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度饿到自己】许多研究表明,晚餐吃太...

【别过度饿到自己】许多研究表明,晚餐吃太晚不利于血糖控制,也不利于减肥。

和学生们一起看了两篇文献,说到18点吃晚餐时,餐后血糖很正常,但21点吃晚餐就不正常了。不仅高峰太高,而且餐后3小时都处于血糖高企状态,影响夜间睡眠。

这仅仅是“昼夜节律”的问题吗?我个人猜想,另一个可能性,是午餐之后间隔太长,身体被饿坏了。八九个小时饿着,身体受不了。即便有些小零食入账,也未必能解决身体的不满。

想想一些传统养生理念,还是很符合科学的。比如说“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意思是在明显饥饿之前先吃东西,在明显口渴之前先喝水。别让身体干熬着......

我相信,获得水分和营养,是所有生物第一位的生存需求。在这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满足,生物体就会处于应激状态,经常处于应激状态,难免会导致代谢异常。

昨天有网友问我,是只要一天吃够所有营养素就行,一顿吃很多、一顿吃很少甚至不吃也没事,还是要分散到每餐当中均匀地吃?

我回答说:当然是放到各餐均匀摄入比较好,能提高食物营养的利用率,也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一顿撑着,另一顿饿着,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安排。

这就好比一个工厂,机器就那么多台,职工就那么多人。按计划每天均匀地干活会很轻松,如果一天任务特多24小时连轴转,另一天没有任务大家闲着,长期以往,机器受不了,人也受不了......

所以,一定要按点吃饭。定时定量进餐,食物搭配合理。这就是饮食养生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有一顿没一顿的,身体不知道几点才能得到食物,那么就算一周营养素摄入平均值看似完美,也是不健康的。
#健康守护者##学问分享官##健康热力计划#@头条健康

(0)

相关推荐