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马东升:【人间四月白鹃梅 】(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处寒

主编:鱼儿姐姐

人间四月白鹃梅
文/麒麟
四月天,风和日丽。一个人去黄峪寺看白鹃梅。
进了大嵩沟,两旁的山壁上出现了一丛丛白色的花儿,散落在绿树丛中。我想,那就是白鹃梅了。
沿着沟底向上穿行。脚下是奔流的溪水。踩在溪流中间的青石上,小心翼翼地行走。溪流两旁居然是沙滩,有枯萎的芦苇散落。走了一会,前面出现了一片小树林,溪流穿林而过。我低着头走过去。不远处,一方数米高的巨石挡住了去路。攀上巨石,极目远望。只见蓝天白云下,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阵阵山风吹来,带来清新的花香。又向前走,林密水高,碎石成堆,显然无法前行了。就沿着陡峭的崖壁向上爬。崖壁顶上是一条崎岖的盘山路。
路上,有三三两两的登山者。背着包,拄着登山杖,在向山上行走。我想,他们也是去看白鹃梅吧。山路弯曲,绕着山峰向大山的深处延伸。崎岖的路面上不时有泉水渗出。路旁的黄蔷薇开出艳丽的小黄花,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我却无暇欣赏。眼睛凝望着远处崖壁上那一簇簇洁白的花儿。它们在风中摇摆着,像在召唤我的到来。
入山渐深。拐过了一个弯。在路旁的一面崖壁下,我看见了一株小小的白鹃梅。像一个着白衣的小仙女,孤零零的站在路旁。我停下了脚步。细细地端详这山中的精灵。娟白的花朵开满枝头,那花瓣层层叠叠,白中泛着天青色。花萼中央,包藏着嫩绿的花蕊。还有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由大到小的五六个,如一串串小铃铛,也悬挂在枝头。椭圆形的,翠绿的叶子隐在花的下面,像极了杏树的叶子。我抚摸着花瓣,嗅了嗅花香,却不忍心去摘它。抬眼望,高高的崖壁上面盛开着一丛丛的白鹃梅。我心里想,这小仙女是从崖壁上面蹦下来,迎接游人的吧。
继续向前走。微风吹来大山深处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我的目光巡视着周围开满白鹃梅的山峰。心情愉悦地行走,脚下也不感觉疲乏。走了一会儿,我看见路旁的山谷里,那浅坡处一丛年青的白鹃梅盛开着。中间最高的一株,顶端的花朵饱满丰瑞,闪着瓷白的光色。未开的花蕾一串串挂在腰间,嫩绿的叶子低垂着。那绿色的茎杆笔直修长。看起来就像是花中一个俊俏的女子。山谷里杂树丛生,散落着白色的花丛。一沫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山谷 里,给人一种幽静恬淡的感觉。远处,一条山坡延伸到山谷里,山坡上面开满了大片的白鹃梅。正午的阳光穿过山峰的 空隙,正好照射在这一片山坡上。阳光下的白鹃梅给人 一种热烈,奔放的感觉。
入山愈深,山沟里,路两旁,山岭之上,那白鹃梅愈来愈多。高矮不同,形状各异。有的新枝初成,有的老树虬枝。每一树都开满了白色的花朵。走着,走着。前面一道山岭吸引了我的目光。高高的山脊上,密密麻麻,开满了雪样的白鹃梅。山脊两侧,则是绿树丛生。那山岭随着山势向大山深处延伸而去。我转山时,它也在不远处,如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盘旋着,陪我 走了好一段路程。不久,白龙的前方出现了一方棱嶒的巨石。巨石矗立在悬崖边上,恰如一个怒目垂须的龙头。远远看起来,好像一条白色的巨龙匍匐在悬崖边上,眺望着远方。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传来一阵喧闹声。拐了一个弯,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原来黄峪寺到了。
天空变得宽阔了,蓝蓝的天空上面,白云悠悠。太阳挂在空中,照得人暖洋洋的。开阔地上,男男女女的聚集了很多人。跳舞,野炊,唱歌,极尽欢乐。中间也有山民在售卖山货。野蜂蜜,藤杖,干果子。也卖一些自家做的饭食。
我在一家小吃摊前坐了下来。要了一碗扁豆粉吃起来。那摊主顺便端过来一碗野菜汤,里面有鸡蛋花和几片洁白的花瓣。我认出那居然是白鹃梅的花瓣。喝一口,味道很鲜美。摊主说,那些年食粮紧张的时候,饥饿的人们吃白鹃梅的叶子和花儿,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听了这番话,我对白鹃梅有了另一层的认识。
在植物百科上说,白鹃梅是一种蔷薇科的落叶生灌木,喜欢生长在山地阴坡处。高可达数米。叶子椭圆形。花开四月。六到八月是果期,结着金色有棱的果实,所以它又叫金瓜果。它的嫩叶和花瓣皆可食用。这朴素的植物,不仅把美丽的外表展现给大自然,更把自己作为粮食奉献给了人类。
