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凭什么走向未来
这两天,一直想把中国民办教育论坛的大腕演讲听完,但是,挤不出成块的时间。晨练时,听了专家的演讲,受益颇深。
我想的一个话题:在这个社会变革越来越快的时间,我们的凭什么走向未来?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我们当下的教育何以能引领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如果我们教育者本身都没有看到未来,我们岂不是在扮演一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闹剧?
目前来看,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民办教育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特别初中教育,民办教育的优势越来越凸现。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立交桥”,初中段办学难度很大,在大量的优质学校评选中,都是民办学校占大多数,这也说明,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民办学校就是在挑战中满足人们的差异化需求的。在我看来,无论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是:如何以优质取胜?如何办出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民办教育要想发展得好,就得办好高质量,补充公办学校的不足。
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教育寄予更大的期望,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何以能担当起重托?靠什么,才能办得好教育?
原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演讲中提出,评判一所学校是否是好学校,可以用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喜欢学校。当学校离开学校时,是否会留恋学校,盼望着学校生活。只有学生喜欢学校,他才会热爱学校,通过热爱学校进而热爱教育。二是学校中的每个人是否都得到尊重和发展。我们现代的优质学校,宣扬办学成效时,总是拿清华北大学生数作为招牌的,几千个学生,一年出几个清华北大生,就算是优质学校了。把几千个学生都当作清华北大生进行培养,除了几个尖子生外,其他学生都在充当陪读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发展。
由学校,我们也可以察看一下我们的课堂。无论是“满堂灌”,还是“满堂问”,我们的教师都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题。我们的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带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民状态。为了达成统一的、完美的目标,我们的教师穷尽一切手段,除了体罚,我们还有大量的“刷题”,完全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这样的教育是粗暴的,不尊重学生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很多时候“学习”根本没有发生。我很崇尚提出青春语文的语文教师王君的观点,在课堂上,要注重和学生进行艰难的对话,通过与学生艰难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这样的课堂可能不好看,但是很实用,学生最受益。我们应该呼唤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好课堂。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盖一所好学校,物质条件只是办学的基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是强调了校长对学校的引领作用。好的教育,不仅仅需要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好的教师能对学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好的教育,不仅仅需有一批好学生,学生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正是因为教育能够使人改变,才有了学校存在的可能。那么,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呢?好的学校,是学校的物质基础,校长的引领带动,教师的引导示范,学生的成长参与,家长的陪伴关爱,社会的呵护支持等等,众多办量联合,形成的一首美妙的交响乐。何为办学特色,就是把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社会环境进行优化,打造出自己的好的办学条件,就是优秀的特色学校!
教育,凭什么走向未来?
凭质量!
我们的教师,凭什么承担起为人师表的重托?
凭教育情怀、专业技能和终身成长。教师的成长不单单要和时代同步,还有走在时代前面。走在前面,才能引领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