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诗的选韵与情感表达
中国传统诗歌富有音韵之美,素来有“因声求气,因声见情”之说。
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必定是重视声与情的配合的。为了达到理想的情感表达效果,选韵就成了关键的一环。格律诗的韵律受到很大限制,只能根据要表达的主要情感选取合适的韵部。但对于古体诗而言,由于韵部的多变性,其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加丰富、多样。
下面可以通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来具体分析: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历来被称为“孤篇压全唐”,张若虚借这首乐府旧题,利用丰富的韵部巧妙地把写景、抒情、哲思融为一体。特别是每四句一换韵的表达使这首诗声情并茂,气脉流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诗的开头写“春江月出”,用的是平声的八庚韵,作为全诗的引子,诗人总写春江之上,一轮明月升起,江面之上满是月亮的光辉,随江水铺展到远方。诗人选用的平声“庚韵”历来以明亮、明快见长;极好的映衬了万里清辉洒下,明亮的长江夜色。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四句,笔锋一转开始写“春江之花”。借用仄声“霰”韵细腻的特点,写出了月下之花的柔和,细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接下来,诗人由广景转为特写,专门描写那一轮月亮。韵部从仄声转回平声,利用“十一真”表达月的高炯孤傲。月亮的高冷质感跃然纸上,同时由写景转为对人生的思考。两个问句写出的依然是月的高朗,自在用光照耀大地,不睬人世流转。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到正式要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时,诗人选用了悠长的仄声韵——纸韵,人事流转无穷无尽,就像那轮圆月年年清辉依旧,不知究竟为谁照耀。眼前江水更是无穷无尽的流逝。这种思考也是无穷无尽的,是悠扬的。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当全诗进入下半部分,诗人终于开始关注月下的人,首先就是游子思妇。韵部的转换带来了感觉的变化,这里用平声的十一尤,绵延、悠长的愁意开始展现。开篇月色的明朗多了几丝晦暗,诗人也不再是明快果断地思考人生,而是遥怀故人了。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到这一部分对应的写游子思念的妇人思念游子。韵部一换,成了非常适合表达徘徊、犹豫、眷恋情感的平声灰韵。月光似不解人,偏偏纠缠于楼上徘徊的离人,无可消解。通过美人的薄怒,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就自然随之表现出来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接下来是一个情感的过渡,用的是平声的文韵。一对璧人“愿逐月华流照君”。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诗人又由人到景,春光短暂、人生短暂、思念却十分漫长,诗人选的是平声的“麻韵”,人在天涯,流水落花,青春短暂,意味深长......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的结尾,诗人回到了仄声,一个去声的遇韵,营造出“行行重行行”的感觉。天下羁旅之人何其之多,离人思妇何其之多,思念是无限的。以无限之景结无限之情,是诗歌的常用手法。但这个遇韵出来,确是余音袅袅,余情袅袅,给读者留白甚多。
忽然想起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给予这首诗的评价:“全首读来,固然回肠荡气;但那音节既不是哀丝豪竹一路,也不是急管促板一路,专用和平中声,出以摇曳,确是三百篇正脉。”综合全诗来看,这种“和平中声”正是平仄相协的韵部所带来的。
附上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吟诵团吟诵的《春江花月夜》
诗歌贵在吟诵,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辛丑年三月中
于紫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