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1上贵所乱贱所以治

韩非》卷45诡使诗解1上贵所乱贱所以治

题文诗:

圣所以为,治道:曰利威名.一,

所以得民;二威者也,所以行令;名者上下,

之所同道.今利非无,民不化上;威非不存,

下不听从;官非无法,治不当名.非不存世,

一治一乱,上之所贵,与其所以,为治相反.

夫立名号,所以为尊;贱名轻实,世谓.

爵位,为贱贵基;简上,不求见者,

谓之贤.威利也者,所以行令;无利轻威,

世谓之重.法令也者,所以为治;不从法令,

为私善者,世谓之忠.官爵也者,所以劝民;

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烈士.刑罚也者,

所以擅威;轻法,不避刑戮,死亡罪者,

世谓勇夫.民之急名,甚其求利;如此饥饿,

乏绝,岩居苦身,争名天下.故世所以,

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常贵所乱,

贱所以治,下之所欲,上之所治,常与相诡.

今下听上,上之所争.惇悫纯信,用心怯言,

则谓之窭.守法听令,则谓之愚.敬上畏罪,

则谓之怯.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

无二心,说,听吏从教,则谓之陋.

【原文】1

诡使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听从;官非无法也,而治不当名。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乱者,何也?夫上之所贵与其所以为治相反也。

  夫立名号,所以为尊也;今有贱名轻实者,世谓“高”。设爵位,所以为贱贵基也;而简上不求见者,谓之“贤”。威利,所以行令也;而无利轻威者,世谓之“重”。法令,所以为治也;而不从法令为私善者,世谓之“忠”。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刑罚,所以擅威也;而轻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谓之“勇夫”。民之急名也,甚其求利也;如此,则士之饥饿乏绝者,焉得无岩居苦身以争名于天下哉?故世之所以不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也。常贵其所以乱,而贱其所以治,是故下之所欲,常与上之所以为治相诡也。

  今下而听其上,上之所争也。而惇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守法固,听令审,则谓之“愚”。敬上畏罪,则谓之“怯”。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译文】1

圣人用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措施有三种:第一是利禄,第二是威权,第三是名称。利禄是用来赢得民众的,威利是用来推行政令的,名称是君臣共同遵行的准则。除了这三种,即使还有别的措施,也不是急需的了。现在利禄不是没有,民众却不受君主感化;威权不是不存在,民众却不去服从;官府不是没有法令,但办事时却没有严格按照明文规定。这三种措施不是不存在,但社会有时安定,有时混乱,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推崇的东西和他用来治理国家的措施相违背。
    设立名位称号,本是用来表示尊贵的,而现在有人轻视名位和实权,世俗却称赞他们高尚。设立爵位等级,本是用来作为区别贵贱基本标准的,但是对君主傲慢而不愿求见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贤明。威利是用来推行政令的,而对于那些无视利禄和轻视权威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庄重。法令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但对于那些不遵从法令而为私门效劳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忠诚。官爵是用来勉励民众的,但对于那些追求声誉而不肯做官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是有气节的人。刑罚是用来独揽威严的,但对于那些无视法令、不怕刑杀的亡命之徒,世俗却称赞他们是勇士。民众急于追求名声,超过了追求实利;这样,一些沦落到饥饿贫困境地的士人,哪能不隐居深山折磨自己以便在天下挣得名声呢?所以,社会得不到安宁的原因,不是下面的罪过,而是君主失去了治国的原则。君主常常尊重那些造成祸乱的行为,而轻视那些能使社会安定的措施,因此下层人士向往的,就经常和君主应该用来治国的措施背道而驰。

现在让臣子听从君主,是君主的当务之急。但对于忠厚老实、纯朴诚信、做事专心、说话谨慎的行为,却被说成是贫陋无礼。严格遵守法度,认真听从政令,却被说成是愚笨。尊敬君主,害怕犯罪,却被说成是胆小。言论适合时宜而有分寸,行为符合法治而恰如其分,却被说成是没有出息。对君主没有二心而不从事私学,听从官吏而遵循教化,却被说成是浅薄。

(0)

相关推荐

  • 韩非子050五蠹第四十九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一兽众,人民不胜禽一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

  • 古代律法中的十大重罪,最后一个人神共愤!

    十恶不赦 我们都比较喜欢看武侠小说或者仙幻小说,天龙八部这里记载的四大恶人分别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凶神恶煞.穷凶极恶. 十恶不赦这个词汇跟咱们中国历朝历代的这个罪刑有关联,所谓十恶不赦就说明有十件恶 ...

  • 深度解析商鞅变法:他究竟做了什么,为何是弱小的秦国统一六国?

    这是公元前361年的某日,漫天大雪,抑或万里无云.一个年轻的魏国中庶子,此时此刻,正在西行的路上.满腹经天纬地之才的他,却苦于不得母邦重用,只得另寻出路.行囊中隐约显现一卷羊皮纸,上书"求贤 ...

  •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4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题文诗: 名号诚信,所以通威;而主掩障,近习女谒, 并行百官,主爵迁人,用事者过.大臣官人, 先谋比周,虽不法行,威利在下,主卑臣重. 立法令以 ...

  •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3名形不当名卑位危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3名形不当名卑位危 题文诗: 据法直言,名形相当,循绳诛奸,以为上治, 而愈疏远;謟施顺意,从欲危世,以为近习. 悉收租税,专民之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 而士卒之 ...

  •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2当禁不止教下乱上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2当禁不止教下乱上 题文诗:难致谓正,难予谓廉,难禁谓齐.有令不从, 不听谓勇.无利于上,谓之曰愿.少欲宽惠, 行德谓仁.重厚自尊,谓之长者.私学成群, 谓之师徒. ...

  •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14用刑诗解3罚贵得罪罚重其轻

    题文诗: 国非无令,国亡患于,令烦不行;军非无禁, 军败患于,禁设不止.众慝弥蔓,下黩其上. 赏贵当功,而不必重,罚贵得罪,而不必酷. 鞭废于家,僮仆怠惰;刑息于国,群下不虔. 爱必待敬,不衰败故,制 ...

  • 《文心雕龙》卷49程器诗解1士贵器用而兼文采文士有疵武将亦然

    周书论士,方之梓材,盖贵器用,而兼文采. 故朴斫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而, 近代词人,务华弃实.曹丕以为:古今文人, 不护细行.韦诞所评,历诋群才.后人雷同, 混之一贯,吁可悲矣.略观文士,之 ...

  • 《尹文子》大道下诗解2法废国乱法公国治

    <尹文子>大道下诗解2法废国乱法公国治 题文诗: 国之存亡,凡有六征:衰国乱国,亡国昌国, 强国治国.乱亡之国,凶虐残暴,不与待焉; 强治之国,威力仁义,不与待焉.其君年长, 而多妾媵,君 ...

  • 《韩非子》卷39难势诗解2使中手御致远可及

    <韩非子>卷39难势诗解2使中手御致远可及 题文诗: 应慎子曰:良马固车,使臧获御,则为人笑, 王良御之,日取千里.车马非异,或至千里, 或为人笑,则其巧拙,相去远矣.以国为车, 以势为马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题文诗: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多资易功.治强易谋, 弱难为计.周灭于纵,卫亡于衡.使周卫缓, 纵衡之计,严境内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 尽其地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题文诗: 今则不然,士民儒侠,纵恣于内,其言谈者, 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纵衡之党, 则有仇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