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6|想法和行动 2024-07-30 02:43:58 今天讲两句:“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黄香,字文强,湖北安陆人,东汉时期有名的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九岁时便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等父母安寝之后自己才休息;冬天由于天气严寒,他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床弄暖和再让父母休息。小小的黄香行为就名播京师,当时便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称号。 今天的物质条件远远胜于古代,但通过物质上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今人不见得胜于古人,尽管今天物质非常丰富,但很难说今人在孝顺长辈的方面能够超过古人。孝,在这里体现对待长辈的态度和行动,也代表一个人对自己认识的高度。孝和敬是连在一起的,只有足够的孝才能有足够的敬,也只有足够的敬才能有足够的诚,诚者自成也。诚即本来面目,坦诚地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以及一切物。人本来是诚的,本性具足的,可惜后天的种种因缘便得不诚或者不够诚了,所以首先要明白,要通过修从而恢复本来的状态。而最好的修就是首先在行动上和观念上对父母尽心尽孝。想法或者发心并不难,一时的感动也很简单,但行动,尤其是坚持在行为上体现对他人的敬,便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把想法转化为行动是很多人成功的法宝,不能够把想法转化为行动是很多人失败的原因,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就要把想法转发为行动,而且我们要不断告诉自己,孝敬父母不能等。我们要明白,我们在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变老。你不能说,等我有钱了我就带父母去旅行,就好好孝敬父母。其实,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孝,有怎样的能力就做怎样的事情。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体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主要侧重对父母的关心和关怀。子女赡养父母有几个层次,第一是养父母之身,把父母的身体安顿好,照顾好,人老多病是常态,这个需要子女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医学保健方面的知识;第二是养父母之心,也就是养父母内心安定,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就是从来不为自己考虑,我只能说又对又不对。作为父母,有时候把自己身体照顾好,就是给孩子减负。当然,作为孩子不能强求父母还为我们做什么,我从来不怀疑有自私的父母,也不怀疑有自私的孩子,但一辈子为孩子操劳的父母也只能说是父母的伟大和可怜。“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但很少父母能做到;第三是养父母之慧,孩子的本事要努力超越父母,才能够实现一代比一代强。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比父母高明,也许会看到父母身上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影响父母,帮助父母纠正。有人说,父母老了,我们把父母当作孩子来养,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总之一句话,我们照顾父母要无微不至,从细节上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从态度上和情感上去履行我们的责任。 赞 (0) 相关推荐 没有行动的想法,等于没有想法 (1504) 没有行动的想法,等于没有想法 今天九年级毕业考试,但校门内外依然徘徊着两个学生及家长. 一个据说学习成绩还不太差,也许因为单亲吧,太多的骄纵,孩子已经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享受.开学至今,家 ...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我们先要做到三点(三) | 东师说 01 音频版: 孝顺父母很重要.你看现在有人问你,不会问你们家存了多少钱,都会问您的孩子在干什么.有的父母很自豪,说我的孩子在哪个公司做老总之类的:有的父母就很难过,说我儿子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 ... 人到中年,“落魄不理三事、富裕不亲三人”,无论贫富都值得一看 人生如棋局,世事皆难料,如果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那么就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虽然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这样的情况却寥寥无几. 就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也不敢打包票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毕竟人生境遇随时 ... 代替惩罚的办法 「听起来是不是并不难?其实,学习每一个单独的步骤并不难,花一点时间就学会了.最难的是我们能转变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 国学微语《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国学微语 弟子规 原文 解释 戴帽子一定要端正,穿衣服纽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这一段主要讲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中国古人的服饰除了注重遮体和美观外,还特别注重健康和卫生, ... 王羲之行书集字《弟子规》,不得不服! <弟子规>中说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意思是书法是人的心理表现 写字的人是以线条 来表达抒发情感心绪的 所以,写字先正心 当书家"模范"王羲之 "亲 ... 以石说德 石说《弟子规》 2021年5月9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鸿文楼二楼阶梯教室内,泸州女子愛石协会百合会长,为医大240名大学生开设了三个课时的以石说德"石说<弟子规>"讲座,参加活动的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