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鹏配景画—屈原(5.5端午节)

朱大鹏配景画—屈原(5.5端午节)
大鹏
刚刚
阅读 4
关注

《屈原》

歌手:蔡琴

作曲 : 陈文玲

作词 : 陈文玲

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

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湿的江底

还是期盼著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

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你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著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朱文杰/北方端午说》

每当过端午节时感到这里的端午习俗好像和屈原关系不大。首先我儿时过端午节,大人要饮雄黄酒,儿童要在额头、手心、脚心涂雄黄。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等俗言。可以说蛇蝎毒虫都怕雄黄,看过戏曲《白蛇传》的人都知道:白娘子就是因为经不起许仙的劝诱,喝了雄黄酒才显了原形的。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而且还被美国人W·爱伯哈德借用,在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给这段记载作了如下说明:“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俩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

黄帝主要活动的中心就在陕西,早在汉代就在陕西黄帝陵祭祀黄帝。还有传说黄帝陵有黄帝手植的柏树,因年代久远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

再就是门上要挂艾、贴钟馗。长安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挂艾”之讲究。挂艾叶可以僻邪驱瘴,点着的艾条还可熏蚊虫。

贴钟馗像,因了钟馗是门神。但为什么端午也要贴呢?有传说五月五日端午这一天是钟馗的生日。再有天宝年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在临潼骊山 讲武后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五月五日晚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并声称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

钟馗为终南山人,在各种古书典籍中都有记载。《唐逸史》有:“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宋《事物纪原》有:“钟馗者,系终南山进士。”清代画家金农在其画作《醉钟馗》上题曰:“不特御邪拨历,而其醉容可掬,想见终南进士嬉傲盛世,庆幸太平也。”

《全唐诗》收录有唐明皇时宰相张说的诗《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其中有感谢皇上赐给自己钟馗像的事。看来,贴钟馗像避邪镇宅确实是从大唐长安,尤其是从皇宫、上层社会中开始兴起的。

端午习俗也多与钟馗有关。第一是请钟馗:端午节人们将钟馗请进家中,或将雕刻有钟馗像的玉佩系于胸前,第二是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西安钟馗文化艺术研究所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请真钟馗、跳钟馗、闹钟馗,是自古以来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人们将端午节称为“钟馗文化端午节”。

伯父朱梅邨 绘《钟馗捉鬼图》

五月石榴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斩妖魔。雄黄酒,饮数杯,阵阵轻风拂面吹。”五月五日端午这一天民间认为恶日,也是毒虫滋生、疾病流行的季节,而钟馗被民间奉为“赐福镇宅圣君”,功在驱鬼除恶、避邪除瘟,民俗有端午贴钟馗像以“镇恶”。门画中的钟馗虬须怒目,手舞宝剑,青筋暴露。钟馗相貌虽狰狞丑恶,但陕西民间认为“神鬼怕恶人”!秦人口中的“恶”是厉害。钟馗人丑,但十分正真,性如烈火,好似端午时石榴花开欲燃,加之石榴花早在唐代就被人们作为端午节之吉祥物,《帝京景物略》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以避邪。所以人们就把两者结合起来尊奉钟馗为五月石榴花神。此时,钟馗的“丑”中就带有柔美如花的寓意了,陕西人给儿女起小名就有叫“丑丑”的。

端午节是全国性的节日,在农历五月五日,本名“端五节”,又有“端阳节”“重五” “重午”等不同名称。儿童时记得老人叫“端阳节”的多。

伯父朱梅邨 绘《钟馗醉酒》

再有,北方尤其是在长安,讲究端午戴香包。香包又称香囊、香袋。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各式各样,玲珑可爱。香包还和古代的“艾符”有关。人们在夏至之时,把艾叶编成虎形,或把彩绸剪成虎形,粘上艾叶,插于发中或佩于胸前祛瘟辟邪。现在香包和刺绣结合已成为了一种争奇斗艳的手工艺术品,被列入“非遗”项目。

在陕北黄土高原一带,至今农村里仍然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十二岁以前的儿童在过生日时或者过端午节时,母辈们要为他们做荷包(香包)带在身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戴“替身娃”荷包。替身娃的造型以“抓髻娃娃” 为原型,自由发挥,变化万千,没有一定之规。不知这“替身娃”荷包,和唐代长安风行的“续命缕”有什么渊源?

