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拧腰”实为“松腰” “提肛”必要“顶悬”——点破八卦掌身法关键(上)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各具特色,而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身形动作和训练方式上。
在太极八卦图上,形意拳走的是两个“鱼眼”,讲究“斜插直入、刚中寓巧的整体爆发力”;太极拳走的是黑白两个阴阳鱼中间的那条曲线,讲求一个“化”字,也就是“不离不即,不丢不顶,引进落空”;而八卦掌走的是两个阴阳鱼外面的圈线,讲的是“刚柔相济”,注重一个“变” 字,即“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离或即,忽刚忽柔,变化莫测,无有定形”。因此,八卦掌腰的转动幅度要大,身形的钻翻摇返、俯仰游纵、高低转换以及“横劲”的使用频率要多,走中发力、以斜打正、步法左右掰扣的特点要突出,它主要练的是身法和步法。这就是八卦掌与其他内家拳法在训练身形动作上的区别。
走中发力、转身换步和横劲的使用靠的是行走中腰胯抻开之后腰的黏力和旋力,而“直步横行”是八卦掌用以松开腰胯,提高腰部平行旋转幅度,进而增强“横力”的最好训练手段。在八卦图上,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正西)八方成圆;在拳法中,按照这个道理绕点走圆、左右循环、拧旋走转,正是八卦掌最便捷地训练“直步横行与步法转换”之法。换句话说,松膀子,抻腰胯,开筋骨,长黏力和训练“移步换形、脱身换影”之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圈。站桩和坐功在几乎所有的门派中都有;而动静相兼的走桩(走圈)之功,却是八卦门最独到的。八卦掌身法和步法的功夫就是转圈“转”出来的,走圈功就是八卦掌的特征。这也是八卦掌与其他内家拳法在训练方式上的重要区别。
据说,早年一位八卦掌老前辈干活时也不忘练功,每天都是马步站桩端着大笸箩摇煤球,当他去另一头倒煤球时,总是上身侧转,将盛得满满的大笸箩端在身后,双脚直迈前行,日复一日地练出了功夫。可见练八卦也可以直着走,但终归还要练出“直步横行”的功夫,即两胯、两腿冲向前方行进,而上半身却在腰的带动下转向了身侧。
听前辈们讲,八卦掌最初就只有转圈和单换掌,后来许多掌式套路都是第二、三代先师们为方便教授学生才创编出来的,因此继承传统除掌式身法之外,最不能丢的就是转圈功。
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练功口诀中可以看出,“顺项提顶,松肩坠肘,紧背空胸,溜臀收肛,气潜丹田”等项,是三家共有的内容,而“合肘掩心出抱力,斜身拧腰中平转”,却是八卦掌特有的要求。走圈功正是练出以上这些功夫的“方便法门”。在一圈又一圈的走转中,同时具备着“动”与“静”两个功法要素:一面是双脚轮换着被躯体“提拉” 起来再往前送出去;另一面却是在“凝神静气”之中,双手找出“合劲” 置于胸前“定”住不动,并随着上半身转向身侧。两个要素既截然分明,又浑然一体。走转之时,两手蓄力如拧绳,身如螺旋,要练出“横劲”,走中发力,侧面进击。走圈练好了,还能做到行走之中或者生活当中随时随地“收谷道(提肛)”,使丹田气足,功力深厚。这也是八卦掌的特点之一。
“提肛”是功夫,但强行必致病,它须与“顶悬”结合才能自然无碍。走圈可以促进周身气血运行,其速度可快可慢,须顺其自然,早练气,晚练神,“快”练身步,“慢”练功夫。从大处说,走圈如同月亮绕地球,身体绕树走是“公转”,上半身往圆心及身后旋是“自转”;从小处说,走圈时身体就像“一盘石磨”,胯以下是不动的磨盘,腰以上是转动的磨盘,拧旋走转当中,两胯面向圈线不动,而腰却是带着上身与双臂始终往圆心旋转不停。走圈当中,无论步子快慢,都要“行云流水”,身子不可高低起伏;还须时时保持身体“中正”,头悬于天,身子悬于颈项,四肢悬于躯干,身体每一个关节处都松开“挂”住了。这即是贯穿全身的阴阳对立统一。此时方能保证“斜身拧腰”时身体不偏。
况且,只有在这种“功夫状态”下,前文所说的“内家拳所共有以及八卦掌所独有的功夫”,才能自然而然地练出来。关键是看住这个“劲”别让它跑了。否则,“挂劲”丢失,“顶头悬”就没了,重心不稳,拳架没了“中正”,所有关节的“阴阳对立”也没有了;全身一盘散沙,松肩坠肘,涵胸拔背,溜臀收肛,气沉丹田全都谈不上。还有“斜身拧腰”也不是腰使劲硬往里拧,而是依靠“顶悬”之劲将腰胯相对松开,使上半身在上下方向(头与脚)和前后方向(伸出之双掌与不动之身)同时具有的“对立统一”的推动下,自动带着双臂往圆心旋转。因此,说是“拧腰”,其实是“松腰”,“拧”的动作不是用劲去拧,而是在“挂劲”找到之后,腰自然松开,并流转出一股旋腰的劲。反过来,没有了“顶悬”,腰也松不开,此时如果还想使劲去拧腰,必然是脊柱不正、呼吸不畅、气血受阻,日久则必成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