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泛读多了没大用【读书课堂】

孩子看了很多书,但写作不怎么样,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不说读书和写作之间怎么关联,首先说一说读书本身这件事要怎么读才算是有效的读书。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工厂只采购原材料,这个工厂还能不能算工厂呢?这个工厂如果不知道制造的产品,这个工厂还能不能存活呢?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一个工厂,读书就是这个工厂从外面采购原材料。

不同的是,工厂可以把采购来的原材料原封未动地卖给那些信息不对称、不精明的人,

我们的大脑若要把读过的书原封未动地卖给另外的人,却需要记忆。

如果要有自己的思考,还得深度加工,即深度思考。

无论是记忆还是深度加工,都是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大脑和一般工厂的很大不同。

无论工厂怎么加工,工厂就是一个工厂,而且越来越陈旧,

但我们的大脑通过记忆和深度加工,将读来的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认知,并用以解读后续读的书。

后续读的书不断地嫁接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已有的认知发生交融(可以说是一种化学反应),形成一个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只要你在不断地读书,这个过程就不会停止,大脑这个加工厂是日日新又日新的。


记忆,大脑跟电脑不一样,无法无限制地存储并随时调用。

大脑会选择性记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中小学生读书,一般来说记忆书中的情节,米小圈啊之类故事性、搞笑性的书,很有吸引力。

去年跟三年级的小朋友读《少年读史记》,其中张良在桥上见他师傅,三次都迟到,还有楚庄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故事,孩子们很喜欢看,而其它内容对孩子们来说索然无味,需要用问题去引导。

这就是泛读时代的现状。

不是说故事性书不能读,也不是说这种读书方式没有必要,有些书恰恰只需要这样泛读。

现在的阅读整体上升级了。

我们以前有书读就不错,哪里还有分泛读和精读呢?

只是跟现在相比,我们以前没有现在的孩子这么忙。

我们的周末和寒暑假可以做家务,家务做完、作业做完,我们有时间发呆,有时间经常思想书中的那些故事。

现在孩子读书要挤时间,匆忙读完,赶着上别的班,所以只能记情节。

这样,大脑连存储卡都没比上,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了。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记忆除情节之外的一些有用的东西呢?

追求更高一点,如何做到将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认知呢?

据说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有整整17个麻袋,他读书的时间是做笔记时间的1/3。

他读书的深度可想而知。

既然做笔记,肯定是精读。

尤其是目前信息大爆炸,孩子们的时间忒么有限,如果不选择性地对经典进行精读,仅仅作为存储卡记些情节,真没什么用。

尤其是当妈妈们说读了那么多书,阅读理解题还是扣分不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平时是泛读,而考试要求精读。

除了精读做笔记读书讨论即读书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我读研最大的收获。

那时候读书会要求把自己读过的书讲出来,然后讨论。

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必须要理解,理解后的东西已经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讨论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碰撞,会产生很多新的创造性的火花。

唐德刚说他们当年在西南联大,经常和他的同学去周边的茶馆,边喝茶边讨论读过的书,很多新的想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是说孩子的智商不是通过阅读,而是通过聊天。

虽然耸人听闻标题党,阅读当然不是他所说的不能够增长智商,只是除了阅读之外交流和讨论很有必要。这种讨论也就是文章当中所说的聊天。

再回到开头的读书与写作,当读过的书真正成为了自己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又学会了精读做笔记,学会了口头讨论和分享这些形式的输出,还担心什么写作呢?

写作不就是一种输出方式吗?

而且这个时候的写作是有思想的写作,不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积。

至于小学生没有东西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精读多了,输出多了,自然就会了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