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山本”:猎杀山本五十六过程始末 2024-08-04 04:38:19 详细的视察计划1943年4月13日,美军截获一份电报,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发给北所罗门群岛各部队指挥部司令长官的。这份电报,用的是五位数字的乱数式密码,而且,乱数表还经常更换。日军坚信,这种密码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被破译的。然而,美军的破译专家已掌握了部分日军密码的规律,因此,经过3天多的努力,成功破译了这份难度极高的绝密电报。当电文被呈现出来后,美军将领们都大吃一惊,电文是这样的:“GF长官定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乘坐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保护下,前往布干维尔岛、肖特兰岛、布因基地视察,机队将于9时45分在布干维尔岛岛机场降落,然后,乘猎潜艇于上午10时40分到达肖特兰基地,下午4时乘'一’式陆上攻击机出发到布因,下午5时40分返航拉包尔。如遇气候不佳,顺后延期一天。”电文中的GF长官,就是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这份电报,将山本五十六去前线视察的时间、地点、行程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在前线将司令官的行踪用如此详细的电文写出来,简直是太冒险了。可见,日本海军是何等相信自己的密码的坚固程度了。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的处长莱顿看了,心里蓦地有了个想法,他马上报给了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尼米兹也心下一动。他问莱顿,对这事儿怎么看。莱顿回答,山本五十六因偷袭珍珠港而一举成名,已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除了天皇之外,没人比他更能振奋士气,如果把他干掉,日军士气将会大大受挫。尼米兹犹豫了一下,说,日本如果再找一个比他更能干的舰队司令,不是给美军添了个更大的麻烦吗?莱顿肯定地说,根本找不到,整个日本再也捞不出一个像山本五十六这样的人了。尼米兹不吱声了,脑子里飞速地转着。莱顿又不无幽默地说:“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的影响力,无可匹敌,就如同你被他们干掉了,也没人能代替你一样。”尼米兹笑了笑,但立刻他坚定了信心,那就是要“干掉山本”。暗中截杀敌方高级将领毕竟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际问题,尼米兹不能擅自做主,于是,他把电报发回了华盛顿,进行请示。在美国海军看来,这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电报很快就被送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手中。午餐会上的决策--“干掉山本”罗斯福正在例行的午餐会上,与高层人员一边进餐,一边讨论战况。是否要除掉山本五十六的议题,顿时成为主题。山本五十六是偷袭珍珠港的直接策划者和执行者,美国人对他的憎恨,甚至超过了希特勒。在偷袭珍珠港后,山本五十六还曾说,要在白宫与美方结城下之盟,也就是说要美国投降。这更加激起了美国人对他的憎恨。可是,尽管如此,对于是否应该截杀他,还是意见不一,有所争执。在骑士文化流行的西方,人们有个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要像古代的骑士那样,进行光明磊落的正面决斗,而不去进行暗杀。基于这种传统,有高层人士提出,不应该实施暗杀,因为这样做不光彩,还可能暴露日军密码已被破译的事实,万一日军因此更换密码,就会给日后盟军作战带来困难。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极力主张杀掉山本。他激动地说,山本五十六要去的地方是前线,是在作战区域内,不是后方!在前线,一个海军上将和一个普通士兵没有区别,都是合法的射击目标!多数人都支持金上校,说,山本五十六是发动偷袭珍珠港的元凶,他一开始就违反了战争规则,即便他活到战争结束,也还要接受审判!有人搁下了刀叉,愤愤然地说,山本五十六搞偷袭,是他暗杀在前,而且,他杀了我们几千人!终于,反对者也都改变了立场,不再迟疑,都觉得应该把山本五十六除掉,不应考虑什么战争规则,因为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都早就不再讲战争规则了。罗斯福注意地倾听着,一直没吭声。他也在盘算,也在权衡,既担心此举会影响国际声誉,使美国正义的形象打折扣,又担心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如果不除掉山本五十六,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还要增多磨难。想来想去,犹犹豫豫,踯躅再三,罗斯福终于做出了决断:“干掉山本!”但他强调:为了对破译日军密码的事情保密,不得泄漏一丝口风,要制造成偶然相遇的事件。此次行动的代号为--“复仇”。海军部长诺克斯在结束午餐后,亲自拟定了行动方案。经过研究,诺克斯决定,交给瓜岛的驻军来执行任务。