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瓷器,“国民康熙青花瓷器”的文化底蕴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 屈 一 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盘口瓶,凤尾尊、花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 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康熙青花分水技法或说分水皴法。最早期是在元代和明末的青花瓷上就可见她素雅的面容。直到清康熙时期,青花分水这一技法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康熙青花瓷的一个典型特征。景德镇的青花料分五色,有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分水青花在操作过程中讲究用水之法,即根据画面的要求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分为高水中水和低水。只有分水,才能做到疏密有致。一笔而过于瓷坯之上呈现出深浅浓淡变化丰富的艺术形象。既有对比,又很协调,体现出了青花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了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的视觉效果。通过分水一朵牡丹只用一种青料就能达到千变万化层次丰富水料相融的艺术效果。

  康熙晚期的青花色调,由中期的浓艳青翠渐变为浅淡或灰暗,有的呈色不稳,出现晕散。此时除传统瓷器外,外销瓷上开始出现葡萄牙、荷兰、法国商人定制的西方人物、花卉、风景等纹饰,颇引人注目。

  康熙明珠料的珍贵就在于氧化钴的含量高,其它杂质含量低,特别是铁和锰的含量都很低。我国高 级青花产品,不论是明清以前或明清以后,均系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每种钴土矿成份极不相同,但均含有一定量之氧化钴在内,青花的蓝色即由此少量的氧化钴所生成。氧化钴含量多则色调深蓝,氧化钴含量少,则色调淡蓝。康熙明珠料中的氧化钴的含量,经过富集调造高达到8-9%,通常达到4-5%已属上等青料,大部分青料的氧化钴含量只能达到1%及以下。

  康熙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画,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各个朝代的青花瓷款识的字体、写法、料色和风格都有该年代的显著特征,所以,只要掌握了鉴赏的基本规律,就能看出青花瓷的优劣。

  康熙瓷器开启了造型之先河。其中,官窑器多小件,少见大器,而民窑青花器物的造型丰富多样,又多见大器。我们通常见得棒槌瓶,大方瓶,凤尾尊,观音瓶也大多数出之民窑。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的旋痕及黑疵。目前所见的现代仿品一般均有底釉,旋纹不明显,而且仿品尚未发现带明显黑疵点。

(0)

相关推荐

  • 康熙青花辨伪

    康熙青花采用"分水"法将青钴料调制成不同的浓度,因此可以绘制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层次感鲜明,最 高能达到7至9层.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 ...

  • 康熙青花瓷的鉴定

    中国瓷器可以说是风靡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们追捧.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更是在品种和制瓷工艺上都到达了一个高峰,在中国瓷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青花瓷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瓷器,青花瓷最早是出 ...

  • 快速鉴定“康熙青花瓷器”的技巧

    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为主,陈设器为辅,造型侧重于实用性,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上还多具有明代古朴浑厚之遗风. 康熙晚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提高,海内外对瓷器的需求更大量增加, ...

  • 谁破解了康熙青花瓷器的秘密

    康熙前期胎体虽然较精细,瓷质坚实紧密,但仍未能摆脱明晚期厚重的特征.到了中晚期,才变薄,接近于雍正的轻薄俊秀.现代的高仿康熙瓷器物,其胎体厚薄均匀,入手沉稳凝重,胎薄却过于轻薄.胎体有粗细两者,细的不 ...

  • 如何判断康熙青花瓷器

    康熙青花瓷中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 ...

  • 精品赏析罕见精美的康熙青花

    康熙年间瓷器史最伟大成就是:将明末发明的混水技法(青花分水),成熟生产出来,使青花浓淡层次更加分明,运用云南珠明料和浙江省的浙料,蓝色明亮的特长使景物有5\7\9种不同色阶,使山水画的深幽境界淋 漓 ...

  • 怎么样才知道康熙青花的价值和真伪

    康熙瓷的胎精细洁白,侧光视之,常有微细的闪光显现,若煮熟之糯米,故有"糯米胎"之称,其手掂的分量比之不同时期同类大小的瓷器要重.器物的内壁在制作时用竹刀刮制的痕迹清晰,线条分布自然 ...

  • 中国典型康熙青花图片鉴赏

    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精品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 心举槌,共76件拍品,其中,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一套以2900万元落槌,成 交价3335万元(拍前估价:R ...

  • 龙泉窑瓷器,“国民龙泉窑瓷器”的文化底蕴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普遍装饰着刻划花,花纹有莲瓣.牡丹.菊瓣.龙纹等;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则以刻花为主,划花为辅,有时也会出现花口,花纹与北宋时期基本相近;而元朝时期的龙泉青瓷则更多采用露台雕刻的方法, ...

  • 时大彬紫砂壶,“国民时大彬紫砂壶”的文化底蕴

    2010年西泠秋拍"碧沉香泛?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中,压 轴登场的时大彬制圈钮圆壶,最 后以1344万元天价成 交,创下当时国内紫砂壶拍卖的最 高纪录. 时大彬早期做大壶,在娄东 ...

  • 清代鼻烟壶,“国民清代鼻烟壶”的文化底蕴

    鼻烟制作与今天的香烟有稍许相似之处,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掺入麝香,冰片,薄荷等名贵药材制之,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此烟非今天的香烟,对身体无害,可解除疲劳,甚至还能治疗一些疾病 ...

  • 从胎釉特征看康熙早中晚期青花瓷器特征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这是清代历朝青花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正是如此,自清朝末年便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崇尚 ...

  • 康熙冰梅纹青花瓷器真品图片

    青花冰梅纹,始创康熙,以仿宋官窑冰裂纹为地,并于上画朵梅或折枝梅花,以不规则的短线组合为特点,常饰于瓶.罐.盘上.青花浓料画冰裂片纹,青花淡料略加晕染,其间勾画白色梅花,蓝白相趣,寒梅吐艳尤显芬芳,颇 ...

  • 和田玉,“国民和田玉”的文化底蕴

    对于和田玉的鉴别,主要有察质地.用水滴.试温度.看结构和鉴皮色等五种办法.真玉质地澄澈,有一定的透光性,假玉的质地浑浊,也不透光. 和田玉可以说是我们最熟知.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玉,在中国人心 ...

  • 青铜剑,“国民青铜剑”的文化底蕴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 ...

  • 金元宝,“国民金元宝”的文化底蕴

    金锭主要用来作为货币存储.首饰以及其他装饰品,对于古代的金银元宝,价值会更上一层,里面不但熔铸了当时较高端的技术水平,还蕴含着历史文化意义,在近几年中的金锭,价格都翻了几番. 砖形制规整,它的特殊之处 ...

  • 光绪元宝江南省造,“国民光绪元宝江南省造”的文化底蕴

    察边窗:真币经过流通,边齿虽有些磨损,但齿距整体划一;自然流畅圆润,反之边齿生硬,不太整齐,长短不一,有浅深之感. 光绪元宝江南省造 含银量充足的新品银元做旧,作假者上火烧则将其表面锻成黑紫色,所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