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粽背后的超冷知识,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

又到一年端午时,粽子的咸甜荤素之争再一次准时上演了。

为了不暴露大家吃货的本质属性,我们还是先来关注一点口味以外的东西吧。

小北首先想说的是,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最早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毕竟,那个时候屈原还没有出生呢……

众所周知,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而吃粽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只不过那个时候粽子不叫粽子,叫“角黍”。

就算在屈原死去的很多年时间里,吃粽子也不是为了纪念他。有关粽子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西晋,一本名为《风土记》的书中提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

由此可见,直至西晋,粽子也没和屈原绑定。而那时我们不仅在端午吃,我们还在夏至吃粽子。

而我们熟知的“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其实是南朝一个叫吴均的人写的志怪小说中的内容。一本神话故事书中的假想竟在千年的岁月中演变成了如今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意义的真正的传统习俗,我们不能不感叹时光的魅力。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吃的都是黍米做的白味粽,实在不像我们如今有如此多花里胡哨的选择。

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作物栽培的演进,粽子的做法与馅料也在持续升级。东汉时期,人们以草木灰浸泡的黍米作为粽子的主料,这已与我们如今的碱水粽相差无几。此外,东汉末年粽子也已经有馅料了,比如在晋代成为高档礼品的“益智粽”。

到了唐代,人们终于吃上了糯米作主料的白粽子。而且,根据现有文字记载,唐宋以前的粽子界都是甜粽的天下,各种甜粽应有尽有,简直就是“甜党”的天堂。而咸粽到了明代才拥有姓名。

等等!好像有个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益智粽是个什么品种的粽子?它是甜的还是咸的?它里面是有核桃仁花生仁吗?吃了它是能变聪明吗?还是你在暗示些什么?

益智粽,它是益智拌米做成的粽子。趁着端午佳节,小北就来给大家科普一点关于益智粽的超冷知识吧!

益智粽还是益智䊉(sǎn)?

益智子是南方特产,《开宝本草》作为药物收载,谓其“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

唐慎微引顾微《广州记》说:“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或外皮蜜煮为粽,味辛。”

从描述来看,此益智就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古今品种没有变化。但《广州记》说取其果实“蜜煮为粽”,却是令人费解。

据《说文》“糂”字段玉裁注:

今南人俗语曰“米糁饭”,糁谓孰者也。《释名》曰:糁,黏也。相黏也。按,《广韵》《集韵》《类篇》《干禄字书》皆有“䊉”字,云蜜渍瓜食也。桑感切。盖糁有零星之义,故今之小菜,古谓之“糁”,别制其字作“䊉”。《通鉴》卢循遗刘裕益智䊉;宋废帝杀江夏王义恭,以蜜渍目睛,谓之鬼目䊉。《广韵》二仙,枸橼树皮可作䊉。《南方草物状》,建安八年交州刺史张津以益智子䊉饷魏武帝。俗多改“粽”字,故三省注《通鉴》曰“角黍也”。盖误认为送韵之“粽”字。《齐民要术》引《广州记》,益智子取外皮蜜煮为糁,味辛。径作“糁”字。

按照段玉裁的意见,“粽”其实是“䊉”之讹,《集韵》“蜜渍瓜实曰䊉',所谓“益智粽(䊉)”,乃是用益智果实制成的蜜饯。《异物志》谓益智“味辛辣,饮酒食之佳”,《北户录》云:“辩州以蜜渍益智子,食之亦甚美。”

由此可知益智粽(䊉)一直是佐酒的零食。作为南方土特产,益智粽(䊉)是馈远的方物,由此引出一段公案。

益智粽与续命汤

《太平御览》卷九七一引《十三国春秋》云:“卢修为广州刺史,修遗刘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本草图经》也采入“益智子”条,谓:“卢循为广州刺史,遗刘裕益智粽,裕答以续命汤,是此也。”

《资治通鉴》将故事系在义熙元年(405),胡三省对这段卢循与刘裕间的机锋,注释含混,只是说:“循以益智调裕,裕以续命报之,此虽浅陋,亦兵机也。”

《渊鉴类函》“益智粽”条发挥说:“卢循遗刘裕以益智粽,益智药名,以之为粽,言其智力穷也。裕报以续命汤,亦药名,治中风不省人事,言循不省事也。”

故事的前因后果大致是这样的。

隆安三年(399)孙恩率天师道徒众叛晋,不久孙恩败死,残部推举卢循为领袖。元兴二年(403)卢循占领番禺,主持广州事,自称平南将军。义熙元年卢循向朝廷遣使纳贡,受封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

在广州刺史任上,卢循向以益智粽(䊉)馈刘裕,刘裕则用续命汤为答礼。

益智粽真的跟益智没啥关系

许多人对卢循赠送刘裕益智粽(䊉)的行为,解读未免求之过深。益智粽(䊉)作为方物馈远,其实是正常举动。

《南方草木状》云:“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若莲,著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出交趾、合浦。建安八年,交州刺史张津尝以益智子粽饷魏武帝。”

卢循不仅以益智粽(䊉)赠刘裕,同时也持赠庐山慧远法师。远公有《答卢循书》云:“捐饷六种,深抱情至。益智乃是一方异味,即于僧中行之。”卢循曾得慧远鉴裁,考语说:“虽体涉风素,而志存不轨。”语见《晋书》。

卢循以益智赠慧远法师,当然不是讽刺老和尚“智力不够”;由此类比,赠刘裕的举动恐怕也没有特别之恶意。

可谁知卢循虽“言者无意”,而刘裕“听者有心”,认为卢循赠“益智粽(䊉)”是对自己出身背景和识见水平的讥讽,于是报以“续命汤”。后来卢循再次起兵,卒为刘裕所克,续命汤转成催命符矣。

益智大概率只是一个发音

顺便一说者,关于益智子的得名,《苏沈良方》中有一段解释,其略云:

海南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其实熟否,以候岁之丰歉。其下节以候早禾,其上中亦如之。大吉则实,凶岁皆不实。罕有三节并熟者。其为药,治气止水而无益于智,智岂求于药者乎?其得名也。岂以知岁也耶?

益智果实之饱满与否,可以占年成之丰歉,当然是无稽之谈。李时珍对此即不以为然,《本草纲目》引《仁斋直指方》云:“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火能生土,当使心药入脾胃药中,庶几相得。故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故“释名”项解释说:“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与龙眼名益智义同。”这一说法也很迂阔。

按,龙眼亦名益智,《广雅·释木》“益智,龙眼也”,《吴普本草》同。鬼目亦名益智,《太平御览》引《广州记》云:“鬼目,益智,直尔不敢啖,可为浆也。”

益智、龙眼、鬼目都是热带植物的果实,王念孙《广雅疏证》说,“益”与“智”上古音同在支部,为叠韵字,则“益智”之名或系当地土人方言,闻者记其声音,未必与增益智慧有何联系。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本草博物志》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