西汉前战国时的五月五日,被认为是“恶月”“恶日”。 为避“恶月”“恶日”,祛病防疫,古人有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五月五日也被称为“浴兰令节”。《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云:“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有“浴兰汤兮沐芳”句。有趣的是发生在汉长安皇宫故事,变态的汉成帝偷窥他的老婆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兰汤沐浴的奇闻,从侧面佐证了兰汤沐浴汉时已盛行。诗仙李白《沐浴子》中有:“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唐韩鄂《岁华纪丽》注: “午日以兰汤沐浴。”到了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五月》则云:“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

唐代制镜习俗独特,要选在五月五日午时在扬州的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专门进贡皇上,称“天子镜”。白居易在《百炼镜》中说:“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那么为什么百炼镜非要在五月五日午时铸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午时是阳盛之极之时,所谓“重五” “重午”,又称火月火日火时,表现道家火克金的思想,是古人冶炼金属所选的最佳吉日。

盛唐时期 “天子镜”被作为朝贺的礼品献给皇帝,也叫“贡镜”,而皇上赏赐给臣子铜镜,叫“御镜”。亦称“天龙镜”“盘龙镜”。边缘铸有“千秋”铭,则称“千秋镜”,应对的是唐玄宗的生日,每至八月初五,玄宗呱呱坠地之时,人们相互赠送铜镜。后又演变成了“千秋金鉴节”,俗称“铜镜节”,成了唐朝的一个节日。

(古人五月五日铭文镜、伍子胥主题镜、打马球镜等与端午习俗息息相关,因而为今人增长具有深厚底蕴的端午文化见闻做了很好的注解)。

图为《打马球镜》

民以食为天,历史上中国人挨饿的日子多了,似乎所有节日都成了吃节。春节饺子、汤圆,中秋月饼、重阳萄花糕,而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为啥要吃绿豆糕呢?应该是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上了火要喝绿豆汤。所以端午节吃绿豆糕除了满足人们的口福外,还想着食疗,排毒消火,健康体魄。

中国邮政于2001年的端午节发行的《端午节》特种邮票一套,是第一套也是迄今惟一一套全面反映端午习俗的邮票。全套共3枚,以中国传统木刻版画构图,表现了“赛龙舟”“包粽子” “避五毒”三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间习俗活动。

“赛龙舟” 画面上两条龙舟上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浆楫与臂膀同力,锣号与竹笛齐奏,还有村妇怀抱婴儿舟上观战,饶有风趣。“包粽子”画面展示的是蝙蝠嘴噙爪勾吊着5串有夌型粽子的各种香包,代表如意的中国结和代表长寿的长命锁,荷花瓶插艾苇、菖蒲。不是包食用的粽子,所以票名“包粽子”值得商榷。“避五毒” 画面中心以虎形葫芦驱五毒,脚踏流云,背负宝剑,意喻辟邪驱毒。图四周为被古代人称为“五毒”的五种小动物——蛇、蝎、壁虎、蜈蚣、蟾蜍。

“赛龙舟” “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楚国的灭亡,心如刀割,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屈原怀石投江。人们怕河中鱼虾食其体, 投粽子喂之。

1985年6月19日,我国香港地区发行《端午节》邮票一套4枚及小全张,邮票以端午节标志性的龙舟竞渡为图,4枚邮票首尾相连,龙头、龙身、龙尾齐全,真可谓是乘风破浪的龙舟竞赛全图景象。1975年、1994年香港地区还分别发行了《香港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其中均有1枚“端午节”,皆以赛龙舟为主图。2001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香港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澳大利亚邮政联合发行了一套2枚《龙舟竞渡》特别邮票和小全张1枚。2012年5月22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邮政发售“香港节日”特别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四枚邮票为“端午节”。

1987年5月29日,我国澳门地区发行的《端午节》邮票一套2枚,主图分别为“龙舟龙头”与“龙舟竞渡”。邮票上印有“澳门”“端午”字样。票面上龙舟龙头的形象大气威武,龙舟竞渡的场面热闹非凡。

端午节追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深入人心。因之端午节也称诗人节。我国台湾于1967年6月12日(端午节)发行的《中国诗人》邮票。邮票全套4枚,第一枚便是屈原,另3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端午被定为诗人节,是在60多年前的抗战年代。当时,曾每年举行隆重的诗人节庆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端午为中国的诗人节——这就是诗人节的来历。为纪念一位诗人专门设立一个节日,说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视诗歌、崇尚文化的伟大民族。

端午节还有源于夏至之说。不少专家认为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纪念屈原无关。再有对端午节的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夏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被收入太初历,汉代的太初历修订颁布于长安。那么,端午节源于夏至,也即源于汉长安城。

我的老师,西北大学教授、节庆研究专家韩养民先生说:“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具有合法地位。太初历是司马迁、唐都和落下闳等人在汉都长安制订的新历法,是我们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科学完整的历法。如果此说无误,那么端午节定型于西汉长安顺理成章。……如此,时间、地点,风俗,融为一体,端午节诞生汉都长安,如瓜熟蒂落。”

本文写“端午节长安溯源”,并不意味否定或贬低其它端午节之源,因为南北风俗迥异,端午节是多源的。(朱文杰)

《走黄巢说》

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在黄巢起义期间的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逃难的路上,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并不知晓他的身份。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了。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

