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6年,宋高宗赵构给皇侄赵昚送来...

公元1156年,宋高宗赵构给皇侄赵昚送来20位美女,年轻火盛的赵昚正准备大快朵颐,却被自己的老师及时制止,而另一位皇子赵琢则享用了宋高宗送来的10位美女。不久,宋高宗便召回30位宫女。经检查,送给赵昚的20位宫女完好无损,而送给赵琢的10位宫女全部被赵琢享用。赵昚忍住了一时的欲望,换来宋高宗的禅位,成为宋孝宗。
史浩是赵昚的太傅,老谋深算,他看出其中的端倪。宋高宗无后,虽心有不甘,多番折腾,可皇后和妃子的肚子毫无起色,最后只能选择非亲生的侄子赵昚为后。立储君向来是宫中争权夺利的大事,立赵昚一事也充满了矛盾,因为韦太后钟意的是赵琢,两个人明争暗斗,立储一事尚未明朗。
赵昚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太傅等人的帮助下暗中积蓄力量,博取宋高宗的欢心。宋高宗原本倚重秦桧,可到了宋高宗晚年的时候却对秦桧起了猜忌之心,赵昚发现了苗头,在秦桧身边暗布眼线。
秦桧病重之时,赵昚第一时间把消息奏报宋高宗,宋高宗及时赶到,打破了秦桧一流妄图继续立秦桧之后为丞相的企图。如果秦桧成功,秦桧余党在朝中会继续呼风唤雨,这对宋高宗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因为这件事,宋高宗对赵昚更有好感。
韦太后去世后,宋高宗可以独揽大权,可还是想进一步考察两个接班人。在此之前,宋高宗先反思自己的过失,认为自己无后的原因是贪恋美色,故而决定以美人试探赵昚和赵琢,以免未来的皇帝会再次出现自己的情况,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送美女的试探。
赵昚年轻力壮,一下子面对20位宫女,心痒难耐,若不是太傅及时制止,这20位宫女也会被赵昚享用。可怜的赵琢,此前也曾经努力过,无奈在美女面前败下阵来,还以为是宋高宗关心自己呢,送给赵琢的10位宫女无一幸免。
三年后,赵昚被正式立为太子,又三年后,即1163年,宋高宗禅位给赵昚,赵昚成为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孝宗,也是南宋最有能力、最有骨气的一个皇帝,可惜的是宋孝宗有北伐之心,无北伐之臣,他没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北伐名将,为数不多的大将还早早病逝。
宋孝宗刚即位便做出几件大快人心的事,削秦桧官爵、为岳飞平反,任命主战派为重臣,一向主张北伐的张浚在宰相位上积极出谋划策。然而,当初帮助赵昚登上皇位的太傅兼右相史浩,此刻却站在了主和派一边,处处掣肘。
最令宋孝宗无奈的是,太上皇宋高宗赵构表面上已经退位,暗中却支持主和派,这也是史浩一帮人最大的后台。也难怪,赵构当初对金奴颜婢膝,被金国吓破了胆,如今宋孝宗上台来要全盘否定自己的以往,这让太上皇的脸上也挂不住。
比如,金国使臣来访时,宋孝宗想按照接待敌国的礼仪,结果却在宋高宗的压力下,按照以往宋高宗与金国签署的协议递交国书。在北伐一事上,宋高宗也暗中支持主和派,以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为由,一再拖延北伐事宜。
强硬的宋孝宗最终力排众议,下定决心北伐。他任命李显忠和邵宏渊攻打金国,打了金国一个措手不及,北伐军接连收复失地,胜利在望。金国一直视南宋为弱鸡,只有金国打南宋的份,根本没想到南宋会主动出兵,所以战争一开始被宋兵打得溃不成军。
不过金国兵力毕竟还很强大,在醒悟过来后及时组织战斗,与宋军开始了艰苦的厮杀。对南宋来说,此时最糟糕的不是金兵,而是邵宏渊。邵宏渊嫉贤妒能,不愿意看到李显忠一路取胜,便故意不配合李显忠,导致李显忠大败,北伐大业功亏一篑,金兵连连取胜。
这下主和派更有理了,主战派则受到排挤,被降职或者被开除,一时间朝堂之上又成了主和派的天下,软弱的投降派们纷纷进谏要向金国议和进贡。最让宋孝宗受不了的是,金国竟然让南宋皇帝称呼金国皇帝为叔,宋孝宗根本不愿意,于是一面谈判,一面令宋兵严阵以待。
关键时刻,又是宋高宗从背后捣鬼,向宋孝宗施压,再加上军事上的失利,宋孝宗不得不罢免了最大的主战派张浚,同意与金国签署协议,归还此前占领的几个地方,金国皇帝与南宋皇帝也以叔侄想称。
宋孝宗并没有彻底甘心,他仍然积极筹划北伐,练军备战,试图再次雪耻,尤其是压在南宋军民心头的靖康之耻。宋孝宗是多么希望能在自己手中实现这个愿望呀,可这个愿望随着虞允文的去世而彻底破灭。
虞允文也是主战派,宋孝宗先是让虞允文为相,后又派虞允文到四川练军备战,约好一同出兵北伐,一雪前耻。可是虞允文被派到四川后,迟迟没有动静,虞允文的理由是北伐的军事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着急的宋孝宗亲自书信一封,命人亲自交到虞允文手中,送信之人反而带给宋孝宗带来一个悲伤的消息:虞允文因为劳累过度病逝了。
宋孝宗备受打击,环顾朝堂,竟无一个热血男儿肯站出来支持北伐,连太上皇都不愿意与金国开战,谁人还会支持自己呢?心灰意冷的宋孝宗从此不提北伐之事,只想着发展南宋,为将来的接班人北伐打好基础。
试想一下,如果宋孝宗手下有韩世忠、岳飞等北伐名将,有张浚、虞允文等主战派为相,再加上皇帝北伐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大宋的历史会不会改写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南宋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北伐光复的好皇帝。#文化大拜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