而我来的时间,正是四月天。花期中的白鹃梅绽放满山,争奇斗艳。这里是秦岭山里难得的一块较为平坦的山地。有几平方公里大小。在它的路旁,沟壑中,土丘上面,都开满了白鹃梅。这场景,令我想起了周云庵先生的一首诗:白花如雪满山岗,嫩蕊琼丝韵味长。姿态秀梅雪公主,清丽动人淡淡妆。地边石旁作点景,桥畔庭前饰风光。盛花时节没错过,花气侵人笑语香。
吃罢饭,休息了一会。我环视四周。东面几里之外,有一座小山村。我想那就是黄峪寺村了。接着,我把目光转向了西北方向。那里散落着一座座繁花盛开的小山包。
那雪一样白的小山包充满着诱惑。我便沿着一条小路走了过去。一阵春风吹过来,那些山包上的白鹃梅纷纷在风中摇曳着。我来到中间最高大的那个小山包脚下。山包上的白鹃梅茂密地生长着。那洁白素雅的花儿在旷野里恣意绽放。有些地方白鹃梅生长得稀疏一些,那枝干就较为粗壮,高大。那花儿也显得高雅大方。有些地方白鹃梅生得稠密,那褐色的树干互相交错着,纠缠在一起,居然形成两三米高的穹顶。我在穹顶之下行走着,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那浓郁的花香沁入口鼻,令人神清气爽。阳光照射进来,四下里显得斑驳陆离。我慢慢走着。偶尔伸手摘一朵白鹃梅,看那花瓣如玉般圆润,忍不住含在嘴里嚼一下,有点甜,后味还有点苦涩。
很快就到山顶了。这里的白鹃梅显得更加的茂盛,密集。那粗壮的枝干,互相勾结在一起;那圣洁的繁花互相拥挤在一起。让人感觉这里的白鹃梅已经生长很多年很多年了。你瞧,山顶中央那一株粗壮的白鹃梅,足有四、五米高。青灰色的树干龟裂成深深的印痕。树冠硕大,顶着一树繁花,那花儿雪白,繁复又显得优雅。叶子稀少,居然是赭红色的。在这花的海洋里显得分外瞩目。
我坐在树下。一边休息,一边摆弄石缝里一株鹅黄色的地黄花。身旁有游人经过。我听到他们在说着这黄峪寺的历史。原来这黄峪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避暑行宫翠微宫的所在地。这周围的山峰也叫翠微山。每逢夏季,李世民就移撵到这秦岭深山中消暑。后来李世民在翠微宫不幸生病,不久就驾崩了。王公大臣们也为了避嫌,便很少来到这翠微宫了。当年曾经繁华热闹的黄峪寺在历史中逐渐消退。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云:翠云寺本翠云宫,亭台楼阁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棵松。写的就是黄峪寺后来衰退的景象。如今这里只留下满山的白鹃梅和翠微宫的遗址了。
过了一会,我登上旁边一块大石,向周围瞭望。那绵绵不绝的青山,雾气萦绕,绿植覆盖。只有这黄峪寺附近的山上开满了白鹃梅。我忽然想到,上山来的山谷里那么多的白鹃梅,都是这黄峪寺白鹃梅的徒子徒孙吧。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白鹃梅的种子随风飘落在山谷里,很多年以后,便形成了这一条绵延几十里的百花谷。就这样,在山顶上也不知待了多久。渐渐地,太阳的余晖给山峰洒下了金色。那漫山的白鹃梅也镶上了金边。随后,山谷里逐渐地有雾气升腾,弥漫在山间,沟壑。那雾气给每一株白鹃梅围上了乳白色的裙子。眼前这壮丽的景色,让我的身心陶醉在其中了。
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便收拾行囊,匆匆地行走在下山的路上。沿途的白鹃梅轻声低语着,欢送我离去的脚步。
走出了大山,我的内心忽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原来我把'心’遗落在秦岭大山深处这个山花绽放,纯净无瑕的世界里,不愿意离开了。
乐山,乐水,乐花,乐心。
在秦岭山中。
这个风和日丽的四月里。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马东升,男。70年出生。高陵区耿镇人。区作协会员。喜欢散文,小说。偶有作品刊发。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一)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二)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三)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四)

【三秦文学团队风采】【六】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刘  生
副主编:长青山人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吴风平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