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不去和别人比较?
一个人从婴孩的时期开始,就会有大人把她和其他同龄小孩作比较。此后,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家长等等诸多别人家的事物都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最后,比较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一种思维。
其实,当我们讨厌比较时,往往意味着我们进行比较的时候出现了这些情况:
1. 总与和自己差距很大或者高于自己的人进行对比,并且迫切要求自己达到与对方相同的地位或者是能力。
2. 因为某些原因,当我们进行比较时,会产生愤怒、气愤等消极情绪,而这些情绪让人不愉快到了极点。
因此,我觉得比起题主想戒掉不比较的瘾,其实更想解决掉的是因为职场中的一些比较而产生的焦虑乃至是愤慨等消极情绪。
一.
“我的尊严被踩在了脚下”
——讨厌比较的源头
人其实是一种很敏感的动物。有时候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正在设想一些事件或者情感。
今天,某人对我态度和蔼,是不是说明他对我有好感;
今天,中午聚餐的时候,某人的态度不太好,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今天,某人突然没和我道别,可能我和他的关系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你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些想法。更不用说在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差距或者是消极事件时,我们的大脑会给我们怎样的暗示了。
自尊心被打击、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等等,这些在比较中产生的想法,其实,就是题主觉得焦虑的源头。
讨厌比较,只是想更快的远离比较带来的负面情绪反馈。但最后,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我又和某人作比较了”。
二.
我比他优秀多了,
但这一点却超过了我
——不佳情绪到最高峰的导火索
前些天,全班一起庆祝小朋友取得好成绩的视频火了,无数人在底下感慨自己远不如小孩子大度,可以大大方方的承认别人比你优秀,也有人感慨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但真的是长大剥夺了我们“大度”的能力吗?其实,这与我们有时候的“优越感”有很大的关系。
别人家的孩子得了100分,自己家的得了90分。但班里有人得0分。相信很多人在父母问起来的时候都会说还有不如我的呢。
但如果突然有一天,0分前多了10,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感慨万千。“怎么突然之间这个人进步的那么快呢,有什么诀窍,以后也会如此吗?”
“讨厌原本不如自己的人突然超过自己”,其实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情绪波动。
其实,讨厌的道理就和父母会说“你就不能和考100分的人比吗”的道理一样。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和不好的人作比较是认怂、懦弱、找借口的表现。
可有一天,潜意识里把他们归类到这一栏的人超过你或者与你持平了,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不波动、不关注吧。
尤其是在当我们处在一定负面情绪之中,这种情绪更是占据了巅峰。
当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的时候,“比较”就变成了另一种程度上的“杠”。但处在这一过程中的我们也不舒服。
如此纠结,最后变成了一个问题——我怎么做到不和某人作比较。
但引发这一切事件的比较真的有如此大的能量吗?其实,比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相反,适当的比较反而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的生活与工作。
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戒掉比较难度等级可是非常高的。我们不妨中和一下,先了解下比较可以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吧。
三.
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很大的思维
——比较
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社会比较理论】。
他指出,人往往会情不自禁的通过与他人作比较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衡量尺度、规范生活,尤其是在接触新事物缺乏理解与经验基础上。
起初,他把人作比较的范围划分到和自己相似并有共同经历的范围内。但后世却把人习惯作比较的人群划分为三类:
同级别:处在此阶段的人群,通常需要同事、朋友等诸多类似的人为自己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方向。
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自己相似同学的工作与生活打算——继续学习还是赚钱养家、从哪里学习、去哪里养家、那里的条件适不适合自己等等。
这是人在缺乏一定经验或者数据支持后,最简单也很有效的搜集信息的方式。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们产生的负面情绪几乎很少,而且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期待。
向上:处在此阶段的人,往往是期望与自卑并存,但却有了一定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但短期目标一定要选择的合理,以与自己差距相差不大的为宜。否则,自卑非常容易变成怨恨、努力非常容易变成自暴自弃。不仅如此,还会特别容易向C向下靠拢。
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向上靠拢,对于我们的自尊心都是一种贬低,但并不意味着你一定比你要比的那个人差,这一点是底气。
向下:其实这一阶段的比较更趋向与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安慰,其通常出现在向上比较后用来安慰自己平衡情绪的过程中。
不仅如此,其作为安慰剂的功效是非常短暂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往往是其比较之后的最终结局。
四.
总结
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觉得自己不断在焦虑,其实都是我们想变得更好的“人之常情”。但这个人之常情并不意味着在以后的过程中,情绪要占主导地位。毕竟,我们最终是依靠理智与能力办事,而不是情绪。
其次,比较并不是唯一了解判断自己能力与定位的途径,倾诉与询问意见等手段也是一种了解途径。
如果确实是对比较产生抵触情绪,不妨可以采用别的方式来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