随后,他把命令传达给了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P-38成为主角尼米兹正在珍珠港的舰队中,他接到命令后,大为快慰,立刻通知海军上将哈尔西。哈尔西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通知了所罗门海域的指挥官米切尔少将。在给米切尔的命令中,附着详细的关于山本五十六的行程安排。在命令的最后,是这样一段话:“要想尽一切办法击毙山本司令及参谋人员!总统非常重视这次战斗,结果速报华盛顿!此份电报,不得转抄和保存,战斗结束后立即销毁!”米切尔深知事关重大,当即行动起来,调兵遣将,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当日下午4时,在前线指挥部,相关人员都被紧急召集了来。P-38战斗机飞行员米歇尔和兰菲尔都赶到了。米切尔表示,不管怎样,也必须抓住这只“鸟”,现在就订个“捕鸟”方案!陆战队的司令官建议,既然山本五十六要乘坐猎潜艇离开肖特兰岛,那么,不如趁他乘猎潜艇时,让人在卡希利湾里设伏,发起袭击。猎潜艇是一种小型水面战斗艇,要想击沉并不难。飞行员米歇尔坚决反对。米歇尔说,港口中有那么多舰只,很难确定他乘坐哪一只,到时候会手忙脚乱。兰菲尔补充说,能不能找到他没把握,而且,即使把舰艇击沉了,人也未必会死,要干的话,不如在空中干!但是,在空中实施拦截,最大的难点是时间要把握精准,要抓住分秒不差的时机。因此,一些人也不同意兰菲尔的意见,担心如果山本五十六不按日程安排来行动的话,或迟到,或早走,那么,空中拦截就将彻底失败,到时候,更傻眼了。众人又继续想其他办法,绞尽脑汁,费尽心机,都没有可行的点子。经过研究,米切尔最终决定,还是进行空中拦截。因为山本五十六素来守时、严谨,从未有过时间错乱的时候。如果这一次山本五十六破天荒地没有守时,那只能说明是天意使然了。米切尔取出地图,将截击山本五十六的空域,确定在布干维尔岛的上空。这里距山本五十六计划降落的机场,只有7分钟航程。参加拦截的飞机,是18架P-38“闪电”式战斗机;战斗机将分为两批,从瓜岛起飞。其中,12架“闪电”的任务是调虎离山:从高空诱开并纠缠住日军的6架“零”式战斗机;这12架“闪电”,由米歇尔率领。另外的6架“闪电”,负责狙击任务,从低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这6架“闪电”,由兰菲尔率领。经过周密的计算,美军“闪电”将在早上9时35分,与山本五十六的座机相遇。固执的山本,守时的山本对于山本五十六的出行,日军中,不止一个人想阻止他。肖特兰岛的守将诚岛高次,甚至专门飞到了拉包尔,苦口婆心地劝道,这次视察所发的电报,非常荒唐,千万不能去,太危险了。山本五十六不为所动,告诉城岛高次,视察计划既已经通知各基地,基地肯定都准备好了,他不能不去。他安然若素,还让城岛高次等他回来,一起用餐。第3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也再三反对出行。但他怎么劝也没用。见此情景,他便建议,如果长官执意要去,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肯定不够,要多派几架战斗机。小泽治三郎去找参谋长宇垣缠,想让宇垣缠多多加派战机。宇垣缠患了疟疾,发着高烧迷迷糊糊地睡着,小译治三郎只好退出来。1943年4月18日清晨,山本五十六一身着洁白军装,准时地走出了拉包尔的司令部。上午8时,他乘坐一架“一”式陆地攻击机,宇垣缠及8名高级官员乘另一架,从拉包尔机场起飞。6架“零”式战斗机在2架攻击机两侧护航。几乎同时,在瓜岛的“亨德森”机场,美航空第330大队的18架P-38“闪电”式战斗机也整装待发。“闪电”“复仇”“闪电”的航程可达1100英里,而瓜岛至拦截点来回的距离接近1000英里。为使飞行员有充裕的战斗时间,地面人员连夜为“闪电”加装了310加仑大容量的副油箱。为了避免被日军雷达发现,“闪电”在前一半的路程中,要在距水面30英尺的高度上飞行。也就是说,差不多紧贴着海浪飞行。这种低空飞行,会使机舱变成“温室”,而“闪电”还没有空调系统,这对飞行员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起飞前,米切尔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完成任务!”7时30分,“闪电”向目标上空飞去。有2架在起飞瞬间却发生了机械故障,只得退出了任务。按照约定,在飞行时,一概不得使用无线电。飞行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海面上低飞两个小时后,终于于9时33分到达指定空域--他们比山本五十六的座机,早到50秒!突然,领航的“闪电”在左前方30度发现了目标--2架双引擎陆地攻击机。目标如期到来,美军飞行员们惊喜交加。米歇尔率领飞机爬上6000米高空,引诱日本的6架“零”式护航机追上来。就在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在山本五十六座机右下方约500米处,兰菲尔率领的狙击机群从海面上迅速爬了上来,瞬间就追赶上来。这时,日本“零”式战斗机觉察到似乎上当了,拼命似的全速俯冲下来,想掩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可是,为时已晚。美机果断地连续扫射,山本五十六的攻击机起火了,拖着长长黑烟向下面的森林坠去。宇垣缠的飞机,距离山本五十六的飞机有4公里左右,也被追上击中,坠落到海上。这场空中伏击,仅进行了3分钟,便告结束。是谁打中了山本的座机?兰菲尔说是他自己打中的,而他的僚机霍克斯·巴伯声称是他打中的,这一官司一直打了几十年。直到1997年,美国“王牌飞行员协会”才最后认定是巴伯一个击落了山本的座机。继续摆迷魂阵两天后,山本五十六的尸体被找到。