黄巢被她这种崇高的德行所感动,于是对她说:'我就是黄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门楣上插上艾,我的军队就不会杀你们。'这位妇女回去照这样做。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纷纷效仿。起义军来到这个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插上艾,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便没有杀他们。从此,人们每年都把'五月初五'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以示纪念'走黄巢',还要在门楣上插艾,以保全家平安。几百年前,陆河人的祖先迁到陆河,也把这种风俗带到陆河。

《纪念介子推》

在我国的山西一带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产生的,《琴操》中说:'介子绥割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山西著名民俗学家聂元龙说:'汉代末期,山西寒食节的风俗异军突起,影响广远。民间百姓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举行禁火寒食,以芦苇叶包裹黍米煮熟,于寒食期间食用。虽然介子推的端午节起源说更多让位于寒食节起源说,但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相同的是,由于粽子是即可用来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间把粽子作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很多地方民众依然在寒食节吃粽子,这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风俗。

发布于 刚刚
(0)

相关推荐

  • 民俗风情丨宁海端午节习俗,你不一定都知道

    端 午 节 文/叶柱        端午节,2000多年的古老节日,流传到如今,在我们宁海,还有那些习俗呢? 一.端午粽 宋代诗人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师>: 桃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

  • 朗诵 | 端午忆屈原

    端午忆屈原 忆屈原,"国内既然没有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怀念故国旧居.既然不能实现理想政治,我将追随彭成安排自己."追溯历史长河,有过多少风流人物,多少往事飞花,最终难逃逝水流年,躲不 ...

  • 【全家福17】中华传统之端午忆屈原(云润芃 小学3年级)

    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这是一个全家团聚,吃粽子划龙舟带彩绳的节日.之前的每一年端午,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开心的度过的.但是今年的这个端午有些特别,因为新冠疫情,我们目前在家学习,我每天有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籍 ...

  • 徽州的端午

    题图为民俗文化节上的跳钟馗表演(潘成摄)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我们徽州地区的端午节有哪些习 ...

  • 朱大鹏配景画(母亲节快乐)

    <母亲> 演唱:阎维文 词:车行,张俊以(挂名) 曲:戚建波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 ...

  • 朱大鹏配景画(真诚的美丽)

    <真诚的美丽> 演唱:王莉 一同走过 千里万里 一同走过 坎坷崎岖 你的笑脸 你的话语 总是难忘你 天使一样的美丽 美丽的真诚啊 真诚的美丽 你是我生命 生命的花季 千里万里 你在我心里 ...

  • 朱大鹏配景画(胡杨女人—故乡)

    电视剧:胡杨女人 主题曲<故乡>: 万马奔腾过千山万水 踏不尽无边的草原 马头琴优美的旋律响起 牛羊马儿风中的花草 一起动情的歌唱 天空下起温柔的细雨 就像父母圣洁的心 把永恒的爱留给故乡 ...

  • 朱大鹏配景画(一条河)

    <一条河>歌词 演唱:雷佳 条河弯弯曲曲从山脚流过 条路坎坎坷坷在原上跋涉 种情千山万水割不断 一种爱万里迢迢也执着 两颗心紧相连 千般情在心窝 年又一年 同心绣山河 风吹雨打不退缩 田野 ...

  • 朱大鹏配景画(我用歌声祝福你)

    3分钟前 <我用歌声祝福你> 作词:贺磊 作曲:伍林发 演唱:于文华 雨吻花花开朵朵伴你四季 沐浴七彩阳光与那笑声相依 用音符寄托平安的心愿 送给你真善美感受着生活甜蜜 我用歌声祝福你 悠 ...

  • 朱大鹏配景画(我在纳林湖等着你)

    朱大鹏配景画(我在纳林湖等着你) 大鹏 刚刚 阅读 6 关注 <我在纳林湖等着你> 作词:孙德明 作曲:孙德明 演唱:哈布尔 天蓝蓝 草绿绿 我在纳林湖等着你 这里的芦苇最漂亮 这里的湖水 ...

  • 朱大鹏配景画(难得糊塗)

    朱大鹏配景画(难得糊塗) 大鹏 刚刚 阅读 5 关注 <天路> 歌唱:巴桑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盼望铁路 ...

  • 朱大鹏配景画《相约十四运,见证新发展》续

    大鹏 刚刚 阅读 6 关注 5月18日,人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离退休干部一行来到十四运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看到壮观现代的场馆彰显出古都新韵. 七律.喜迎十四运 (新韵平起) 移情烈炬近长安,龙虎喧 ...

  • 朱大鹏配景画(新家风家训三字经赣南诗词楹联学会)

    大鹏 关注 朱大鹏配景画(新家风家训三字经赣南诗词楹联学会) 刚刚 阅读7 家风 - 王丽达&汤子星歌词 词:李小军 曲:李亮华 监制:杨溢 有一句话语 时常想起 老实做人 本分做事 有一声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