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越顺的人生,都浓缩成了这三句话
生活就像是洋流,浩浩荡荡地向前流去,
途中难免遇到浅滩和触礁。
每到这种时候,真正能拉我们一把的摆渡人,是自己。
越过越顺的人生,都浓缩成了以下三句话。
江南说:
“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这个世界上的烦恼大多都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一个真正无欲无求的人,想必更没有痛苦、执念或遗憾等情绪。
那些困住我们的囚笼,多是从我们有了欲望的那一刻开始,就悄悄在心里扎根了。
烦恼虽无数,不找自然无,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与人的相处,大多是落花流水,相交无痕,
今天过不去的事,当你老年回顾一生时,可能都看不到它。
外界的人和事都非我们的烦恼的主要来源。
我们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心。
烦恼无数,想开始晴天;繁华三千,看淡是云烟。
就如王阳明所说:
“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一个人的命运百分之九十不是由事情决定的,而是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人,之所以会累,不是别人赋加的疲惫,而是自己不放过自己。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走什么样的路,遇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烦恼因我而起,也会因我而灭,明白自己是唯一的答案,才能活得自在。
有这样一句话:
“没人愿意被关在笼子里,问题是,给你一片漫无边际的天空,你是不是真的敢要。”
梦想每个人都有,但不同的是,有的人成了真;有的人落了空;还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迈出第一步。
做了,才知道是对是错,是曲是直。做了,才知道哪里有不足,还要走多远才能追得上。
有人曾问曾国藩:
“您每天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但您学问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是怎么做到的?”
曾国藩答道: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
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 既过不恋。”
读书时不想着见客,见客时不想着读书,
是说事情没发生之前不患得患失,如果事情来了,就坦然面对。
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所以,别想太多,做了再说。
你尽管去做三四月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的很多东西,往往与我们有着既定的缘分。
来时便来,去时自去;得失看淡,方能聚散自然。
是你的,总归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不是你的,哪怕拼尽全力得到了,也注定留不住。
有得必有失,是生命的必然;有聚必有散,是命运的成全。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普通的公司小职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花了两元钱买了一张彩票玩。
出人意料的是,彩票竟中了大奖,于是喜欢跑车的他便用奖金买了一辆跑车。
小职员十分喜欢这辆跑车,每日都驾驶跑车去兜风,然后好景不长,跑车被偷了。
朋友们纷纷来安慰他,言语中似乎担心他想不开,他却笑呵呵地说:
“如果你们有谁不小心丢了两块钱,会寻死觅活吗?”
面对朋友们的疑惑,小职员道:
“我用两块钱买了彩票,因此得到了这辆车, 现在车丢了,不就是两块钱的损失吗?”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把得当做奖励,不志得意满;把失当做经历,不消极懈怠。
世上的事有得必有失,最后都逃不过归零。
有这样一句话: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也只能日食三餐, 夜寐一床。”
人和人的地位和财富可能会有不同,
但却一样要每餐只能填饱一个胃,每晚只能睡一张床。
有很多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不一定需要多少物质或荣誉。
知足常乐,别让“得失心”变成一团乱麻,乱糟糟地缠绕住你,把你束缚得不能呼吸。
不为明天而焦灼,不为今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