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让人自由,不论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茶座笔记(2016.11.19)

(《红楼梦》音频已转至懒人听书, 搜索 名著故事 即可收听;)

还是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为什么茶座要搞这么久:这本经典离孩子们的生活毕竟有些距离,但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之所以是经典,原因之一在于书中的方方面面乃是现实和人性的真实反映。要使经典连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天马行空自由遐想成为必然,如果严格限制时间,难免束缚他们的思想并扼杀品鉴经典的兴趣。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这样做的后果是环节不可过多,否则就会像今天后半场一样,我不停地催促他们快点背诗,要不然下去观赏初冬的银杏就泡汤了。除此以外,貌似很喜欢“吵架”的辰辰一再提醒我“还有辩论呢”。不过,今天本没有安排这一项的。

就连本想好好带他们下去欣赏银杏的,结果也只能让他们自己来去匆匆小玩了一把。我坚信哪怕在大自然中发呆,这一刻也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某个伟大时刻的种子。我要回归大!自!然!

想想造诣深厚的芮大记者向奥巴马提问时曾留下国际笑柄,学会提问想必真不是简单的本领,难怪崔老当初毫不留情地批评,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我很想告诉孩子们不要出现诸如“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槛怎么读”等此类问题,而应是书上不能找到或者不能查到标准答案的,但又担心引起孩子们的歧义,反倒不愿提问了,所以强调一次后也没严格要求。

不过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可以延展顺藤摸瓜引人深思。比如小徐问“为什么宝玉连乡下那些农具都不认识呢”?
“他是大户人家公子啊!”辰辰抢答。
“那难道他没从书中得知吗?”小徐觉得自己很多东西是从书上得知的。
“那时候他们都读四书五经呢,纵使读《西厢记》这些闲书,也没这方面的知识啊!”丁丁一副知识渊博的样子,让我有点颜面搁不住,还补充说他认识这些农具,不是因为他在乡下住过,而是参观黄兴故居时知道的,因为他住的乡下已经没有这些农具了。是的,只有我看到过纺车。

由这个问题引出的,当然是中国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演变,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些形式的演变实际由社会生活的内容决定,中学时一直不明白什么叫词牌名,怎么那么多水调歌头,怎么那么多浪淘沙,直到前些年模模糊糊了解了这段文学史,才知宋词最初起源于青楼的流行歌,而那些正统的文人觉得内容不够高大上,遂借着这些流行歌的曲调重新填词而来,而这些曲调正是词牌名。所以我是极力支持孩子们改诗的,他们的行为与宋朝词人一样是上档次的创作。上次改编“好了歌”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小徐改上瘾了,还要继续,可惜本次茶座没安排,留待下次。
至于文学的内容,就更不用说了,我让他们想想在那个年代,是否由专门描写底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呢?

所以我建议孩子们了解一个领域,从了解这个领域的历史开始,这是我前几年读《全球通史》最大的收获。最近又对“读史使人明志”有了新的感悟:历史能给你带来自由。了解了钻石象征爱情也不过一百年,了解了钻石与爱情的前世今生,自然会从钻石的不可承受之重中解放自己,所以我更加坚定:卖掉先生当初送给我的钻戒和耳环(项链在广州时已经被抢了)!因为我的爱情在日常的嘘寒问暖和关心爱护里,那些昂贵的东西远不及那一年先生刚接手烂摊子,焦头烂额之际忙里偷闲去给我买一件真维斯的毛衣作为圣诞礼物(尽管我们会忘记彼此的生日

)。

类似的还有辰辰问“茅堂”的意思,丁丁觉得与“茅厕”有一字相同,应该是厕所的另一种说法。要他们根据前后语境推测,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今后英文阅读根据上下文推测单词的意思是很正常的题型。丁丁见要说明理由,立场有些动摇,不确定是不是“茅厕”了。小徐指着“……凤姐进入茅堂,因命宝玉等先出去玩玩”,说应该是厕所了。奇奇说是商量大事的地方。当我公布自己的理解时,他们一阵爆笑。我说只要你能给出商量大事的证据,我们就认可你的推测。实际上文中正好相反,仅凤姐带着宝玉及家奴们来这里歇脚,要商量也没有对象

这种严谨的逻辑推测当然也不只这一处,比如孩子们疑问智能儿入了佛门,为什么还和秦钟干这种事呢?
智能儿对佛门是真的信仰吗?书中都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丁丁在联系自己的生活时,想到出去旅行增长见识的必要性。我问他们出去旅行都干些什么,有哪些收获。他们说旅行就有机会偷看手机,可以玩那个地方独有的娱乐项目,可以看景物。因为最近对梵高、达芬奇有些许了解,深感知识存储对深度旅行或者说旅行收获的重要性(了解梵高与煤矿工人生活的经历才能更好地他早期的画作,了解达芬奇的童年才能更好地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建议他们平时多多涉猎各类知识,这样旅行才更有意义,并以前两年在苏比克岛上看到美西战争时的大炮遗迹为例,阐释如果能事先了解美西战争的背景,参观的时候会更有感受。

可辰辰说有时候了解多了反倒不好,说她得知中菲两国的矛盾,非常后悔去了菲律宾旅行。我说,这恰好证明不是了解多了而是了解得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历史上菲国从没有屠杀过华人。由此产生了下周的作业:查阅中菲两国的历史,哈哈

不知哪个孩子提到宝玉为秦钟隐瞒在馒头庵干的不光彩的事,我问他们宝玉该隐瞒,还是要曝光呢?奇奇说该隐瞒,因为秦钟干的不是什么错事,再说曝光了宝玉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至于是不是错事,其他孩子说“在寺庙里头呢,干这种事,还不算错吗”,哈哈,确实不妥当。但一致认为如果自己是宝玉,也不会说。
问他们如果看到同学违反学校规定放学后独自去购物,会举报吗?孩子们表示很不屑,说举报太麻烦了,还要被老师叫过去问这问那。哈哈,典型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问他们学校这样的规定合不合理,丁丁说要看你买的东西,如果买的是小升初试卷啊之类的,学校还会表扬你的(其实孩子们挺懂大人的

)!

复述故事时,奇奇问凤姐不缺钱为什么还赚那些钱呢?在这些人情世故方面,辰辰总像饱经风霜大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她的答案,丁丁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鬼也不需要钱哪,但也会为了钱去推磨。
那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呢?说说你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解,自然成了下周的作业

经典中每一回都不缺写作范本的,孩子们现在也能略略分析了,比如奇奇觉得将智能儿与秦钟的爱情情节放在一起会更好,丁丁认为目前的写法可以引起人读下去的欲望;其它还有动词的精准、形象生动等等,孩子们都有了鉴赏的意识。

其它细节,略。

下周应完成的任务记录在此备忘:
1、阅读表单。
2、描写这个季节的银杏或是茶座下去观赏银杏时的趣事。
3、结合凤姐介入官司受贿这件事,谈谈你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解(可在两周内完成,与家长讨论)。
4、查阅中国和菲律宾的历史,并整理(可两周内完成)。
5、继续准备上次布置的辩论主题。
6、小徐继续协调确定改编歌曲的曲名。
7、继续精读上周推荐的扩展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