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
斐多篇
摘要:《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提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第一,一切具体的相反事物都会互相转化,例如大和小,因此生和死也会;第二,我们不可能去追求自己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而已经知道的则不用再追求,因此我们所追求的知识,实则就存在于灵魂之中,只待我们去意识到它;第三,复合的东西才会分解,单纯的事物则无法再分,也不会再变,因此灵魂不灭;第四,相斥的事物并不相容,例如单之与双,生死也是相斥的概念,因此灵魂不会死。
中国人向来不喜欢谈死的。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之后,死成为一个忌讳的话题。 大约我是有反骨的,我一直是觉得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内心隐隐并不认同,却又不知如何表述,直至看到了《斐多》,我才觉得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 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斐多》给了我们战胜死亡的确凿论据,可以称作是柏拉图最美丽的作品之一,是一个哲学家的最初与最高典范,是对苏格拉底的无上赞词——以身殉道,这是头一遭。
尽管从如今的眼光来看,柏拉图的论证还是有逻辑不完整的地方,但他可以说是第一个完整论证灵魂不朽的人,相信千百年后,仍有无数人会感动于柏拉图不朽的叙述。
《斐多》的开头,苏格拉底就阐述我们追求的既然是真理,那么我们有这个肉体的时候,灵魂和这一堆恶劣的东西掺和一起,我们的要求是永远得不到的。
“原因是一回事,原因所附带的条件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把原因所附带的条件称作原因,我认为把名称用错了。”而苏格拉底一生要追求的正是世界之所以这样的真正原因,究极的因,也就是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学习死,学习出于死亡的状态。所以,当真正的死亡来临之时,他倒烦恼了,这会成了笑话。
在面对死亡时, 哲学家体现出勇敢和节制的品格。从道德的标准上看, 大部分人的所谓的美德是不可取的, 他们放弃了某些享乐,因为他们贪图另一种享乐,身不由己。而真正的美德只可以用一种东西来交易。这就是智慧。
《斐多篇》里,苏格拉底给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
苏格拉底先说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和我们流传的传说十分相似: 死人的灵魂在下界那个世界上。死人的灵魂不过是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的转世投生。假如这是真的,我们的灵魂准待在那个世界上。假如我们我们的灵魂一个也没有了,怎么能转世回生呢?转世回生的说法如果能够证实,灵魂的存在就有充分根据了。如果这个根据不足取信,那就需要别的论据了。
第一个论证 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苏格拉底从一切事物具有相反的一面来论述:相反者相成。凡有对立面的地方, 对立的事物产生对立的事物。他用大小来譬喻,如果大小是种真实的本质,那么大的永远是大的,小的永远是小的,因为本质是不同改变的,然而大是相对于小,且它们彼此是相生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凡是相反相对的总归是相生的,又如强和弱,睡和醒,乃至生和死。既然活的会变成死的,死的也就会变成活的,照这么说,就论证了死人的灵魂总有个地方待着,等候回生。
每一对相反的事物中间,总有两种变化:变过来又变过去。如果活的东西不是从死里回生,而有别处受生,活的都得死,到头来,世上一切东西就都被死所吞没了。
第二个论证 灵魂回忆,反求诸己
第二个论证是柏拉图有名的的”灵魂回忆说”。
“回忆说”是一种认识论,旨在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人既不会寻求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既然已经知道它,就无需再探寻;他也不会寻求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甚至连他要寻求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回忆说”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东西,但对“知道”的意思进行了分析:知识包含于灵魂中,已经是被知道的东西;被知道的东西不一定是被关注的东西,拥有知识的灵魂不一定知道它的拥有。知识的学习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就是回忆。
一个人记得什么事,一定是他从前已经知道的事。由从前知道的事而得到的认知,就是记忆。我们通过七弦琴和画像都能引起对一个人的回忆。可见相像和不相像的东西都能引起记忆。而一个人如果看到相像的东西而引起回忆,也一定会思考他记忆里的东西和眼前所见的东西是否相像。某些东西的相像却并不是抽象的相等。抽象的相等,尽管和这样那样的相等不是一回事,可是这点概念,这点知识,还是从这样那样相等的东西中得到的。我们是从种种感觉中得到相等这个概念。我们运用感觉的时候,我们已经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得到相等这个概念了,不然的话,我们便不会觉得这东西像那东西,却又绝对不相等。而感觉是一出生就有的,所以,我们的知识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拥有的。
第三个论证 单一本质,琴弦相和
而后是第三个与理念类比的论证。通过分析哪些事物是会被分解消灭的, 论证了, 作为非复合物及统治者,灵魂在死后也会存在.
