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的民国宋教仁被刺案,到底谁是受益人?

1913年3月20日,晚上十点,国民党代理党魁宋教仁从沪宁火车站休息室走出,“砰”的一声枪响,宋教仁应声倒地,一个黑衣矮汉子,又接连向他开了两枪,随后逃窜而走,当晚宋教仁不治身亡。

混乱的民国史上,军阀之间残酷的杀伐征战,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影响力巨大的政治人物遇害案却很少出现,“刺宋案”,无疑是民国历史历史上最为轰动的一件谋杀案。当时国民党代理党魁宋教仁,在沪宁火车站遇害身亡的消息,引起巨大反响,并且也给当时民国政治走向,埋上了一层阴影。

宋教仁被害事发突然,但之后破案却很迅速,当时的民国政府,很快锁定了凶手,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参与此案的几个行凶人,却都离奇死亡,众人始终没有通脱直接证据,找到“刺宋案”背后的主谋,这件轰动民国政坛的“第一案”,最终成了一桩悬案。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当时的舆论,以及后世很多人都把袁世凯当成“刺宋案”的主谋进行批判,但近年来更加各种历史资料解密,很多人又开始怀疑“刺宋案”并非袁世凯策划,背后主谋另有其人,那么这个案件背后主谋到底是谁,而袁世凯是不是在“背锅”?

1882年,宋教仁出生在湖南桃源,后中秀才,随后去往武昌读书。在武昌期间,他结识了去武昌开展革命的黄兴,由于二人是同乡,很快熟知起来,并且成为了密友。在黄兴的感召下,宋教仁也加入革命队伍,随后又通过黄兴结识孙中山,宋教仁虽然年轻,但凭借出色的政治素养逐渐成长为革命核心骨干。

清帝国被推翻后,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军事权力,篡取了革命果实,成了民国正式大总统。袁世凯掌权后,伪共和面目逐渐暴露。在这种情形下,同盟会领导者孙中山,宋教仁等人觉得要在政治上对袁世凯进行制衡作用,从而让国家走上真正的共和道路。于是有孙中山提议,宋教仁具体操作,把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并且通过民国宪法中规定的议会选举制度,正式参与到民国政权选举中,从而制衡袁世凯独裁统治。

国民党诞生后,备受推崇,当时孙中山担任国民党领袖,而宋教仁是其左膀右臂。宋教仁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也仅次于孙中山。宋教仁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能力很强,当时他便提出未来国家政体要采用内阁总理制,由得票多的议员组成内阁,从而来制衡大总统的权力。袁世凯当时觉得要是民国实行这种政体的话,他的权力会大打折扣,于是袁世凯便邀请宋教仁北上,来商量一下民国政体事宜。

宋教仁历来主张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国家政治走向。接到袁世凯的邀请后,宋教仁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跟袁世凯通过谈判方式,来分配国家权力,避免发生武力战乱,对国民党以及人民都有好处。于是宋教仁便以国民党党魁的身份,启程去往北京。宋教仁怀着谈判的期待,途经沪宁火车站时,却被刺身亡,当晚宋教仁在抢救时,还念念不忘这次谈判。

宋教仁死后,轰动了民国政坛,很快便抓到了开枪的凶手,一个姓陈的上海黑道人物。通过审理发现是武士英花一千块雇佣了陈姓杀手,而武士英又由应桂馨雇佣。武士英和陈相继离奇死亡后,应桂馨便逃到北京,并且跟北洋军阀宣称自己策划杀害了宋教仁,要求得到保护,于是北洋政府当时的总理赵秉均以及秘书长红述祖,便收留了应桂馨。但后来他也离奇死亡,于是后世便把“刺宋案”背后主谋联系到了赵秉均的直接领导袁世凯身上。但这其实都是推测,并无真实证据。

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袁世凯那个时间杀宋教仁,动机似乎有点牵强。袁世凯本意是约宋教仁来北京谈判,并且有拉拢宋教仁的意识,在谈判尚未开始,结局还不得而知的情况下,袁世凯杀掉宋教仁,似乎毫无理由。假设袁世凯真要去刺杀别人,他手下北洋军队中能力出众,且对其忠心耿耿,知根知底可靠的杀手很多,袁世凯也没必要雇佣一个上海黑道人物去干这么重要的事情,并且还选择袁世凯无法控制的上海地区,从道理上似乎很难说通这些事情。并且刺杀了宋教仁,也并不意味消灭当时的国民党,袁世凯这样做不论从动机,条件,目的方面似乎都很牵强。

分析完对手袁世凯,再看看当时国民党内部。当时孙中山是国民党头号人物,其次就是宋教仁,黄兴陈其美等人。宋教仁当时跟袁世凯去北京和谈,在国民党内部其实也存在分歧,有很多反对声音。倘若宋教仁和袁世凯和谈达成,或者说袁世凯拉拢宋教仁成功。那么袁世凯肯定会重用宋教仁,他无疑会成为国民党内影响力最大的人物,而且也将获得巨大的权力。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黄兴,陈其美等人,这些人历来主张讨伐袁世凯,他们也是反对和谈的主要人员。

另外一个实际情况,当时陈其美控制着上海地区,而且陈其美的拜把子兄弟蒋介石当时跟上海黑道来往密切。更主要的一点,雇佣黑道射手的应桂馨早年间跟着陈其美。从客观现实来看,陈其美联合蒋介石,在上海杀掉宋教仁,以便组织跟袁世凯合作,似乎条件更加便利,动机也比袁世凯充足。

从刺宋案发生后,似乎侦破案件的速度也很快,而且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那几个黑道人物,以及雇佣凶手很快便能抓获,似乎有点太顺利。并且刺宋案发生后,黄兴,陈其美在还没抓到凶手之前,便大肆发表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言论,似乎把舆论直接引导向了袁世凯。这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从获利情况来看,其实袁世凯在刺宋案中,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反而让把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袁世凯本来拥有绝对的军事权力,他要是通过跟宋教仁的和谈解决了政治问题,那袁世凯将在军事和政治上牢牢地掌控国家,但“刺宋案”发生后,在舆论的抨击下,政治上袁世凯彻底失去了拉拢国民党的机会,似乎在政治方面,袁世凯更像是个“受害者”。

反观国民党内部那几位大佬,宋教仁死后,除孙中山之外,陈其美的实权进一步加强,并且他也逐渐取代宋教仁,成为国民党内威望排第二的人物,他的把兄弟蒋介石,也逐渐成为了国民党内的核心人物。感觉“刺宋案”发生后,国民党还是那个国民党,并没有因为宋教仁牺牲而解散。只是党内权力发生了转变,以陈其美蒋介石为首的一批党内成员,快速获得了实际意义上的权力。

历史已然远去,“刺宋案”的直接证据早已埋藏在那段激荡的岁月之中,后世人可能永远无法得知。“刺宋案”背后主谋是谁,谁在“背锅”?,通过案件背后涉及到的作案动机,最终获利情况分析,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文/沐圣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