近一个月后,即1943年5月17日,载着山本骨灰的“武藏”号战列舰由特鲁克基地起航。5月21日,“武藏”号驶入东京湾。同日下午,日本大本营正式公开发表山本的死讯,全文如下:“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于本年4月在前线全盘指导作战中遇敌,在作战飞机上壮烈殉职,另派海军大将古贺蜂一接任遗缺,已经在指挥联合舰队继续作战中。”海空奇袭山本五十六,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使日本人大为惊慌,困惑不解。事件发生后,美军故弄玄虚,特意派出P-38“闪电”战斗机连续几天都毫无目的地在事发地点的周边飞行,以便让日军相信,山本五十六被空中拦截完全是一次偶然。射杀了山本五十六的功臣兰菲尔,被要求立刻离开瓜岛,回到美国,以免泄露机密。兰菲尔在专人的“陪同”下,秘密回国了。当他走出机场时,他被告知,马上要由宪兵陪同,直接去往陆军部,途中不得与任何人交谈。可见,美国对这一事件的保密性如何重视。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外人知晓山本五十六遇袭的真正原因。战后,兰菲尔访问日本,接待他的人员就是山本五十六的夫人。她并不知道是兰菲尔率领的人截击了她的丈夫,还友好礼貌地接待了兰菲尔。战后,有一次尼米兹接见记者,有记者问他:“当初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是偶然吗?”尼米兹用一种极少见的坦率回答说:“当时,我们可以破译日本军方所有的密电,山本被击落那天,他的行动计划我们非常清楚。” (图文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 相关推荐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十八) 看似一切已尘埃落定.但作为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最杰出的人物,山本的故事还未结束.1949年12月6日,兰菲儿驾驶一架民用飞机环游世界,途中在东京做了5小时短暂停留.因在国际航空协会环球飞行比赛中创造新记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十二) 走进指挥所,米歇尔和兰菲儿顿感现场气氛有些异常,包括米切尔少将在内的几名高级军官全在这儿.一名少校参谋递给米歇尔一份电报:最高机密,第三三九中队务必全力以赴,及时赶到并击落山本座机,总统特别重视本次行 ... 档案《复仇 猎杀山本五十六》 档案《复仇 猎杀山本五十六》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三) 离开伦敦之前,丘吉尔特意嘱咐大家,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他让参谋长们集中力量争取马歇尔,他本人则做总统的工作--兵对兵.将对将.总统对首相,凡事都讲个门当户对.至于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十六) 6.2.3 伊号作战 "81号作战"的惨败给大本营带来了极大冲击,东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新几内亚地区重组攻势的困难性.陆军参谋本部提出,"到6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十七) 而山本的对手则恰恰相反.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暂时仅剩"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两艘,但其新锐航母"埃塞克斯级"的首舰&qu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十八) 联合舰队司令官亲自出马,气势端地是非同小可.在拉包尔机场,东南方面舰队司令官草鹿.第三舰队司令官小泽.第八舰队司令官三川率海军一众高级将佐在机场列队迎接.在与众人寒暄之后,山本径直来到东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十九) 可惜天不遂人愿.次日大面积的积雨云覆盖了新几内亚上空,日军战机必经之路欧文斯坦利山被阴云笼罩,难以飞越,"Y行动"被迫再次延迟.11日天气情况仍不理想,但侦察机发回的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十一) 1942年10月罗彻福特中校调离之后,夏威夷情报站站长的职务由威廉·戈金斯上校接任.H站已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搬到了一幢宽敞明亮的大楼里,工作人员也迅速膨胀到千余人--未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十五) 按照惯例,联合舰队司令官通常由海军大将至少是中将出任--山本出任司令官时还是中将,大将军衔是在任内晋升的.考虑到目前是战争时期,中将军衔不足以服众,如此近藤.高须.小泽.草鹿等现役中将就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十九) 虽然对击落山本座机的功绩是否属己淡然处之,但巴伯却对自己在中国的一次危险经历念念不忘.就在"复仇行动"之后第二年,巴伯辗转来到中国,加入了陈纳德上校的"飞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