混合或综合的东西原是合并的,合并的自然会分解,而不是混合的东西不会分解,永不改变。我们把至真至美等抽象的实体称作“真正的本质”,而真正的本质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所以这种绝对的本质都是单一的,独立的。许多变化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都能用感觉去认识,可不变的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只能用理性去琢磨。假定世界上存在的东西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种。每个人都有灵魂和肉体组成,那么灵魂是看不见的,如果这是正确的,肉体很快就会分解,灵魂却相反。所以,灵魂不朽。
接着是西米和齐贝提出疑问:以琴与琴弦,音乐的和谐作比喻,音乐的和谐之于琴就如灵魂之于身体,音乐是琴诸要素的协调,灵魂则是身体的和谐。但琴灭则音乐亡,这不符合上述结论。格贝的疑问:苏格拉底只是证明了灵魂在生前死后存在,却并未证明其永恒不灭。正如一个人尽管比衣物持久,也会有最后一件衣物,灵魂穿坏许多身体也会有“最后”那个身体,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体不是那最后一件呢?
苏格拉底针对西米给出了自己答案:既然西米还相信“学习是回忆”说,那么灵魂在身体存在前就存在,而音乐的和谐之于琴弦不是这样;只有琴弦在,音乐才会和谐。再者若灵魂有如和声是种和谐,和谐是种美,那么所有的灵魂就都是美的,这和事实不符;再次和声完全受琴弦摆布,但灵魂对于肉体则不仅仅如此。
第四个论证 生死相斥,灵魂永恒
第四个论证是苏格拉底从灵魂本质出发对齐贝的反驳。
为了证明灵魂不朽,苏格拉底先陈述自己求知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一些求知方法的失败后苏格拉底果断放弃研究现实(放弃直观“是者”)而求助于意念,即单靠推理而不靠经验的理性思维,来观察事物的真实存在(真“相”)。在思索的每一个场合先认定一个自己能肯定的原则,具体到这里,苏格拉底觉得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原则是:每个原型(相、抽象概念)都是存在的,其他一切事物沾上这个原型也就得到它们的名称。一个东西是由一个概念产生的,它和其他与自己本身概念相反的概念是不相容的。有些东西虽然和别的东西并不相反,可也相互排斥。不仅相反的概念相互排斥,就连体现相反概念的东西,也一样相互排斥。层层递进。比如“双数”这一原型绝不会变成它自身的对立物单数。而数字三不是“双数”这个原型的对立物(“双数”原型的对立物是“单数”原型),但也不接纳“双数”这个型式,它永远带着单数的型反对双数(即三也和“双数”型排斥)
这看似与第一个论证相反,但柏拉图做出了解释:具体的事物,相反相生。而现在所讨论的是抽象的概念。
灵魂带给肉体以生命(生),不朽是死的对立物,但灵魂也不接纳与它带有的东西(生)相对立的东西,即死亡,而不接纳死亡的东西就是不死或不朽,不朽者不会消亡,当死亡这个对立物走近时,灵魂既不接纳它变成它,也不会消失,只会走开。
“和死不相容的,叫什么?”
“不死或不朽”
“灵魂和死是不相容的嘛?”
“不相容。”
“那么灵魂是不朽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论证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是苏格拉底描绘冥府的样子,对弟子最后的嘱咐,以及喝毒酒前的一些琐事。
苏格拉底死了。
雅典的牛虻为雅典而死。可我想,他是向死而生,他的名字千年来为人类所铭记。他提出的理性点燃了欧洲千年的智慧之火。
“我不是为他哭。我是因为失去了这样的一位朋友,哭我的苦运。”柏拉图所述大抵是最好的墓志铭:在他那个时期,凡是我们所认识的人里,他是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