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从岷江中打捞出一枚印章,转手倒卖了1300万,三年后大难临头

明朝自万历以来,国家日益凋敝,百姓困苦不堪。待到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国家更是内忧外患终年不绝。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关外,满清军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跨过长城直取北京。在关内,则有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正在逐渐占领明朝的城市。相比于满清军队的外患来说,内部的农民军起义则是直接威胁着明朝的安危。

自古以来,只要提起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人们首先都会想到打进北京城,覆灭明王朝的闯王李自成。但其实还有一位农民军领袖也一直活跃于那个时期,并且还做了皇帝,这个人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画像

据《平寇志》记载,张献忠生于1606年,本是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人。张献忠出身贫寒,曾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做贩卖红枣的生意。长大后,因为喜欢打抱不平,生性倔强,他做了一名当地的捕快。在崇祯年间,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早就对明朝不满的张献忠也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并且很快就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

后来,张献忠的部队攻下了凤阳(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焚烧皇陵,一时间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人物。紧接着张献忠一鼓作气难下了襄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宣布建立大西政权。后带兵攻入四川,在成都称帝,正式定都成都,改元“大顺”。大顺三年,张献忠在于南下的清军作战时被清军肃亲王豪格射死,这一位传奇人物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岷江中出土的沉银

01

关于张献忠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但关于张献忠,却有一点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那边便是传说中张献忠的宝物。张献忠经营四川多年,必定积累了大量的财宝,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张献忠政权覆灭之后,这笔巨大的财富就不翼而飞了。曾经有传言称,在国家将要覆灭的时候,为了避免财宝被敌人夺走,张献忠秘密地将财宝沉入了江水之中。但一直以来这个传说一直没有被证实,直到2005年。

这一年,四川省江口县当地政府为了治理流经当地的岷江,召集了大批工人兴修水利工程。就在大家紧张的施工时,一些工人惊讶的发现,岷江之中竟然存在着许多明朝时期制造的银锭,这些银锭数量众多,即便是抛开其历史价值不论,单单按照市场银价出售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岷江发现银子的消息吸引了大批村民

岷江发现银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岷江边上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前来寻宝的村民。附近的村民宋某就是其中之一。

02

这位四川村民从岷江捞出了一枚印章,不同于其他村民发现的银子,枚印章由纯金打造,并且上面刻着永昌大元帅5个字,显然这枚印章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那些银子。拿到了印章后,宋某一刻也不敢停留,他深知这如果是一件文物,那么必定价值不菲。

张献忠所用金制印章

宋某的家庭条件一直不好,世世代代靠着务农为生,因此这枚印章也被他当成了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

为了判别这枚印章的真伪,他偷偷找到了当地博物馆的专家鉴定。专家见到这枚印章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一眼就看出这很可能就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物品,很可能还是随身携带的。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博物馆的专家当即就建议他将这枚印章交给国家保管,并且承诺会给他一定的补偿金,但宋某没有答应。

岷江中出土的沉银

03

回到家后,宋某始终随身携带着这枚印章,生怕被坏人偷走了。但他还始终无法彻底放心。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宋某最终转手将这枚印章倒卖了出去,一下子就拿到了1300万元。这样的巨额财富对于一个世代务农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拿到钱的宋某非常激动,心想着自己的命运终于要改变了。此刻的他不会想到,三年后自己将会大难临头。

民警追回文物

三年后,国家文物部门听说了这件事,于是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最终证实了宋某确实有私自倒卖文物的行为。于是宋某作为文物的售卖者,也就是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相关涉案人员也都被一一抓捕。在经过法律的审判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牢狱之灾。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