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84 土菜改变了湘菜的传统
闲说湘菜84 土菜改变了湘菜的传统
昨天的《三湘都市报》报道,8月4日,长沙海关为产自非洲卢旺达的一批干辣椒,出具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这是我国首次进口非洲干辣椒产品。
这则消息让不少网友不服。咱们大湖南是辣椒消费主阵地,是中国乃至世界辣椒种业中心,有辣椒院士,有中国最大的辣椒种质库,非洲的辣椒算什么?能比湖南辣?堂堂“辣省”,在疫情这么严重,边境口岸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为什么要从非洲进口辣椒?
据介绍,非洲中东部的卢旺达,气候适宜辣椒种植,一年可产2到3季,成本优势明显。按此前的协议,卢旺达供应商将在5年内,向湖南出口干辣椒50000吨。
人们认为湖南是天然的辣椒种植地。其实辣椒是原产中南美洲的一种蔬菜作物。400多年前,辣椒传入中国,逐渐成为山区人们驱寒祛湿的必备菜品。非洲的辣椒从哪里传过去的,找不到文献资料。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辣椒消费群体,集中在湖南四川贵州湖北和陕西一部,干辣椒进口需求量大。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口干辣椒11.99万吨,同比增长45.55%。湖南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类型多样,辣椒地方品种极其丰富,拥有200多个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而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尖椒、线椒等品种为主的鲜食辣椒,二是以朝天椒(小米椒)、线椒(玻璃椒、黄贡椒)、尖椒等品种为主的加工辣椒,加工剁辣椒、辣椒酱、酱辣椒、辣椒干、辣椒粉、白辣椒等制品。2019年全省辣椒粗加工产品143.29万吨,辣椒精深加工产品18.93万吨。其中,来自本省的加工用量只有67.01万吨,尚有95.21万吨辣椒加工用量缺口,需要外省输入补足。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辣椒播种面积180.34万亩,总产量322.1万吨,其中鲜食鲜销252.09万吨,鲜食鲜销约占总量的八成。以常住人口6600万计算,湖南人均每年要消耗掉38公斤鲜辣椒。这还不包括加工作的辣椒制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湘菜就是辣椒菜,最具代表的是辣椒炒肉,白辣椒炒香干、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还有金钱蛋、米豆腐、酸辣鸡杂豆豉辣椒蒸排骨等,都离不开辣椒。总之一句话,湘菜无一不辣,正如何继光所唱的《辣椒歌》所言:“冇得辣椒不算菜”。
按照这个说法,辣椒是湘菜的灵魂。
其实传统湘菜并不是凡菜必辣,尤其是经典湘菜,辣椒只是一种调味品。我曾研究过石荫祥大师1982年编著的《湘菜集锦》,其中大部分名菜湘菜不是以辣为主,即便是麻辣子鸡、炒细牛百页、熘嫩鳝丝这些辣菜,也只有些辣椒丝点缀,不像先进厨师们动不动就搁上半碗辣椒,鲜辣椒加干辣椒还要加辣椒粉。经典湘菜中清淡的菜式是大多数,如鸭掌汤泡肚、莲蓬虾蓉、芙蓉鸽松,一点也不辣。这些可是上世纪各大名店响当当的湘楚名菜。现在可不同了,冰糖白莲这样的甜菜,不但湖南的湘菜馆很少有,就是北京随便一家湘菜馆,根本看不到这一类菜品。湘菜馆子里的招牌菜,无非是剁椒鱼头、水煮活鱼、辣椒炒肉、白辣椒炒香干等,净是些辣椒炒鸡炒肉炒腊肉炒黄牛肉,或是辣椒炒茄子炒烟笋炒萝卜干等。
传统湘菜里,高档一点的食材,做成很传统的味道的菜品,现在一般湘菜馆很陌生了,诸如红煨海鳖裙、潇湘五元龟、火方鹿筋、海参原蒸三鸽、蟹黄鱼肚等名贵菜肴,会做的厨师不会很多。要知道,无论哪一种食材,湘菜都有多种做法,可不是只有“土菜”那个辣味儿。
传统湘菜,不是一辣当三鲜,绝没有后来百菜一味的粗糙,做法是十分讲究的。如干贝无黄蛋一道菜,要先把鸡蛋敲个小眼,取出蛋清蛋黄,再把蛋清加鸡汤和盐灌回蛋壳,蒸熟剥出来,浇上鸡汤、干贝加调料和葱花烧成的芡汁,妥妥的分子料理。还有莲蓬虾茸,看起来像藕做的,实际是把虾茸放进小酒杯里和莲子一起蒸熟,加鸡汤鸡油才好吃。这些讲究的经典菜不是靠辣椒来调鲜味。我们现在吃到的湖南菜,与传统湘菜很多不一样了,餐馆里流行的菜品太有土菜风味,过去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菜肴,现在横行于街市。
我也曾关注过川菜。人们概念里的川菜,无非就是麻辣。其实传统的经典川菜,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味道的。经典的川菜是不会多放花椒和辣椒的,这和湖南菜一样。现在的味道,是上个世纪中叶,才渐渐地从民间土菜那里脱胎出来,风行成现在的川菜,各个馆子才有麻辣大行其道。
由此可见,经典菜的革新,是从土菜改变传统开始的。土菜来自民间,有充分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粗糙不精细,是我们这个浮躁社会的一大特点,菜肴也脱不了这个趋势。掩盖粗糙的最好元素是辣椒,从某种意义上说,辣椒销售量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还是回到《三湘都市报》报道的从非洲进口辣椒的事儿,是顺应市场需求,是湖南人平均每个人一年要吃38公斤辣椒吃出来的。土菜的味道,把传统的湘菜概念颠覆了,才给非洲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和咱们抵制大学校园广州街头的黑哥哥黑妹妹不一样,是咱湖南人自己把人家的产品请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