亭桥、科贡第、布政厅、何君联体古民居建筑群等,大都摒弃了天井,具有独立小型、天门天窗采光等庐陵民居特色。

千百年来,何君村先贤历有行医名世的传统,一始祖吴铁境、吴杏林父子以太医仕宋,父子共创了“吴氏神曲”,主治消化不良,有消食、止泻、健胃等功能,其药材配方、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近年来,水边镇人民政府积极贯彻“全域旅游、全景吉安”的发展战略,主动把何君村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到玉笥山景区开发、融入到金梅坪景区打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在对古村古建“修旧如旧”的同时,重点抓好“何君六石”的恢复与游赏配套、香泉—溪流整治与休闲配套、环玉阁—仙人泉景观提升、吴氏大宗祠景点等建设。同时大力传承弘扬好道、中医文化,开发何君中医示范苑、品茗园、非遗展示中心等。何君村正在乔装梳洗、洗却旧尘,以深厚的积淀、崭新的风貌“走出深闺”,游客纷至沓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