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668期:左宗棠家书强调粗浮苟且是大毛病,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忍耐两种苦,增添一种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668期#

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京内京外的课都停了,小区也封了,闲来无事我就做了一件事儿。这件事工作量有点大,一直想做但是一直抽不出大块的时间,去年终于把这件事做成了,就是解读历代家书家训。从周公给儿子写的家书开始,东汉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晚清的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还有梁启超,把这些家书做一个梳理和解读。后来还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00多篇,在喜马拉雅推出了一个系列节目——“解读历代家书家训”。

前面提到了四位大师级的人物“曾左林梁”,他们的家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都不会放松子女教育。而且他们在给子女讲道理的时候,都会讲遵道行德,服务国家,成就人生的道理,都会强调要看淡名利,要远离损友,要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而且在他们的家书当中往往包含着真知灼见,每每有格言警句出现。

今天我想分享一封左宗棠的家书,这是同治二年正月初六他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写得很通俗,语言接近大白话,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却非常高远,非常深刻。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但须时时返躬自问:我口边是如此说话,我胸中究竟有这般道理否?我说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即如看人家好文章,亦要仔细去寻他思路,摩他笔路,仿他腔调。看时就要着想:要是我做这篇文字必会是如何,他却不然,所以比我强。先看通篇,次则分起,节节看下去,一字一句都要细心体会,方晓得他的好处,方学得他的好处,亦是不容易的”。

在这段话里边,左宗棠讲到了做人的道理,又讲到了读书的方法。在做人方面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在讲大道理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讲。在挑别人毛病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动手究竟能做的如何。年轻人可以志趣远大,可以高谈阔论,但同时必须要有这种反躬内省的精神。在读书和看别人文章的时候,左宗棠提到了一个思路,就是对着题目提前预设一下自己要写的话会怎么写,然后再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写的,这样就可以找到差异、找到差距,从这一点入手就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

接下来左宗棠又说了,“心思能如此用惯,则以后遇大小事,到手便不至粗浮苟且。我看尔喜看书,却不肯用心。我小来亦有此病,且曾自夸目力之捷,究竟未曾仔细,了无所得,尔当戒之”。在这里左宗棠就强调了,年轻人容易眼高手低,心浮气躁,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需要认真学习别人的文章,好好用心读书,克服了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毛病,心思变得越来越踏实缜密,这样才能走上成功和进步之路。

接下来左宗棠就讲到了一个年轻人要想成功和进步必须要具备的三个要素,他是这样说的,“子弟之资分各有不同,总是书气不可少。好读书之人自有书气,外面一切嗜好不能诱之。世之所贵读书寒士者,以其用心苦读书,境遇苦寒士,可望成材也。若读书不耐苦,则无所用心之人;境遇不耐苦,则无所成就之人。”

在这里左宗棠强调了,人的天赋各有不同,但一定不能少了书卷气。一个人有了书卷气之后就能有高层需求,有远大的志趣,可以去除不良习气,可以经得住各种诱惑。同时还要吃得两种苦,一个是读书苦,一个是境遇苦。读书上吃点苦可以培养习气,磨练心性,增长智慧;境遇上吃点苦可以磨练意志品质,培养高尚人格。正所谓“吃苦长本事,享福添毛病。”一个年轻人如果太贪恋滋润的小日子,总是放纵感官享受,那人就容易堕落。

大家看看左宗棠的总结还是非常到位非常深刻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吃得两般苦,增添一种气”,这“两般苦”就是忍耐读书苦,忍耐境遇苦,这“一种气”就是充满文化境界的书卷气。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